湘教版七年級下冊音樂 3.1.1德涅泊爾 教案
《德涅泊爾》教學設計 學 科 音樂 課 題 德涅泊爾 授課教師 授課年級 七年級 課型 演唱與表演 課表要求與教學內容分析 通過聽賞,讓學生們感受音樂,激發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通過對中國民歌和外國民歌對比,讓學生了解中國民歌與外國民歌的區別,從而更好的學習《德涅泊爾》這首歌曲,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教 學目 標 1.了解并掌握音階、大小調式 。2.能夠獨立演唱歌曲《德涅泊爾》。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能夠準確理解音階及大小調式的概念,能夠準確的學唱歌曲。 教學難點 在演唱歌曲時,掌握歌曲的音準、節奏以及歌曲的情緒。 教學法 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 具 ppt課件、鋼琴、地球儀等。 1.能用優美、有控制的聲音,聲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德涅泊爾》。2.能參照本課的音樂知識說出音階、大調式和小調式基本概念。3.能說出《德涅泊爾》的調式。4.能夠對比出中國民歌與外國民歌的不同。歌曲介紹 《德涅泊爾》,中文又名《在烏克蘭遼闊的原野上》。德涅泊爾河是流經烏克蘭的大河。這首歌詞作者烏克蘭詩人塔拉斯?舍甫琴科(1814-1861)生于農奴家庭,曾坐過牢,遭到流放。他自幼熱愛烏克蘭的大自然,愛聽流浪歌手說唱古老的傳說和歌謠,1837年他寫出第一批詩作,其中有一首敘事詩《中邪的少女》,《德涅泊爾》三段歌詞取自該詩的起首十二行。1861年作者逝世時,有位中學教員克雷查諾夫斯基為之譜曲,使詩句獲得豐富的內涵。由于歌曲精確地體現了烏克蘭人民的性格,一百多年來越傳越廣。許多影片和大型音樂作品以其中的旋律作為烏克蘭的象征。此歌也是蘇聯故事片《烏克蘭詩人舍甫琴科》的插曲。 調式:按照一定關系組合在一起的若干音(一般不超過七個),并以一個音為中心(主音)組成的音階體系。調式的種類:大、小調式、五聲調式等。音階:從主到高八度主音按照高低次序排列起來的一組音叫音階。C大調音階:(色彩明亮)音名:C D E F GABC唱名: la sido簡譜 小調音階:(色彩柔和)音名: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