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物理好處的名言-經典名人名言
物理的名言
【第1句】:我平生從來沒有做出過一次偶然的發(fā)明。我的一切發(fā)明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嚴格試驗的'結果。——愛迪生(美國)
【第2句】: 科學需要幻想,發(fā)明貴在創(chuàng)新。——愛迪生(美國)
【第3句】: 科學成就是由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惟有長期的積聚才能由點滴匯成大海。——華羅庚(中國)
【第4句】: 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培根(英國)
【第5句】:人的天職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波蘭)
【第6句】: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得來。——伽利略 (意大利)
【第7句】: 聰明人之所以不會成功,是由于他們缺乏堅韌的毅力。——牛頓(英國)
【第8句】:對搞科學的人來說,勤奮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中國)
【第9句】: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教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愛因斯坦(美國)
【第10句】:發(fā)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愛迪生(美國)
物理試題研究物理答案
高考是我們人生一次大的轉折點,所以大家要盡最大的努力好好復習,爭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物理試題研究物理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物理試題研究物理答案
我們主要研究了近三年來的全國理綜試卷,對試卷考查的知識點、題型、深度和命題方向進行了分析,認為有如下特點。
【第1句】:突出對物理學科主干知識的考查
全國高考理綜試卷物理部份試題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識為主考查。主體內容涉及到力學和電磁學的主要概念和規(guī)律。如勻變速運動的規(guī)律、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動量守恒定律、電場和磁場的基本概念、電路分析、電磁感應定律等。
高考試題圍繞“運動和力”、“能量與守恒”兩條主線索進行命題。
從“運動和力”方面考查的主要有:勻速直線運動、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類平拋運動、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粒子在電場與磁場中的運動、閉合線圈(或導線)切割磁感線等。如08年高考各地高考試題中,考查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運動的有:全國Ⅰ卷、重慶卷、天津卷、四川卷等。
從“能量與守恒”方面考查的有:動能、勢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電勢能、分子勢能等)、核能、內能、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等。考查的模型主要有天體運動、彈簧體問題、連接體問題、平拋運動和類平拋運動、導體或閉合線圈在磁場中運動、物體間相互作用及碰撞等。
另外,常規(guī)題和經典題仍將是試題的主流,如08年全國Ⅰ卷中的第【第14句】:第【第15句】:第【第18句】:第【第20句】:第【第21句】:第22(1)、第【第23句】:第24題等;Ⅱ卷中的第【第14句】:第【第15句】:第【第16句】:第【第17句】:第【第18句】:第【第19句】:第【第22句】:第23題等。
同時,高考試題的難度比較穩(wěn)定。
【第2句】:注重應用能力的考查
高考物理試題會越來越與新課程思想接軌,對學生應用能力的考查越來越突出。要求考生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聯(lián)系,注重物理在生產、生活等方面的應用。試題注重考查學生的一種學生能力、應用能力,比如提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等。如06年全國1卷中求“嫦娥一號”的運行速率,07年全國Ⅱ卷從能量的角度考查探月衛(wèi)星的發(fā)射,08年Ⅰ卷中要求估算太陽、地球對月球的萬有引力比值,Ⅱ卷中最后一道“嫦娥一號”繞月運動時微波信號發(fā)射到地球的實際情況等。其它還有估算云層的高度、學生的接力賽、運動員從下蹲到起跳等都是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實際問題。
這類問題的考查核心就是考查學生物理建模力能力,即從實際生活現(xiàn)象或問題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比如運動員從下蹲到起跳的過程其實就是豎直方向的動量問題,也可以是牛頓第二定律的簡單運動。如果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扎實,又能夠順利地將這些描述實際現(xiàn)象的物理文字轉變?yōu)槲锢韴D景,就會很容易解答出來。
另外,比如08年全國Ⅰ卷中的17題和19題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都是估算題,也是少已知條件的試題,17題沒有告訴地球公轉周期,19題沒有告訴氣體在標準狀態(tài)下的體積等。這些都要求學生具有一些基本的日常知識,關心生產、生活實際。
【第3句】:實驗題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近些年來實驗題對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是比較強的,而且還會越來越新穎化、能力化。設計性實驗是主流。主要具有如下特點:
【第1句】:實驗題仍將是兩個小題,一個較易,一個較難,具有一定的梯度。而且必有一個是設計性實驗。
【第2句】:這些試題考查的實驗的主要原理、方法等都來自教材上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但創(chuàng)設了新的物理情景,即題面上有很大的新意。充分體現(xiàn)了“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的'命題原則。
【第3句】:實驗第一小題,往年都是考查教材中常規(guī)實驗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或基本儀器的使用和讀數等,但08年也有了新的變化,改平時“一個物體運動來驗證機械能守恒”為“兩個連接體的運動來驗證機械能守恒”。這也是一個設計性、探究性實驗,要求學生能夠靈活地理解實驗原理和分析控制實驗誤差。
【第4句】:考查的知識內容仍將是電學實驗為主體,力學實驗為輔,一般是一道力學題,一道電學題。
【第5句】:實驗中考查學生的圖表數據的處理能力,分析計算能力,誤差分析能力等。如給你一組實驗數據要求描點連線并根據描出的圖線得出實驗結論,這是學生的難點。還有畫電路原理圖、實物連線等。
【第6句】:有時為了加大對實驗考查的力度,還會將某些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觀察及演示實驗等內容放到選擇題中去考查。如06年全國Ⅰ卷中的第19題等。
【第4句】:運用數學知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數學知識不僅是解決物理問題的工具,本身也是一種物理思維方法。具體地講,物理中考查的主要數學方法有:
【第1句】:圖象處理能力
(1)給定圖象圖表信息,要求學生提取信息并處理,尋找規(guī)律。
每年的物理試題中都會有大量的圖表圖例,包括示意圖、各種規(guī)律圖象、數據列表等,尤其是是些空間立體示意圖,要求學生從這些圖表圖象示意圖中獲取相關的信息——,即讀圖的能力。
(2)用圖象描述物理規(guī)律
要求學生用圖象來描述物理現(xiàn)象、物理規(guī)律、計算結果等。如描述線框進入有界磁場區(qū)域時切割磁感線產生的感應電流或感應電動勢隨時間的變化圖線(全國高考多次考查,是學生的難點),通過計算描述示波器屏幕上觀察到的圖象,描述機械波的波形圖或振動圖,實驗題中的描點連線等。
(3)用圖象法解決物理問題
圖象法解題屬于物理解題方法與技巧,是一種非常好的物理思維方法。如速度—時間圖象、位移—時間圖象、加速度—時間圖象、磁通量—時間圖象、感應電流或電動勢—時間圖象、分子力—分子間距離圖象、分子勢能—分子間距離圖象、彈簧彈力—變化量圖象等,由于這些圖象能生動形象、一目了然地反映問題,因此,若能巧妙地運用對解題帶來很多方便。特別是動力學綜合題中運用速度—時間圖象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方法。
(4)輔助法
比如運動過程草圖、受力分析圖、電路圖、光路圖、原子能級躍遷圖等,都是解題過程中的一種輔助手段,若能熟練地畫出相應的輔助圖,對解題帶來很大的幫助。
【第2句】:特殊數學思維方法
在物理解題中要經常用于一些比較特殊的數學方法,比如數學歸納法(碰撞或往復運動模型中常見),正弦定理法(靜力學三力平衡且三力不是直角三角形時多見),相似三角法,三角函數極值法,二次函數判別式法(追趕問題、求極值問題等中多見),不等式法(判斷題中多見),數列和二項式定理(能級躍遷求光子種類等中多見),數形結合法(力學和電學中多見),等等。
還比如圓的對稱性及相關知識的運用就是個重要的物理方法,如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求半徑、求圓心、畫運動軌跡、判斷相關的角度(如進、入磁場邊界時的對稱性)等,求相關極值,如圓形磁場的最小面積(最大弦長對應最小磁場面積)等。
【第3句】:估算法
在物理學中經常用到估算的辦法和近似的辦法,以及小量的處理辦法。
篇二:物理試題研究物理答案
知識點概述
動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通適用的規(guī)律,既適用宏觀低速運動的物體,也適用微觀高速運動的粒子。大到宇宙天體間的相互作用,小到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無不遵守動量守恒定律,它是解決爆炸、碰撞、反沖及較復雜的相互作用的物體系統(tǒng)類問題的基本規(guī)律。
知識點總結
掌握動量守恒定律及其推導過程、適用條件;能應用動量守恒定律解決物理問題,只限于一維的情況。知道彈性碰撞和非彈性碰撞;知道反沖運動;會應用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關系處理簡單的碰撞和反沖運動問題。只限于一維碰撞的相關問題。
【第1句】:動量:動量是狀態(tài)量,因為v是狀態(tài)量,動量是矢量,其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
【第2句】:動量的變化Δp是矢量,其方向與速度的變化Δv的方向相同。
求解方法:求解動量的變化時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1)若初末動量在同一直線上,則在選定正方向的前提下,可化矢量運算為代數運算。
(2)若初末動量不在同一直線上,則運算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第3句】: 動量守恒定律
⑴內容:一個系統(tǒng)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為零,這個系統(tǒng)的總動量保持不變.
⑵適用范圍:動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通適用的規(guī)律,既適用宏觀低速運動的物體,也適用微觀高速運動的粒子。大到宇宙天體間的相互作用,小到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無不遵守動量守恒定律,它是解決爆炸、碰撞、反沖及較復雜的相互作用的物體系統(tǒng)類問題的基本規(guī)律。
⑶動量守恒的條件為:①充分且必要條件:系統(tǒng)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為零
② 近似守恒:雖然系統(tǒng)所受外力之和不為零,但系統(tǒng)的內力遠遠大于外力,此時外力可以忽略不計。如:碰撞和爆炸。
③某一方向上動量守恒:雖然系統(tǒng)所受外力之和不為零,但系統(tǒng)在某一方向上的外力之和為零,則該方向上的動量守恒。
【第4句】: 動量守恒定律的表達式
(1) p=p/意義:系統(tǒng)相互作用前的總動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總動量p’ (從守恒的角度列式).
(2)p =p/-p=0意義:系統(tǒng)總動量的增量等于零(從增量角度列式).
(3)對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
①p1+p2=p1/ +p2/ 或者m1v1 +m2v2=m1v1/+m2v2/意義:兩個物體作用前的動量的矢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動量的矢量和.
②p1/-p1=一(p2/-p2)或者p1=一p2或者p1+p2=0
意義:兩物體動量的變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5句】: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形變完全恢復的叫彈性碰撞;形變完全不恢復的叫完全非彈性碰撞;而一般的碰撞其形變不能夠完全恢復。機械能不損失的叫彈性碰撞;機械能損失最多的叫完全非彈性碰撞;而一般的碰撞其機械能有所損失。
【第6句】:碰撞過程遵守的規(guī)律——應同時遵守三個原則
常見考點考法
各種題型都可以出現(xiàn)。重點是動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有時還與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知識做簡單結合命題。常考查碰撞問題、人船問題、子彈打木塊問題等實際過程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核反應是本考點考查的另一個主要問題,但都不復雜。
常見誤區(qū)提醒
應用動量守恒定律解題時要注意“四性”
【第1句】:矢量性:對于作用前后物體的運動方向都在同一直線上的問題,應選取統(tǒng)一的正方向,凡是與選取正方向相同的動量為正,相反為負.若方向未知,可設為與正方向相同列動量守恒方程,通過解得結果的正負判定未知量的方向.
【第2句】:同時性:動量是一個瞬時量,動量守恒指的是系統(tǒng)任一瞬時的動量守恒,列方程m1v1+m2v2=m1v1′+m2v2′時,等號左側是作用前(或某一時刻)各物體的動量和,等號右側的是作用后(或另一時刻)各物體的動量和,不同時刻的動量不能相加.
【第3句】:相對性:由于動量大小與參考系的選取有關,因此應用動量守恒定律時,應注意各物體的速度必須是相對于地面的速度.
【第4句】:普適性:它不僅適用于兩個物體所組成的系統(tǒng);也適用于多個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不僅適用于宏觀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也適用于微觀粒子組成的系統(tǒng).
例題:
光滑水平地面上有質量分別是3m的物體A和質量是m的物體B,A與一輕彈簧一端連接,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墻上,開始彈簧處于原長,B以速度v與A發(fā)生正碰,碰后兩物體以相同的速度壓縮彈簧(1)B與A發(fā)生碰撞的過程中B與A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2)求彈簧被壓縮到最短時彈性勢能是多少?
解析:當B與A瞬間碰撞時,彈簧依然為原長對AB系統(tǒng)沒有作用力,那么AB系統(tǒng)動量守恒
⑴對AB碰撞過程:
由小編為大家?guī)淼?024人教版高中物理動量守恒定律知識點總結就到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學好物理這門課程!
高考物理第二輪磁場專項復習題
二輪專題訓練:專題19 磁場
達標:
1.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 發(fā)生的。磁極在空間產生
對其中的磁極有 的作用.
2.奧斯特實驗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有密切的聯(lián)系.
3.磁場不僅對永磁體有力的作用,對通電導線也有力的作用。實驗表明,當電流方向相
同時, ;當電流方向相反時, 。它們的相互作用也是通過 來傳遞的.
4.法國學者安培注意到 的磁場與 的磁場很相似,由此受到啟發(fā),提出了著名的分子電流假說.安培認為,在 存在著一種 &mdash 高中歷史;—分子電流,分子電流使每個物質微粒都成為 ,它的兩側是 。
5.鐵磁性材料按磁化后去磁的難易可分為 和 .
【第6句】:安培假說認為,未被磁化的軟鐵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磁化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們約定,在磁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受力方向,為 的磁場方向。磁感線是在磁場中畫出的一些________________
這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一致.
8.直線電流的方向跟磁感線方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安培定則來判定:用 握住導
線,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磁感線的環(huán)繞方向。研究環(huán)形電流的磁場時,仍可以用安培定則來判定:讓 和 一致, 就是圓環(huán)的軸線上磁感線的方向。螺線管的電流方向跟它內部磁感線方向之間的關系,也可以用安培定則來判定:用 _________讓 __跟
_________的方向一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螺線管內部磁感線的方向
經典題型
1.下面能從本質上解釋磁場產生原因的話正確的是:
A.磁極產生磁場 B.電荷產生磁場
C.運動電荷產生磁場 D.永久磁體產生磁場
【第2句】:下列各圖中,表示通電直導線所產生的磁場,正確的是:
3.下面關于磁感線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磁感線從磁體的N極出發(fā),終止于磁體的S極
B.小磁針靜止時,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點的磁場方向
C.不論在什么情況下,磁感線都不會相交
D.沿著磁感線的方向磁場逐漸減弱
4.當電子由A不斷運動到B的過程中,如圖所示,小磁針如何運動:
A.不動 B.N極向紙里,S極向紙外旋轉
C.向上運動 D.N極向紙外,S極向紙里旋轉
5.兩根非常靠近且相互垂直的長直導線分別通以相同強度的電流,方向如圖所示,那么兩電流所產生的磁場垂直 導線平面向內且最強的在哪個區(qū)域:
A.區(qū)域1
B.區(qū)域2
C.區(qū)域3
D.區(qū)域4
6.圖中四根長直導線置于同一平面內,通電電流大,
方向如圖,如果切斷其中一根導線使正方形ABCD的中心O點的磁感 應強度最大,則應切斷: A. B. C. D .
7.如圖所示,電子沿Y軸方向向正Y方向流動,在圖中Z軸上
一點P的磁場方向是:
A.+X方向
B.-X方向
C.+Z方向
D.-Z方向
高一物理其中測試物理試題
物理網為大家提供高一物理試題: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一文,供大家參考使用:
高一物理試題: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
【第1句】: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計50分。其中1-5題為單選題,6-10題為多選題。多選題全部選對得5分,選出部分得3分,有錯的得0分。)
【第1句】: 關于力的描述,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作某力的圖示時,若選定的標度不同,那么表示這個力的線段的長度就不同,但箭頭的指向是相同的
B.描述力只要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出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了
C.兩力相同指兩力大小相等即可
D.兩力相同指兩力的大小、方向、施力物體、受力物體都相同,實質上指的同一個力
【第2句】: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質點,它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是s=24t-【第1句】:5t2(m),當質點的速度為零,則t為多少( )
A.【第1句】:5s B.8s C.16s D.24s
【第3句】: 一個小石塊從空中a點自由落下,先后經過b點和c點,不計空氣阻力.已知它經過b點時的速度為v,經過c點時的速度為3v,則ab段與ac段位移之比為()
A.1∶3 B.1∶5 C.1∶8 D.1∶9
【第4句】: 一滑塊以某一速度從斜面底端滑到頂端時,其速度恰好減為零.若設斜面全長L,滑塊通過最初34L所需時間為t,則滑塊從斜面底端到頂端所用時間為()
A.43t B.53t C.32t D.2t
【第5句】: 火車勻加速直線前進,前端通過A點的時速度為 ,末端通過A點時速度為 ,則火車中點通過A點時速度為()
A. B. C. D.
【第6句】: A與B兩個質點向同一方向運動,A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B做勻速直線運動.開始計時時,A、B位于同一位置,則當它們再次位于同一位置時 ()
A.兩質點速度相等 B.A與B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相等
C.A的瞬時速度是B的2倍 D.A與B的位移相同
【第7句】: 某同學將紙帶穿過限位孔,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拉動紙帶,但在紙帶上打不上點,其可能原因是 ( )
A.復寫紙放反 B.使用了直流電源 C.振針過短 D.紙帶運動過快
【第8句】:下列物體中可視為質點的是()
A.藝術體操運動員比賽時手中的球 B.玩具手 槍射出的塑料彈丸
C.繞固定轉軸轉動的直桿 D.繞太陽公轉的地球
【第9句】: 某班同學去部隊參加代號為獵狐的軍事演習,甲、乙兩個小分隊同時從同一處O出發(fā),并同時捕狐于A點,指揮部在熒光屏上描出兩個小分隊的行軍路徑如圖1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個小分隊運動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隊
C.兩個小分隊運動的平均速率相等 D.甲隊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隊
【第10句】: 如圖2所示為同一打點計時器打出的兩條紙帶,由紙帶可知 ()
A.在打下計數點0至5的過程中,紙帶甲
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在打下計數點0至5的過程中,紙帶甲
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
C.紙帶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D.紙帶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第2句】:實驗題(第一問每空1分,第二問4分,共計10分。)
【第11句】: 某同學在研究小車運動實驗中,獲得一條點跡清楚的紙帶,已知打點計時器每隔0.02秒打一個計時點,該同學選擇ABCDEF六個計數點,對計數點進行測量的結果記錄在圖3中,單位是cm,
(1)則在打下A、B、C、D、E、F各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vA = m/s,vB = m/s,
vC= m/s, vD= m/s,vE = m/s,vF= m/s.
(2)小車的'加速度為 m/s2。
【第3句】:計算題(每題10分,共計40分。)
【第12句】: 火車由靜止開始以加速度 起動,由甲站出發(fā)隨后再以加速度 運動而停止于乙站。設甲、乙兩站間的距離為 ,則:(1)由甲站到乙站共經歷多少時間?
(2)全程的平均速率為多少?(3)車速所能達到的最大速率是多少?
【第13句】: 讓小球從斜面的頂端滾下,如圖4所示是用閃光照相機拍攝的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一段,已知閃頻為10 Hz,且O點是0.4 s時小球所處的位置,試根據此圖估算:
(1)小球從O點到B點的平均速度;(2)小球在A點和B點的瞬時速度;
(3)小球運動的加速度.
【第14句】: 一井深45米,在井口每隔一定時間自由落下一小球,當第7個小球從井口開始下落時,第一個小球恰好落至井底,問:(1)相鄰兩個小球下落的時間間隔是多少(2)這時第3個小球和第5個小球相距多遠?
【第15句】:一輛汽車在十字路口等候綠燈,當綠燈亮時汽車從靜止開始以3m/s2的加速度開始行駛,恰在這時一輛自行車以6m/s的速度勻速駛來,從后邊超過汽車,求:
(1)汽車在追上自行車之前兩車間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2)追上自行車時汽車的速度是多大?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1句】: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計50分。其中1-5題為單選題,6-10題為多選題。多選題全部選對得5分,選出部分得3分,有錯的得0分。)
【第1句】: A 【第2句】: C 【第3句】: D 【第4句】: D 【第5句】: C 【第6句】: BCD 【第7句】: ABC 【第8句】:BD 【第9句】: AD 【第10句】: BD
【第2句】:實驗題(第一問每空1分,第二問4分,共計10分。)
【第11句】: 解析:由圖可知,相鄰計數點的時間間隔為T=【第20句】:02=0.04s,則
(1)VB=AC/2T=【第3句】:32/(【第20句】:04)=0.415m/s
VC=BD/2T=(【第5句】:46-【第1句】:50)/(【第20句】:04)=0.465m/s
VD=CE/2T=(【第7句】:92-【第3句】:32)/(【第20句】:04)=0.575m/s
VE=DF/2T=(【第10句】:70-【第5句】:46)/(【第20句】:04)=0.655m/s
由VB=(VA+VC)/2得VA=2VB-VC=0.335m/s
由VE=(VD+VF)/2得VF=2VE-VD=0.735m/s
⑵應用 在連續(xù)相等的時間內的位移之差的平均值為aT2 :
求解.由圖可知:S1=AB=【第1句】:5cm,S2=BC=【第1句】:82cm,S3=CD=【第2句】:14cm,S4=DE=【第2句】:46cm,S5=EF=【第2句】:78cm,
則S2-S1= 0.32cm,S3-S2=0.32cm ,S4-S3=0.32cm, S5-S4=0.32cm,
故有位移之差的平均值為△S=0.32cm=aT2,故得a=△S/ T2=0.0032/0.042=【第2句】:0m/s2,
【第3句】:計算題(每題10分,共計40分。)
【第12句】: 解析:設運動最大速度為 圖形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即由
① (2分)
圖的面積表示位移,即
② (2分)
由①、②得
(1)經歷時間 (1分)
(2)平均速率 (2分)
(3)最大速率 (1分)
【第13句】:解析 依題意知,相鄰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
t=110 s=0.1 s. (2分)
(1)vOB=xOBtOB=1610-【第20句】:2 m/s=0.8 m/s. (2分)
(2)小球在A點時的瞬時速度vA=xOBtOB=0.8 m/s,(2分)
小球在B點時的瞬時速度vB=xACtAC=(27-7)10-2【第20句】:1 m/s=【第1句】:0 m/s. (2分)
(3)由加速度的定義得
小球的加速度a=vB-vAtAB=【第1句】:0-0.【第80句】:1 m/s2=【第2句】:0 m/s【第2句】: (2分)
【第14句】:答案:由 (2分)
得t=3s (1分)
中間共有6個時間間隔,所以,每個時間間隔 (2分)
⑵第4個小球的速度為 (1分)
第3個小球與第5個小球間的距離 (2分)
而 (1分)
所以,由以上三式得 (1分)
【第15句】:解析:(1)由題意可知,當汽車的速度與自行車的速度相等時,相距最遠,
則有: 3t=6s 解得:t=2s (2分)
最大距離:d=vtat2/2=(62322/2)m=6m (2分)
(2)設t時間汽車追上自行車,則有:
Vt=at2/2 (2分)
解得 t=4s (2分)
此時汽車的速度為:v=at=34m/s=12m/s (2分)
以上就是高一物理試題: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的所有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三物理走進物理世界質量評估試題
【第1句】:填空題:
【第1句】: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 __ __,長度主單位是 ;時間的主單位是 _。
【第2句】:完成下列長度單位換算:
(1)0.026m=_________mm =__________um=__________nm= ________km
(2)【第2句】:8107um=__________m=_________mm=_________nm=_________km
【第3句】:在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首先要觀察刻度尺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觀察時視線應 刻度線;(3)讀數時應估讀到___ ___位。
【第4句】:給下列測量結果填上適當的單位:
某同學身高是1【第67句】:4 ,5 分的硬幣厚約【第2句】:0_______
課本每張紙的厚度是73 _ , 一支新鉛筆的長度是 0.175 , 我國最長的河流長江長約 6400 ,
【第5句】:用刻度尺測板的長度如右上圖,木板的長度應記為 __ __cm。
【第6句】:測量某物體的長度為【第12句】:56cm,其中準確值是 __,估計值是_________,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第7句】:用塑料皮尺物體長度,若用力拉著測,則測量結果將_______;在冬天和夏天用同一把鋼尺測同一物體長度,則在______天的測量結果大一些。(假設物體的長度不隨溫度變化)
【第8句】:在右圖中,物體A的長度________ cm.
【第9句】:如圖3 所示,停表的讀數是 min s
【第10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人對高墻喊一聲, 若2 s聽到回聲,則人距高墻是 m 。
【第11句】:納米(nm)是________物理量的單位;納米材料的特性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
【第12句】:如圖1-2所示,用甲、乙兩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其測量結果分別為:甲測量的結果是 ,甲尺的分度值是 ;乙測量的結果是 ,乙尺的分度值是 , 尺測量較準確。
【第2句】:選擇題:
【第13句】:下列物體最接近 【第6句】:2104um的是 ( )
A.同學身高 B.墨水瓶高 C.乒乓球高 D.鉛筆芯直徑
【第14句】: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B .誤差就是測量中產生的錯誤
C .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 D .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可以消除誤差
【第15句】:教室門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 )
A 1米 B 2米 C 5米 D 8米
【第16句】:小明同學用刻度尺測出一個物體的長度為1【第72句】:5mm,下面物體中最接近這個數值的是 ( )
A、物理課本的厚度 B、一根粉筆的長度 C、黑板的長度 D、飲水杯的高度
【第17句】:章天同學用一把刻度尺4次測量物理課本的寬度,下列記錄數據中錯誤的是 ( )
A.【第18句】:77cm B.【第18句】:76cm C.【第18句】:74cm D.【第18句】:89cm
【第18句】:第48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上海舉行,我國選手包攬了全部五項冠軍。他們在比賽中使用的大球較以前的小球直徑增加了 ( )
A.2 dm B.2 cm C.2 mm D.2m
【第19句】:在日麗無風的體育場,進行百米賽跑。站在終點的'計時員,如果在聽到起跑槍聲開始計時,運動員到達終點時秒表的讀數為【第10句】:59秒,則運動員跑完百米的時間應為 ( )
A.【第10句】:30秒 B.【第10句】:59秒 C.【第10句】:88秒 D.【第10句】:18秒
【第3句】:探究與設計題:
【第20句】:物理課上,同學們觀察了右圖所示的實驗:用細線將一金屬小球懸掛起來,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時細線偏離豎直方向的角度為,小球離開最低位置的距離為S),然后釋放,小球將左右擺動。
(1)此實驗說明:
(2)課后小寧同學提出這樣的問題:小球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或擺動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關呢?對此,同學們進行了探究。小寧提
出猜想:小球擺動的快慢可能跟細線的長度(L)有關。于是小寧和小軍來到實驗室,找來了以下器材:
A.秒表 B.長為0.8m的細線 C.長為【第1句】:0m的細線 D.銅球
E.鋁球(D、E兩球體積相等,都有相同的小孔,便于系線)
為了驗證小寧的猜想,請你幫他們設計出簡要的實驗步驟。
選用的器材是(選填上列器材前的字母):
具體操作:
(3)對小寧提出的問題,除了他的猜想外,請你再提出兩個猜想:
①
②
答案提示
【第1句】:【第1句】:刻度尺;m;s
【第2句】:(1)26;【第2句】:【第62句】:【第62句】:6(2)28;【第2句】:【第82句】:【第82句】:810-2
【第3句】:(1)零刻線、量程、分度值;(2)垂直于(3)分度值下一 【第4句】:cm;mm;um;m;km
【第5句】:【第3句】:60 【第6句】:【第12句】:5cm; 0.06cm; 1mm 【第7句】:偏小;冬 【第8句】:【第1句】:30 【第9句】: 3;【第4句】:4 【第10句】:340
【第11句】:長度;強度大 【第12句】:【第2句】:8cm; 1cm; 【第2句】:78cm; 1mm ;乙
【第2句】:【第13句】:B 【第14句】:A 【第15句】:B 【第16句】:D 【第17句】:D 【第18句】:C 【第19句】:C
【第3句】:【第20句】:(1)小球受重力作用 (2)器材;A、B、C、D(或E);
步驟:①選長為0.8米的細線系上銅球,組成單擺 ②將小球拉到一定高度釋放,同時計時
③測出來回擺動10次所用的時間,算出來回擺動1次所用的時間 ④再換用長為1米的細線系上銅球,組成單擺;用同樣的方法算出來回擺動1次所用的時間 ⑤分析比較得出結論
(3)①小球擺動的快慢可能跟擺錘的的質量(m)有關
②小球擺動的快慢可能跟擺錘的的傾角(a)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