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浙圖 嘉惠書藏 :浙圖與名人故事之丁氏兄弟與浙江圖書館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百廿浙圖 嘉惠書藏 :浙圖與名人故事之丁氏兄弟與浙江圖書館

▲文瀾閣《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開館纂修,歷經十年始成,卷帙浩繁,共收書3461種,79039卷,分經史子集四部,故稱《四庫全書》。該書先后抄錄七部,分別貯藏于文津、文淵、文源、文溯、文宗、文匯、文瀾閣七閣。時光荏苒,唯文淵、文津、文溯三閣書保留至今,文瀾閣僅有部分留存。

文瀾閣,建于杭州西湖圣因寺內。咸豐十年(1860)及十一年(1961)太平軍兩次攻入杭州。直至同治三年(1864)二月二十四日,太平軍前后占據杭州城兩年三個月。文瀾閣遭此兵戮,以致閣圮書散。幸有杭州八千卷樓傳人丁申、丁丙兄弟冒著生命危險搶救,文瀾閣《四庫全書》才免遭鎮江文宗閣、揚州文匯閣庫書之命運,得以保存至今。

▲文瀾閣

丁申(1829-1887),字竹舟,清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諸生,曾官主事,與弟丁丙同為杭州八千卷樓第三代傳人。

丁丙(1832-1899),字嘉魚,號松生,晚號松存,別署錢塘流民、八千卷樓主人、書庫抱殘生等。府學生。

▲丁丙(1832-1899),字嘉魚,別字松生,浙江杭州人

咸豐十一年(1861)冬,太平軍第二次攻入杭州,城內一片混亂。丁申、丁丙商議渡錢塘江至蕭山暫避。然而,剛出城門,兄弟二人就走散了。丁丙渡江至陶堰,見丁申題壁,才知丁申已赴杭州城西之留下鎮,又渡江至留下。丁申在留下鎮開設米肆,尋訪救助遇難的親戚,竟發現裹物的紙竟是《四庫全書》中的散頁,大驚失色,遂查看店主的包裝紙堆,竟分揀出數十冊被污損的《四庫全書》,痛感珍貴文獻已散佚,決定冒險施救。丁申集膽壯者數人,趁夜色潛入西湖孤山腳下的文瀾閣旁,見四周滿地殘籍,庫書已遭前所未有的浩劫。乘夜檢拾文瀾閣殘編,陸續藏于其父“殯宮”(墳莊)所在地西溪風木庵,有數千冊之多。丁丙到留下后,隨兄竹舟一同收集四庫書殘本。兄弟倆不避艱險,收撿殘籍,背負肩挑,每夕往返數十里,運往西溪風木庵藏匿,后運至上海保存。

▲丁丙著書圖(松存老人著書圖,沈鍇等繪)

據王同《文瀾閣補書記》記載,從西溪至歇浦,道出烏戌,途徑太平軍要隘盤查,太平軍見庫書上有朱璽之印,知為官家之物,虎視眈眈,舉白刃蜂擁而上,丁氏兄弟二人從容剖辯,最終“保其所深藏者,出虎穴而達滬瀆”。而此事與丁丙從弟丁午《文瀾閣購補遺書議》中記載略有不同,丁午言從西溪到上海,經過烏戌時,被掠去四五千冊,書半散在嘉、湖兩郡。

丁氏兄弟將庫書運抵上海后,對散佚的文瀾閣本命運猶關心不已,囑托杭州書商周匯西輾轉回杭,以“敬惜字紙”之名四處訪尋閣書。據丁立中《先考松生府君年譜》記載,周匯西從數萬斤焚字紙中檢出成冊者幾及十之一,又收購殘書約高二尺一束者八百束,悉送至上海。

同治三年(1864)太平軍撤出后,又從上海將閣書運回杭州,暫貯杭州府學尊經閣(原址在今杭州碑林)。杭州府學教授選派有學識門斗封鎖守護,每年由丁申提供銀六十兩,以供曬書等日常開支。其后,丁氏繼續搜尋和收集散佚的《四庫全書》,至同治十三年(1874)共購得302冊,至光緒七年(1881)暫貯遺冊已達9600余冊,除去原藏文瀾閣《古今圖書集成》殘本,實際《四庫全書》為8389冊,不足原書的四分之一。

▲文瀾閣《四庫全書》書庫

清光緒五年(1859)冬,譚鐘麟任浙江巡撫。譚鐘麟在同治間曾任杭州知府,對丁氏兄弟搶救文瀾閣庫書之事心甚感佩,然于亂后百廢待興,無暇及此。此次再蒞杭州,重建文瀾閣一事已是刻不容緩。次年,與丁丙共商重建文瀾閣之事。重建文瀾閣,恢復《四庫全書》一直是丁氏兄弟的心愿。故是年九月,丁丙就繪制重建文瀾閣圖樣并送呈,圖紙經譚鐘麟審閱后,指定丁丙、應寶時主持其事,由丁丙、鄒在寅具體負責此項工程,并于九月二十日下札命浙江布政使劃撥經費。經費落實后,丁丙與應寶時估核工料費為銀圓一萬二千九百十三元。分三次領到西洋鑄造銀圓一萬二千元(六年十月領六千元,十一月領三千元,次年三月領三千元)。重建文瀾閣工程定于光緒六年(1880)十月初八日丑時動工,十一月二十八日上梁,次年三月文瀾閣落成,全部工程于九月告竣。此次重建,除復舊觀,且有創新,臨湖豎大牌坊,又新建太乙分青室。后增修圍墻、假山、御碑亭、偏屋、廚房,鐫刻石碑,抄補《古今圖書集成》及夾板、木櫥等,實際費用為一萬八千銀圓,超支部分亦由布政使命厘捐局照撥。事實上,尚有部分經費未就公款報銷,由丁丙承擔。

▲譚鐘麟,(1822-1905),字云覲,號文卿,湖南茶陵人

光緒七年(1881)七月,文瀾閣重建竣工前夕,丁丙建議將舊時所收文瀾閣殘書仍藏閣中,以備諸生閱覽,并提議沈燦主掌管之責。此議得到政府批準。十月初六日前,原暫貯于杭州府學尊經閣的文瀾閣《四庫全書》殘編及譚鐘麟所購贈的《古今圖書集成》已全數搬遷至文瀾閣。此外,丁丙為充實文瀾閣藏書,將家藏《欽定全唐文》一千卷捐閣貯藏。搬書過程,據張大昌《丁松生先生六十壽言》稱,閣成后“恭事移歸,擔負絡繹,賃湖舫以達孤嶼”。清杭州府學在今杭州勞動路南端,勞動路舊為運司河,民國早期填河改路。運司河南端東西向有流福溝通清波門,北向通涌金水門,當于清波門或涌金門賃湖舫運抵孤山文瀾閣。

▲文瀾閣重建后,文瀾閣庫書從杭州府學暫貯地移藏重建新閣。圖中可見小舟載書由湖上運至孤山之情景。

清光緒八年(1882),由丁丙主持前后歷時七年的文瀾閣《四庫全書》補抄缺卷、缺書工程正式啟動。丁氏招募百余人在東城講舍,以八千卷樓藏書為底本開展補抄工作。因家藏不足,丁丙從范氏天一閣、陸氏皕宋樓、盧氏抱經樓、汪氏振綺堂、孫氏壽松堂及長沙臥雪廬、南海孔氏三十三萬卷樓等全國藏書名家處征求精善之本作為底本。

▲《文瀾閣四庫全書》丁氏補抄本

至光緒十四年(1888),經過七年努力,除收藏的原書331種外,共編配殘篇891種,全書補抄2174種,合訂34769冊。后又補抄閣書38種。共耗工本計錢51600緡以上。丁申、丁丙素來克勤克儉,敝衣糲食,出行從不乘車坐轎,但為了搶救《四庫全書》,卻不惜耗費巨資,傾其所有。

《文瀾補書畫卷》。丁丙主持補抄文瀾閣《四庫全書》完成后,集中藏于文瀾閣,并制此圖以作紀念。圖中描繪清行宮舊址、文瀾閣。

此次補抄后,文瀾閣《四庫全書》大體恢復原貌。1911年6月,浙江咨議局決議并經浙江撫院核準,文瀾閣及所藏《四庫全書》等圖書并歸浙江圖書館。

▲光緒題“文瀾閣”御碑亭

來源:浙江圖書館

編輯:劉海波 付鑫鑫

責任編輯:蔣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污污视频在线观看| 99视频免费观看| 男人把女人狂躁的免费视频| 夜月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国内自拍成人网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日本漫画囗工番库本全彩| 又硬又粗又长又爽免费看| aa级国产女人毛片水真多| 欧美夫妇交换俱乐部在线观看| 国产大乳喷奶水在线看| freexx性欧美另类hd偷拍|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巨大挺进她的花茎|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99re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五十路老熟道中出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在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你懂得|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影视 |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超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第一页爽爽影院|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男女性色大片免费网站|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视频| 中国特黄一级片| 欧美在线暴力性xxxx| 四虎电影免费观看网站| 91精品欧美激情在线播放| 日本xxx在线| 亚洲欧美综合区自拍另类| 蜜臀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