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故事班主任能力大賽范文五篇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育人故事班主任能力大賽范文五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育人故事班主任能力大賽篇1
在班主任工作、還是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品學雙差的后進生,那么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一特殊的學生,我想作為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更要給這些孩子更多的關愛,用愛激勵著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在老師的關愛中成長、進步。
如我班有一位同學,叫黃×,他特別喜歡體育活動,而且還是班上足球隊員呢,比賽場上的那種干勁令同學們贊嘆不已。但是他在學習上可就令我最頭痛的了,經常不交作業,書寫可以說是全班最差的一個,總是涂涂改改的,而且給留堂又最會逃走,真的跑得特別快,批評他兩句又是眼淚汪汪的。他特別是在作文方面,可以說是一聽到要寫作文就頭痛的那種,每次作文都基本上是二、三行上交給我的,下午你想留他下來,你可要盯緊再盯緊才行,不然的話,一轉眼的工夫他就溜走了。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曾經想過放棄他,撒手不管,反正考試都是不及格的了,可是我又一想,班里的每一個學生就好像是機器上零件,少了一個都不行,于是我又改變了想法,決定幫他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在這過程中我經常找他談話、向同學了解情況,詢問他為什么那么怕留下來,剛開始他沒有向我說明原因,經過幾次的談話后,他終于哭著說:“老師,因為我怕寫作文,想不出什么好寫的,而且回去晚了又怕家長罵。”當我聽完他的話以后,我就跟他說:“你的學習不好,難道又不怕你的家長罵嗎?如果他看到你的成績進步了,他還會表揚你、獎勵你呢?難道你不想給家長一個驚喜嗎?還有我會向你家長說清楚,你晚回家的原因,我想你家長知道以后肯定不會罵你的。還有,你在足球場上的那種干勁,為班級爭光的精神,值得同學們學習,如果你在學習上也拿出這樣的精神來,老師、同學們會更喜歡你的,難道不想嗎?”當時他聽了以后又流下了眼淚,對我說:“老師,我以后再也不敢這樣了,聽你的話,認真讀書,再也不敢逃跑了。”從此以后,他真的做到了,有時還主動找我。平時在他的日記本上或者是在作文本上,凡是句子比較通順的我都會在句子的旁邊注上評語,如:你真棒、你用的詞語真生動、你真會觀察、你真會想象、有進步、你看你的書寫又比上一次好多了,我想你一定還能寫出更好的字,試試,再認真點等一些激勵性的話語,有時還親自叫到跟前表揚他,有時候在課上還叫他把寫得好的句子讀給全班同學聽。通過一段時間努力,他的書寫、作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特別是在書寫方面,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有涂涂改改的現象了。作文也有所提高,我想他以后會更認真。
又比如我班還有個學生叫鄭某。我剛接這個班時,他上課無精打采,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作業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學生都跑來向我告狀。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老師喜歡、同學們喜歡的好孩子。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雖然后來口頭勉強上答應了我的要求。但過后他還是一跟以前一個樣,沒什么變化,此時看到這種情況我都想放棄他,既然不聽老師,又何必自己自討苦吃呢?算了吧,不理他了,多一個少一個不是一個樣嗎?但后來自己仔細想想,家長把自己的小孩子交給了你,你就要對他負責任,更何況你又身為班主任,想到這里還是要拉他一把,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或許他現在還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沒有想過要真正做過老師、同學喜歡的念頭吧。在以后的工作、教育中只要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給予及時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
經過一段時間,在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進步,在上課的時候也專心聽講了,紀律上方面也更遵守了,甚至自己也當起了值日生,成績也有了進步,雖然不是很明顯,總比以前有進步了。為此,我對他會心地笑了,在班上我恨恨地表揚了他。同學們也為他的進步高興地鼓起了掌,他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總之,他們現在是進步了,不管他能堅持多久,只要在他身上給予更多的關愛,我想他會慢慢進步的,通過老師的耐心教育,會慢慢收斂他的不良習氣,時時關注他的表現,發現問題及時根治,要讓他感覺到老師時刻關心著他,相信他一定會進步!
育人故事班主任能力大賽篇2
有人說,一個學生就是一首詩,一個心靈就是一個世界。愛學生就是要對每一個學生發自內心的真愛,愛得深,愛得嚴。感動著他們的感動,痛苦著他們的痛苦,收獲著他們的收獲,成功著他們的成功,在學生心靈的沃土根植美好和夢想。
(一)、用親和之心架設教育之橋
我經常這樣捫心自問:做一名優秀的教師,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優美的語言,廣博的知識,還是豐富的經驗?終于,我發現,這些都是一名優秀教師不可或缺的優秀品質,但更重要的是有愛心,是穿越心靈的無私的真愛。師愛,發自內心深處的真愛,是師德的老師的體貼,關愛使他們感到舒暢、親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贊揚和關心遠遠勝過冷冰冰的指責,這就是親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偉業,用真心觸動他們的心弦,也同樣收獲他們真誠的愛。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點燃學生的夢想;它是指路的明燈,能照亮學生前進的路程“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心,就是為師者赤誠的真心,如春風化雨,點點滴滴滋潤學子心田。,師德,決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無私精神的體現,一種不息的師魂!
(二)、用無私之心鋪就事業之路
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博大無私、寬廣無邊的,也是無微不至的。教師,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可以感染家長,樹立威信,真誠溝通;可以感染學生,積極進取,勤奮努力;我們更可以感動社會,愛崗敬業。
(三)、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學之梯
在學校“科研興校,發展”思想的引領下,成為研究者、作研究型教師成為我的事業追求。我認真鉆研,努力實踐,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實效,
(四)、言傳身教、嚴格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催化劑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育實踐表明,教師的道德品質、治學態度、工作作風、生活態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心靈。正因為言傳身教這種特殊的育人效用,使為人師表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徑。因此培養人才的素質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教師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有時簡單的一句話會給學生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教師展示的不僅是豐富的科學知識、嚴謹的教學風范、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而且還有教師的個性及心理素質。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學生盡收眼底,因而教師在課堂上所表現的優良品質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在“教書”同時起著“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還要嚴以自律,嚴格要求,以身作則,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還要關心熱愛學生,課后傾聽學生的聲音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愛是人類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度及情緒體驗,它在教育過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五)、根據新時期學生的特點啟迪學生心靈
現在的學生究竟有哪些特點?這是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教書育人的指導思想一定要突出時代性,適應培養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多種渠道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采取適合于學生心理特點的措施加以誘導,使學生牢固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點,明確學習目的和任務。針對學生的特點多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把學生吸引到正面來,寓教育于各種活動之中。如經常開展紀律法制教育,增強他們的紀律法制觀念,使他們懂得遵紀守法的道理。
教書和育人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是人類社會教育過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規律的客觀要求。教學活動不是隨意性的,而是根據一定社會所確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務的要求,教師按規定的教學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掌握一定知識,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所以,教書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書和育人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是一條最基本的教育規律。將教書和育人割裂,只顧教書,不管育人,這不僅是淡忘了自己的社會角色,缺乏職業道德,而且是對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教師神圣職責的褻讀。每個教師都要遵循教育規律,不僅要做好專業知識的傳播者,還要自覺當好正確政治方向的引導者和高尚心靈的塑造者,才不愧為合格的人民教師。
育人故事班主任能力大賽篇3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對教師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我感覺這種愛和其他類型的愛都具有一種共同的特點---無私。只有這種無私的愛,才能使我們的教育產生無窮的智慧和力量,也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在二十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我一直從事班主任工作,每天面對的,是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如何讓他們健康成長?我在實踐中獲得了成功。
一、案例背景:
有這樣一個學生,名叫xx,這個孩子有倔脾氣,愛和同學打架,上課不認真聽講,回家作業經常不做,即使做了,也敷衍了事……每天總有學生向我告狀。于是,我找他談話,和他談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做一個讓人喜歡的好孩子。他口頭上答應了。可時間不長他又一如既往,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真令人頭疼,真想放棄,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必須面對現實!我下定決心:不轉化你,誓不罷休。
二、事情的經過:
一次在課堂上,我看到不愛學習的xx高高舉起了小手,我立刻請他回答,當時他可能有些緊張,回答時結結巴巴的,結果班上另一個同學xx當場笑出聲來。我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只聽xx氣勢洶洶地沖xx吼道:“笑什么笑!”然后他把手中的課本往地上一摔,甩門而出。見此情景,全班同學都愣住了。當時我想:首先要保證學生們正常上課,其次為了確保他的安全,要立刻把他找回來。于是我立即追出門外,叫住他并講明利害關系,也許是擔心成為全班同學的“公敵”,他默默地跟著我回到了教室。接下來的時間他一會兒踢桌子,一會兒撕練習本。為了保證其他學生的正常學習,我對他采取了冷處理的方式。
下課了,我先把xx找來,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xx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愿意向他道歉。又過了幾節課,當我發現他已逐漸冷靜下來后,便將他找來談話。他一進辦公室便低著個頭——我知道他已經做好被批評的準備,而且是“虛心接受,堅決不改”。于是我換一種方式:我拉住他的雙手,和他說老師理解他,也很生氣。聽到我這樣說,他慢慢抬起頭注視我,一臉委屈地說:“xx太氣人了!”這時我知道已經取得他對我的一份信任。于是,我耐心地聽他說出心里話,并時不時地點頭表示贊同。在談話中鼓勵他要寬容、大度,原諒xx的錯誤,最后兩人握手言和。在化解了兩人的矛盾后,我在班中進行表揚xx的舉手發言、熱愛學習以及寬容大度,也表揚xx的知錯就改、真誠道歉,同學們響起熱烈的掌聲。
三、個案分析
家庭父母離異、自身的性格特點等原因,使xx成為了“后進生”。有鑒于此,我認為可以從對他本人的引導、加強家校聯系等方面著手,對其進行教育,加以幫助。
在本事件中,我采用的方法是:以溫和的口吻、親切的話語的方式換取他對我的信任。同時,給予充分的時間,在談話中讓他明白老師是他的朋友,讓他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解正確的做法,并調動他的情緒來原諒xx、并保證下不為例。之后,我再對全班學生進行教育,一方面讓學生對兩人各自錯誤行為引以為戒,一方面見證兩位同學知錯就改。放學后,我與家長取得聯系,并以朋友的角度博取家長對我工作的支持,爭取家校教育的配合,促使孩子的轉變。
四、案例解析
1、培養信心是基礎
在教育過程中,我們教師要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后進生”終究能夠得到轉變。在引導教育“后進生”的過程中,教師不會一帆風順,但我們不能失去信心。事實已經證實:信心是基礎。在教育xx過程中我想尋找孩子閃光點做文章,但是這個小家伙每天竟一個閃光點也找不到,沒辦法,我只好說謊。一天早自習,我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說:“老師昨天聽你媽媽說,你吃蘋果時還能想著給媽媽,真是孝順的孩子,老師相信孝順的孩子也是遵守紀律的孩子。”在他臉上我看到一絲笑容,我一看有門,在課上我經常夸他,降低標準地為他發星,孩子漸漸地有所改觀,后來還主動要求讓我輔導,他說他想得個大獎狀回家,我不失時機地向他提出更高要求,讓他幫助別人,為班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善意的謊言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增強了他的自信心,讓他的學習興趣有了明顯的提高。
2、師生關愛是秘訣
在班級教育中“后進生”出現“問題行為”的時候,教師應該多一份理解、一份同情。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于xx這樣的后進生,我放下架子親近他,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動之于情,曉之于理”:用師愛去溫暖他,用真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改正錯誤。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有同學的力量有時勝過老師的力量。同學之間無話不說,同學是學生的益友。因此,我采取“一幫一”結對子方式,讓他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快樂!通過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在轉化后進生工作中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與家長溝通是關鍵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轉化后進生,我們要經常與家長聯系,相互交流在家里、學校的表現。我和家長達成共識,齊抓共管。經過近一年的努力,現在孩子作業慢慢的清楚了,課堂上也主動回答問題了,孩子學習習慣也比以前好了很多。相信他會有更大進步的!
魯迅先生曾說過:“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愛學生,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愛他們的喜怒哀樂。有時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勵,都能贏得問題學生的愛戴和信賴,會使他們的潛能發揮出來。在這漫長的教育之路上,我們堅信“后進生”的轉化一定不只是夢想!
育人故事班主任能力大賽篇4
魯迅先生有句話:“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和創新的精神。教師不僅要有愛心,而更重要的是把那種愛傳達出來,只有讓別人感受到,才能與學生產生心靈的碰撞,學生也才能從心底里接受。作為一名教師,因為愛,讓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諦;也因為愛,讓一個個單純而真實的孩子懂得了愛,也懂得了回報愛。在教學中,我總是懷著愛心,用欣賞的目光去關注學生,發自內心的去愛他們。這樣我和學生間的關系也變得很融洽。
.我班的劉德祝同學,入學以來,上課一直要么搞小動作,要么亂說話影響別人;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常常違反學校和班級的規章制度,為班級抹黑;還常常引發同學間的矛盾,許多同學都指責他,討厭他,不和他一起玩;各門作業做的都不完整……幾乎每天都要惹出一點事情。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我真誠地跟他說他是班上最聰明的孩子之一,也應該是最懂事的孩子。他總是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讓人討厭不已,他口頭上答應的很好,可事后仍一如既往,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作為班主任,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退縮不前,不能因一個學困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不然,他可能會帶壞一群立場不堅定的男生。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于是我多次進行家訪,家訪中,我了解到他有一個雙胞胎的哥哥,從小家人就非常溺愛他們,就媽媽的話他一句也聽不進去,媽媽說她一句,他能頂媽媽十句,父親經商,經常不在家,根本沒有時間管教他。因此在家里他就是個十足的小霸王。通過多次家訪后,了解到媽媽也拿他無能為力,任之放任。他感受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所以養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習慣。
“沒有調查便沒有發言權”。調查清楚情況后,我思忖著必須慎重地采取措施,否則會適得其反。我試著接近他,清除隔閡,拉近關系。經過觀察,我發現他勞動積極主動、踏實,為人誠實,所以,我經常叫他到辦公室交談,了解情況,相機鼓勵他、激發他“你干活兒那樣能干,在學習上只要自覺,你一定能行;只要你好好對待別人,同學們一定能喜歡你”。通過幾次的接觸啟發,我與他慢慢溝通了。
后來,我便加強攻勢,再次找他話:“你的學習成績在班里處于中游水平,這說明你很不笨;你籃球打得好,同學們都很羨慕你,但是你現在的表現卻令老師很失望,你完全可以把你優秀的一面表現給大家,做一個老師喜歡,同學敬重的好學生,我希望你能遵守學校和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與大家融合在一起,希望你從做人,做事方面奮力追趕。你現在對班級的生活、學習中的事情都漠不關心,如果我也放棄你,大家都不再理睬你,你會覺得生活有意思嗎?你希望出現這種局面嗎?”他重重地搖了搖頭。“是啊,你很聰明,道理一點便通,我們一起努力,好嗎?”他微微一笑,眼睛立刻生動起來。我心想:“看來這個學生還是有希望的。”自此,每當他有丁點進步時,我便適時鼓勵與表揚他。還借助班干部的力量共同幫助他,使他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上課開始認真起來,作業也能按時上交,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改變了,比以前進步了許多……現在他已能融洽地與同學們生活在集體中,學習情況也今非昔比。班級的紀律和學習風氣也有了明顯的改善。
通過這個案例我認為班主任的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對學生懷有真誠的感情,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誨。對于劉德祝同學我放下架子親近他,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動之于情,曉之于理”用師愛去溫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改正了錯誤。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事業的基礎和開始。學生非常需要班主任的愛,班主任只有情感投入,把愛的甘泉灑向他們的心田,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才會使學生對教師崇敬、信任,從而激發學生對班主任的情感與對班級的熱愛。
育人故事班主任能力大賽篇5
由班長打架、吸煙引發的思考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這學期又快結束了!
這學期,我帶的是高二理科衛星班。接班時,就倍感身上壓力之大。衛星班,是我們學校的希望、是學校的形象,衛星班的學生大多是本年級成績較突出的學生。對于衛星班級的管理,好的正常的、必須的,如果管理不好,意味著辜負了領導、同事的信任,辜負了家長、學生的期望。
剛接這個班時,感覺一個字——亂!班內學生由原來不同班級的學生組成,而且具有理科班的最大特點——男生多!班內存有一小部分學生唯恐班級不亂,整日惹事生非。其中有一個學生,名叫楊金釗,因為打架給了處分沒多久后又因抽煙被抓住,現在回家反省。
這個學生是原一年級衛星班的學生,據了解進校分數不低,大概五百多分,但現在成績是全班倒數第一!事發后才知道,他還是我校一物理老師的親戚!剛接班時,我就發現班內原來做過班干部的同學不多,這就給我班級管理帶來不便。在這時,楊金釗自告奮勇,要求擔任班長,從這來說,他給我的印象還不錯。但是在后來的班級管理中,我發現問題重重,作為班長,他有自己的朋友圈,但又有著與他關系不和的敵對圈,這個圈子不但在班內存在,而且在外班甚至其他年級存在。當我了解這一情況后,對他有所憂慮。當然,也考慮到了我的班級管理。班內同學對他的管理方式褒貶不一,很多女同學非常反感他的野蠻、粗暴的管理方式,說他在管班級時罵臟話!
在對他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為了扭轉他的思想,也為了班級的管理,我找他深入談心,并告訴他作為班主任我對他的要求與期待。可是這次談話似乎沒有多大效果,結果是一切照舊。就在我正考慮接下來如何繼續處理這些事時,傳來的消息是他打架了。而且是找了本班和五班的三個學生在廁所打了一班的一個學生。
也許這件事也是源于他內心的不平衡,被打的學生一年級時和他是同班,他們之前就有過矛盾。在這件事發生前的一次早操活動時,倆人因為語言不和,于是被打的學生踢了他一腳,他當時也沒做什么反應,但內心非常不忿,
于是第二天找人在廁所將其打了一頓。事情被調查是因為被打的學生到學校政教處反映自己被打了,而且渾身疼痛不已。于是,這件事交由學校政教處處理,結果是,他回家反省一周,并給予開除學籍處分。
當他反省后回到學校時,我還在糾結是否要撤去他名不副實的班長一職,但考慮到他的情緒,并且我想以此為契機給他一次悔改的機會,于是,我第二次找他深入的談心。這次談心的結果是他給我一個保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將班級管理挑起來。聽到他的承諾后,我還在竊喜,這個學生的問題我解決了。然而,我高興的太早了!
兩周前,距離他打架給過處分兩周后的周五的早晨,因為在廁所吸煙被政教主任抓住,于是,到現在還在家反省------
這件事、這個學生,給了我很多沉思:對于屢次違紀學生,應該如何處理?
現在的學生,受社會及家庭教育的影響,很有自己對事情的獨到看法,應該說這是好事,也是學生成長的表現。但是,他們對事情的看法、處理,往往更關注自己身體及內心的感受,不能夠更理性的解決問題。現在的學生是,談話說教,似乎已起不到多大作用,你所說的他們都懂,但在做的時候就是另一回事。用他們的話來說:年輕就是用來瘋狂的,就是用來享受、揮霍的!現在的社會,不但成年人缺乏信仰、追求,連青少年也迷茫無知了!對于楊金釗同學,可以說在他身上的教育,我還是動了一番心思,既想做通他的思想工作,又想給予他一定的壓力,讓他端正思想,明確認識自己,給自己正確定位。然而,不知是因為我的思想工作做得不夠深入還是這個學生冥頑不靈,食古不化,總之,開學至今,他給我的感覺就是小錯不斷,大錯照犯。而今,面對他回家反省,我還在思考接下來該怎么辦?如果依照學校的違紀學生管理條約處理,那么他就是被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