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鉆孔門-生活錦囊
西晉名士王戎家有幾棵李子樹,由于品種優良,結的果實又大又甜,拿到農貿市場上去賣,旋即被搶購一空,王家的副業收入因此頗為可觀。不少人也想栽幾棵像王家這樣高產的李子樹,便將吃剩的李子核種在地里,但奇怪的是,幾乎沒有能發芽的。有人問王戎緣由,王戎笑著吟了兩句詩:“此果只為吾家生,除非易姓亦為王。”意思是說,這李子樹只為我王家結果,誰要種成這種李子樹,除非他改姓王才行。
世上怎會有這樣的李子樹?當然沒人相信王戎的“鬼話”。終于有個細心的人發現,王家出售的李子上都有一個難以覺察的小洞,掰開一看,每個果核上同樣也有一個貫穿的小孔。真相立馬大明,原來,王戎在賣李子之前,他怕別人得到好種子,于是就用細釘子在每個果核上面都鉆了小孔。
看到這些小孔的人都非常驚訝,一方面是因為在這些堅硬的果核上打洞,用心何其良苦,工作量是何其之大;另一方面是,王戎雖貴為名士,實際上卻是一個如此小氣的人!
后來發生的一件事,讓王戎為“鉆孔門”付出了代價。當時,朝廷正在全國范圍內招賢納士,有人便舉薦了王戎,但立即遭到另外一些人的反對。其中有個來自王戎家鄉的官員把他曾在李子核上打孔的事一五一十跟皇上講了,皇上一聽,不但打消了提拔王戎的念頭,還很生氣地說:“一個如此狹隘的人,如果讓他當官,簡直是國家的悲哀,人民的不幸!”從此,鄰居和朋友也疏遠他了。
一個個釘孔確實能讓王家李子保持獨家經營的優勢,但同時也讓王戎失去了一次絕好的發展機遇,更讓他破壞了自己的人際關系。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檢視一下,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是否也有一顆小氣的“釘孔”,它也許在有效地為我們維護蠅頭小利的同時,也毀掉了我們更為寶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