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曼的故事精神對青年啟示范文(精選六篇)
趙一曼(1905年10月25日 [12] -1936年8月2日), [1] 女,漢族, [2] 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 [1] 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今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白花鎮)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趙一曼的故事精神對青年啟示范文(精選六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篇1】趙一曼的故事精神對青年啟示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追尋紅色記憶》。習近平爺爺告訴我們:“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英雄是耀眼的標識,英雄是璀璨的星辰。今天,我要給大家講女英雄趙一曼的故事。
趙一曼出生于宜賓縣白花鄉的一個大地主家庭。1926年,趙一曼加入中國共產黨。“九·一八事變”之后,趙一曼主動向黨組織請求參加抗日斗爭。她“挎雙槍,騎白馬”,奮勇殺敵,身先士卒,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我們的女政委”。1935年,在與日軍的一場戰爭中,趙一曼為了掩護主力部隊突圍,腿部不幸重傷,隨后昏迷。等她再醒過來時,她已經落入兇惡的日軍手里。
狡猾的日軍為了獲得我黨我軍的重要機密,在獄中連夜審訊了趙一曼。殘暴的敵人用刀子攪動趙一曼的傷口,用鞭子抽打她的腹部,她痛的暈了過去,然后又被冷水澆醒。敵人面目猙獰地說:“只要你說出共產黨人員的名單,和秘密聯絡點,就不用受這些皮肉之苦了。”趙一曼抬起頭,睜大,怒視敵人,一聲不吭。于是敵人有拿來鐵針,一根一根地插進趙一曼的手指,十指連心啊,她痛得全身冒汗,牙齒咬破了嘴唇。面對敵人的酷刑,可她一直沒有改變態度。負責審訊趙一曼的日本軍官,也被趙一曼驚人的毅力震撼。
1936年8月2日,日軍將趙一曼綁在大車上“游行示眾”。當趙一曼昂首走到草坪中央時,幾個日軍的槍口對準了她。她在犧牲之前,面對敵人的屠刀,高呼口號“中國共產黨萬歲”!罪惡的子彈射進了趙一曼的軀體,她英勇就義,年僅31歲。犧牲前,在給兒子的遺書中寫道:“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趙一曼的英雄故事生動詮釋了偉大的東北抗聯精神,她用生命在捍衛國家的主權,女英雄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偉大祖國的歷史上,在波瀾壯闊的民族解放斗爭中,還有許許多多像趙一曼一樣的革命烈士,用寶貴的青春和熾熱的鮮血換來了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
習近平爺爺說:“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所有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小學生從小要樹立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的堅定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篇2】趙一曼的故事精神對青年啟示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趙一曼被中國共產黨派到東北地區領導革命斗爭。1934年擔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兼鐵道北區委書記,組織抗日自衛隊,與日軍展開游擊戰爭。1935年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第1師第2團政委,11月,與日偽軍作戰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后,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
面對兇惡的日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兇殘的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堅強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定地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監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勛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兩人深受感動,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憲勛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院送上了事先雇來的小汽車,經過輾轉后,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的金家窩棚董憲勛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趙一曼在準備奔往抗日游擊區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軍趕上,再次落入日軍的魔掌。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后,兇殘的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嚴酷的刑訊,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8月2日,趙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縣(現尚志市)的火車,她知道日軍要將她槍斃了,此時,她想起了遠在四川的兒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紙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中國人民會永遠牢記女民族英雄趙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跡。新中國成立后,朱德為趙一曼題寫了“革命英雄趙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哈爾濱市將她戰斗過的一條主街命名為一曼大街。
【篇3】趙一曼的故事精神對青年啟示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于1905年出生在四川宜賓的一個地主家庭。讀私塾時,趙一曼在進步青年、大姐夫鄭佑之的引導下閱讀了《向導》《新青年》《婦女周報》等革命新書刊,很快接受了革命思想,沖破封建家庭的牢籠。1923年冬,趙一曼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6年,趙一曼由團員轉為中共黨員,并擔任共青團地委婦女委員、宜賓婦聯和學聯黨團書記。
1927年初,趙一曼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成為中國軍事學校的第一批女學員。在學校的軍事化管理下,趙一曼和其他女兵們一起,接受了嚴格的軍事訓練和政治理論學習。在訓練場上,趙一曼既學習了指揮作戰,也能夠手持步槍沖鋒在山道和樹林;政治課上,李達、許德珩、惲代英等教官的理論講授,則更加堅定了趙一曼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然而,好景不長,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在上海大肆殺害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7月15日,汪精衛叛變革命,全國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同年9月,為了保存和培養優秀干部,黨組織派趙一曼等同志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在開往莫斯科的輪船上,趙一曼結識了同為黃埔軍校學生的陳達邦,在相處中兩人互生情愫并墜入愛河。1928年4月,經黨組織批準,他們在學校教堂舉行了婚禮。婚后,兩人相互扶持、共同學習,度過了一段甜蜜幸福的時光,不久,趙一曼便懷孕了。
實際上,當時趙一曼患有肺病,身體虛弱,黨組織考慮到她的身體狀況,決定讓她先期回國。陳達邦后來在《憶一曼》的回憶錄里寫道:“我同一曼同志在莫斯科分別時她懷孕已經4個多月了,我建議解懷以后再回國,她堅決不同意,她說黨的決定,不能還價。為了照顧她,我又建議我倆一同回國,她認為夫妻離別事小,求學的任務重大,勸我莫作此想,她的黨性和原則性多么堅強……”
臨行前,陳達邦把一只戒指和一塊懷表送給趙一曼留作紀念。趙一曼對丈夫深情道:“我看到這兩件東西,就如同見到了你。”就這樣,這對新婚夫婦在結婚幾個月后,便異域相隔,從此再未相見。
【篇4】趙一曼的故事精神對青年啟示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四年級的翟雨蒙,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趙一曼---我們的英雄。
大家都聽過趙一曼的故事吧,趙一曼是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四川省宜賓縣人,九一八事變后,被派往東北地區發動抗日斗爭,1934年擔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兼鐵道北區委書記,組織抗日自衛隊與日軍展開游擊戰爭。
1935年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一師第二團政委,11月,與日偽軍作戰時不幸腿部受傷被捕。
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得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來了一名軍醫對其腿部進行了簡單治療后,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
日軍對他施以酷刑,用鋼針刺傷口,用燒紅的烙鐵烙皮肉,逼其招供。
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堅定的信念和誓死抗日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定的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
”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敵殺害,臨刑前,他高唱紅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中國共產黨萬歲
”視死如歸,從容就義,時年31歲。
趙一曼為了革命犧牲了寶貴的生命,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在刺傷口烙皮肉等酷刑下寧死不屈,依舊痛斥日軍的罪行。
我作為一名小學生,應該學習趙一曼阿姨堅定信念寧死不屈的精神,在學習上不畏艱難,勇攀高峰。
我們要加倍珍惜革命烈士用鮮血搭建起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掌握豐富的知識,準備著,時刻準備著——為建設祖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篇5】趙一曼的故事精神對青年啟示
曾經,有這樣一群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整個青春乃至寶貴的生命,漫長而艱辛的復興路上撒滿了先輩們的鮮血與汗水。
1936年的一天,那年的冬天格外的冷,茫茫白雪,狂
風大作。這時,從山谷里傳來一陣激烈的槍戰聲,只見一位手拿雙槍的女八路軍正帶領戰士突圍,她----就是讓日本鬼子聞風喪膽、登報懸賞捉拿、挎雙槍騎白馬的女英雄-----趙一曼。眼見突圍就要成功······突然,一顆罪惡的子彈擊中了趙一曼,趙一曼一頭栽倒在了地上。
日本人知道她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一個重要人物,想從她嘴里掏出有價值的東西,于是用盡各種殘忍的手段,對趙一曼嚴刑拷打,極盡折磨。趙一曼只是狠狠的瞪著審訊他的人,不開口喊叫一聲,不吐露一個字。殘忍的敵人惡狠狠地問;你--到底說不說?她慢慢的抬起頭,看了一眼敵人,堅定的說:你們可以把村莊炸成瓦礫,把人剁成肉醬,可你們消滅不了共產黨人的信仰!
英雄倒下了,但是英雄的精神永不會倒下,英雄的氣節永不會消失,新中國的每一個人也都將您銘記在心,夢在前方,路在腳下,鮮艷的紅領巾作證,鮮艷的五星紅旗為我們作證:
我們是民族精神的傳承者!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篇6】趙一曼的故事精神對青年啟示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生于四川省宜賓縣一個封建地主家庭。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趙一曼開始閱讀《向導》、《新青年》、《婦女周報》等革命書刊,接受革命新思想。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后任村團支部書記,在家鄉積極組織“婦女解放同盟會”。1926年夏,趙一曼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組織幫助下,進入宜賓女子中學。她積極參加黨領導的“抵制仇貨”的愛國運動,成為當地學生運動的領導者之一。同年11月,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
大革命失敗后,趙一曼按照黨組織安排轉移到上海。9月,被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8年回國,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進行黨的秘密工作。
“九一八”事變后,被黨組織派往東北地區發動和組織群眾進行抗日斗爭。1932年秋到哈爾濱,任滿洲總工會秘書、組織部長、代理書記,曾參加領導1933年的哈爾濱電車工人大罷工。1934年,任中共珠河(今尚志)中心縣委特派員、鐵北區委書記,組織領導當地工人農民成立反日游擊隊,與日偽軍進行斗爭。
1935年秋,她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第1師第2團政治委員。同年11月,她和團長帶領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在一座山里。她沉著地協助團長指揮部隊與日偽軍激戰,連續打退敵人6次進攻,但由于敵我兵力懸殊,無法打破敵人包圍。突圍中,趙一曼身負重傷。在珠河縣春秋嶺附近一農民家中養傷時,被搜捕的日軍發現,戰斗中她再度負傷,昏迷被俘。日軍對她施以酷刑,逼其投降招供,她寧死不屈。為得到口供,日軍將她送進醫院監護治療。在醫院監護治療的幾個月里,她教育爭取中國籍看護人員。1936年6月28日,在看護人員幫助下逃出醫院。6月30日晨,被日本軍警追捕再度被俘。敵人對她施以更加殘酷的刑訊,仍毫無所得,遂1936年8月2日把她押回她曾戰斗過的珠河縣處死示眾。臨刑前,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壯烈犧牲時,年僅3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