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里跑步的小刀,加油-成長視窗
天上不見星光,路上燃著紙錢,江風裹著灰燼撲到臉上,掛在頭發上,清明節的夜晚,月小刀奔跑在江濱大道上。這已是他開始夜跑的第46天。
在我所有的朋友中,月小刀最為獨特。他曾經為了租屋旁夜間的工地噪音,持續不斷地投訴了20天,最終讓工地停止了施工。他也曾因為敲我家的門沒有動靜,而“程門立雪”40分鐘。隱忍和頑強在他身上并存,他外表有多柔和,內心就有多強大。
小刀的童年遼遠而孤單,他在山區長大,父母每天上山干活,就把他放到山下的小溪邊,一待就一天,他至今仍然記得那一片鵝卵石的樣子。初中的時候,他被同學打了,背摔到石頭上,他沒敢告訴家里,一個人忍著,直到半年后疼痛發作,才去就醫,而這時候小傷已經發展成脊椎關節炎。
初中畢業,上了一年職業高中后,他就退學,一面養傷,一面找工作。他來到一家生產圣誕飾品的外貿私企,那里一片后農業社會的繁忙景象,從五歲的兒童到六十歲的老人,都在一起做工。幾年之后,他決定完成自己的大學夢,參加成人高考。
他考上了浙江一所大學的三級學院,所謂三級學院,其實是教育產業化和大學擴招的產物,說是野雞學院也不為過。當月小刀看到偏安于郊區的校園、狹小的圖書室和一群混文憑的同學,心一下子全涼了,他所夢想的大學不是這樣。
他要讀書,他要轉學。但他沒有背景,沒有關系,更沒有錢。他唯一擁有的是跑不累的腿和說不爛的嘴。從三級學院轉到二級學院,是一個浩大的系統工程。首先,二級學院要同意接收,其次,總院要同意轉學,最后,三級學院要同意放人。
經過了幾個月的懇求,二級學院的教務主任被他打動,給他簽了接收函。總院院長看到這份函之后,二話不說,帶上月小刀,找到教導主任,把公函當面撕碎,怒斥:“以后不許開這種后門!”小刀被趕出辦公室,在院子里徘徊了半個小時,他做出一個決定。他走進院長辦公室,聲淚俱下,懇求院長給自己一個學習知識的機會。此后一個禮拜,他每天都到院長辦公室去求情。也許是良心被打動,也許是想終止這個噩夢,院長在他的轉學申請上簽了“擬同意,請某院長酌辦”。
這個某院長就是三級學院的領導,也是這個轉學游戲中最大的Boss,因為如果他不同意放人,就前功盡棄。而有愿意自己的學院被人輕賤呢?
月小刀忐忑地走進某院長辦公室,看到院長在看一份《光明日報》,那標題他至今還記得一清二楚———《中國大學的經營之道》。院長看了他一眼,嘆了口氣說:“你這個小同學,給我們添麻煩了!”小刀正局促難安,但院長接下來的一句話,讓他感覺觸摸到了天堂的門環:“你喝茶還是咖啡?”
就這樣月小刀在他夢想的真正的大學里愉快地讀了兩年,現在他已是一家網站的主編,一個男孩的父親,一個背負150萬元房貸的上班族。債務如刀,人情似箭,生活的壓力四面而來,他沒有時間抱怨,一切都是未來進行時,只有拼命向前。
搬進新居的當天晚上,他就開始跑步,他說:“對我而言,跑步并沒有快感。我的動力很簡單,我需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我需要足夠強。不想跑的時候,尤其要跑,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