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觸相爭的成語故事
蠻觸相爭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蠻觸相爭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蠻觸相爭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蠻觸相爭 成語發音: mán chù xiāng zhēng 成語解釋: 蠻觸:蠻氏、觸氏,《莊子》寓言中的在蝸牛兩角的兩個小國。因細小的緣故而引起的爭端。 成語出處: 《莊子·則陽》:“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成語繁體: 蠻觸相爭 感情色彩: 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非正義戰爭 成語結構: 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蠻爭觸斗  蠻觸之爭  查看更多蠻觸相爭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 略觀大體,同盟會固多不直,共和黨亦務詐欺,蠻觸相爭,不離蝸角。(章炳麟《致江西統一黨支部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