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刑天舞干戚的神話故事
刑天舞干戚是什么意思?刑天,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巨神。他本來沒有名字,只是由于和黃帝爭奪神座,被砍掉了頭顱,才被人稱作刑天。“刑天”就是“砍頭”的意思,干戚是利斧。刑天舞干戚說的是刑天被砍頭之后仍然無休止地揮舞著盾牌和板斧。
刑天出生在南方,成長為一名巨神后,被炎帝相中,做了炎帝的屬臣。身材巨大的刑天,不僅勇武驃(biao)悍(han),而且還有較高的音樂素養和才華。他一直跟隨著炎帝,幫助炎帝治理國家,教導人民從事生產。為表示他對炎帝慈善的性格和開明的國政的敬佩,刑天為炎帝作了一組歌曲,以贊美炎帝的功績和德政。這組歌曲的題目叫做《下謀》,其中一支歌曲叫《扶犁》,想必是歌頌炎帝教導人民從事稼(jia)穡(se)的。還有一支歌叫做《豐年》,也是贊美當時幸福快樂的生活的。
刑天非常敬佩炎帝,對炎帝的仁愛和慈善常常贊不絕口。
但是,刑天也有自己的個性,他覺得炎帝仁愛有余而勇武不足,尤其是在與黃帝的矛盾沖突中顯得過于懦弱,過于忍讓,所以,刑天對炎帝在阪泉之野一仗的失敗憤憤不平,對戰敗后忍氣吞聲、不思反抗的炎帝更感到不滿。他多次勸炎帝起兵復仇,奪回失去的中央天帝的寶座。可炎帝根本不聽刑天的勸告,甘心屈駕于黃帝之下,過委曲求全的日子,并不想起兵與黃帝抗爭。面對不想用戰爭和武力報仇雪恥的炎帝,刑天又急又惱,想來想去,還是等待時機,勸說炎帝起兵反擊黃帝。
不過,性格火暴的刑天最終是無法在等待的寂寞中消磨時光的,他很想憑借自己高大的身材和無敵的勇氣,單獨會會黃帝,逼迫黃帝讓出天帝寶座,只是炎帝看管得太緊,刑天無法脫身。
蚩尤起兵反抗黃帝的失敗,更增添了刑天的復仇決心。蚩尤的起兵曾點燃起刑天的希望,蚩尤的被殺則增加了刑天的仇恨。他實在是忍無可忍,決定自己偷偷跑出去,找黃帝說個明白。
就這樣,怒不可遏的刑天拿起一把大板斧和一面巨大的盾牌,不顧炎帝的三令五申,怒氣沖沖地向中央天庭跑去,他恨不得立即就與黃帝決一死戰。剛剛接近 中央天庭,刑天就遇到了天庭衛兵的層層堵殺和圍剿,但勇武過人的刑天根本沒把這些衛兵當回事,幾個回合便把那些衛兵殺得人仰馬翻。他雄赳赳、氣昂昂地逼近 了天庭。眼看著一路勢如破竹的刑天很快就要來到天庭的門口,幾個衛兵便連滾帶爬地跑到黃帝那兒。黃帝一聽到一個無名的小神膽敢和自己分庭抗禮,立即勃然大 怒。他站起身來,提起一口寶劍,出了天庭大門,準備好好教訓一下這個膽敢犯上的家伙,讓他知道黃帝是不好惹的。
刑天一見黃帝提著劍出了天庭,便大吼一聲,痛罵黃帝的不仁不義,聲稱要為炎帝報仇雪恥。然后,他便舉起大板斧,向黃帝兇猛地砍去。黃帝當然不能示弱,揮舞起利劍與刑天在云端里拼力爭殺起來。兩位大神你來我往,斧劍交加,誰也難以取勝對手。不知爭殺了多長時間,他們從天界殺到了人間,一直殺到西方常羊山的附近。
常羊山是炎帝誕生的地方,在常羊山北面不遠,就是黃帝子孫聚居的軒轅國。可以說,黃帝和刑天來到了是非之地。正因為如此,兩位大神拼殺得越來越激 烈。刑天畢竟年輕,沒有黃帝的多謀善斷,也沒有黃帝的作戰經驗,因此,一打到常羊山,刑天便感到有些緊張,方寸多少有些慌亂。機敏的黃帝抓住這個間隙,乘 刑天注意力不集中的機會,猛地向刑天的脖頸砍去一劍。
這一劍正砍上了刑天的脖子,刑天那顆巨大的頭顱立即滾落下來,刑天成了無首的巨人。
刑天感到脖頸上一陣劇痛,伸手一摸,才知道頭已被黃帝砍去了。他不免更加慌亂起來,便蹲下身子,伸手去尋找自己的腦袋,可是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 刑天沒有了腦袋,當然也就沒有了眼睛,什么也看不見,怎么能找到腦袋呢?這時的黃帝,發現刑天在摸索自己的頭顱,便害怕刑天找到頭顱安在脖頸上,將來又是 一件麻煩的事。于是,他用力一揮寶劍,將常羊山猛地一劈。剎那間,常羊山轟隆隆地坍塌下來,刑天的頭被埋葬在那里。
刑天得知常羊山已經坍塌,意識到無法再找到自己的腦袋了,他將永遠首身異處,他將永遠成為一個沒有頭顱的巨人。想到這里,他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刑天的狂笑讓天地戰栗,刑天的狂笑讓敵手心寒。刑天不能承認自己的失敗,他是以笑聲表達自己絕不屈服的勇氣。
他高高地站立在常羊山旁,繼續揮舞著他的大斧子,繼續揮舞著他堅硬的盾牌,他要與看不見的對手繼續拼爭下去。他堅強得令黃帝吃驚。他沒有頭顱,就把自己的上身當做頭顱;他沒有了眼睛,就把兩只乳頭當做眼睛;他沒有嘴巴,就用寬厚肥大的肚臍做嘴巴。這樣,刑天的樣子更加兇猛,更加威武。
他仍然在喊,他仍然在拼殺,手中的板斧和盾牌在空中飛舞著,劃出一道道巨大的弧線,刮起一陣陣強勁的旋風。他雖然看不見對手,但是胸前的眼睛卻仍然噴射著戰斗的火焰,他雖然不能吼叫,但肚皮上的嘴巴仍然傾吐著憤怒的咒罵,他的頭雖然被砍掉了,但他的英勇品格和頑強精神還在,他的威猛氣勢和堅韌的毅力還在,他沒有失敗,他不可能失敗。為了實現自己的誓言和決心,他就在常羊山附近不停地揮舞著自己的板斧和盾牌,頭顱雖然已經被埋葬了,但奮斗不息的氣魄卻影響著整個神界和人間。
對這位勇猛頑強的斗士,黃帝十分欽佩。他深知這位忠貞剛烈之士是神界中不可多得的,因此對斷頭的刑天非常惋惜。
孤獨而勇武的刑天,終于疲乏地倒下了。他在常羊山無休止地揮舞著盾牌和板斧,氣力越來越少,最后累死在常羊山邊。不過,刑天只剩下一口氣時,雙手還沒有停止揮舞。
勇猛剛強的刑天,終于深深地打動了黃帝,他決定要厚葬這位剛直不阿的漢子。于是,他命令手下的眾神,把刑天的遺體葬在常羊山旁,整個世界都為刑天的精神所感動。
不過,還有人說,刑天并沒有累死,至今仍然在常羊山邊揮舞著板斧和盾牌,在這個世界上昭示著自己永恒的毅力和堅強。
更多精彩文言文請關注查古典文學網的“文言文閱讀”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