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淚縱橫!中國經典神話故事動漫,看過五部以上的都老了!
《大鬧天宮》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動畫作品,它的靈感主要來源于 《西游記》中的一個小故事。這部劇留給國人的不僅是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更多的還是我國的傳統神話故事。
神話流傳至今,通常是表達人們內心的向往,通往的是人們夢想中的國度,是人們心靈的寄托。
在動畫作品多種多樣的風格之中,神話類劇本在動畫中的體現,帶給觀眾身臨其境、亦真亦幻的視覺和聽覺感受,無不令人身臨其境,陶醉其中。
在美國動畫和日本動畫充斥的大環境下,具有民族特色的動畫片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更加吸引觀眾的眼球。
中國動畫以神話形象和題材創作的歷史從產生到現在已經走過了八十個年頭。歷數在中國動畫史上幾部輝煌經典的動畫電影,從《精衛填海》、《夸父逐日》、 《哪吒鬧海》、 《女媧補天》等,每一部都是借鑒于神話傳說。所以從另一個角度說,中國神話題材動畫史見證了中國動畫史。
中國古代傳統神話故事不僅僅是一個個獨立的故事,同時也是一種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更是中華民族優秀品質的一種折射。中國一共有 56 個民族,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樣,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文化,都有自己的民間故事和英雄。
從我國的古代神話 《夸父追日》、 《愚公移山》、 《女媧補天》、 《精衛填海》、《大禹治水》、《刑天舞干戚》等來看,他們表現出堅持自我、自強不息、自我犧牲、富于戰斗和犧牲的民族精神,這實際上構成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歷史精神。事實上,除了直接將完整神話直接傳遞到現代動畫設計的創作之外,古代神話的精神顯然仍然影響著動畫創作者,給他們豐富的靈感和想象力。
像最典型的 《葫蘆兄弟》,在其創作過程中,原本并沒有固定的神話故事為其做創作的參照,完全靠創作者內心靈感的迸發,但可以看出其中故事情節依然延續了中國古代神話的人文精神,故事里的葫蘆兄弟們為了救養大他們的爺爺,頑強不屈地與惡勢力做斗爭,最后鏟除了邪惡的勢力,保衛了自己的美好家園,這都與中國古代神話中正義力量與邪惡勢力相爭斗的模式很相近。
《葫蘆兄弟》的故事核心其實就是一枚神奇的葫蘆種子,誕生下一群正義的英雄,在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之后,它終于結束了,這與大多數古代神話非常相似。
例如,在動畫 《海麗布》、《智慧與仁慈》、《敢為人民犧牲的干草》中,他們的人物融入了中國古代神話人物的精神世界。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此外,即使在現代生活的動畫片中,古代神話精神的創造者仍然十分生動,如 《阿凡迪的故事》、 《黑貓警長》、 《葫蘆兄弟》等代表正義的漫畫,無畏、邪惡、邪惡和善良的精神是主題。這一主題都與中國古代神話精神不謀而合。
上海電影美術制片廠曾經制作的家喻戶曉的 《寶蓮燈》 就取材于神話故事沉香劈山救母。
沉香的母親三圣母私自下凡與沉香的父親相愛,后來生下沉香,但當一家幸福的時候,殊不知三圣母已經觸犯了天條。原來神仙是不允許凡人相愛的。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們的主人公沉香歷盡重重磨難,最終劈山救母,一家得以相聚。這部作品中,母愛的力量激勵著沉香不斷地突破自我,克服一切困難,最終達到可以對抗天庭的地步。
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的運用不僅可以啟迪我們的價值觀,同時也可以塑造我們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