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出處】唐.西鄙人《哥舒歌》
【意思翻譯】黑夜里北斗七星掛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邊夜帶寶刀。吐蕃族至今牧馬只能遠望;他們再不敢南來越過臨洮。
【全詩】
《哥舒歌》
.[唐].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賞析】
首句以北斗起興,用天空高懸 的北斗七星,象征哥舒翰的功高震 世,為萬人景仰。古人所稱之“北 斗”,其涵意源于兩處:一是從天象 學來說,因為北斗繞北極旋轉,隱含 著“帝王居中(居北極)”的概念,故 而古人常以之喻指人君或威望極高 之人。二是比喻德行高重之人,如 《論語》有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以“北斗七星” 之“高”來贊譽哥舒翰,既凸顯出哥 舒翰能抵御吐蕃侵擾、安定邊境的 功勞之大,同時也暗喻其保境安民、愛護百姓的德行之高。
二句則以簡略之筆,勾勒出哥舒翰枕戈待旦的報國之志與英武之氣。 一“夜”字,既與首句“北斗七星”暗合,同時表明其時刻警惕外敵侵擾的戒 備態勢。“帶刀”二字,則從側面描繪出邊境嚴峻緊張的戰爭態勢,以及哥 舒翰的威武神勇,這也與歷史上“哥舒御吐蕃,信悍勇”的記載相吻合。總 體而言,一、二句起勢不凡,如長江大河,傾瀉而下,誠所謂“如風高大漠, 古戍聞笳,令壯心飛動也”(俞陛云《詩境淺說續編》)。
三、四句則進一步渲染哥舒翰將軍的赫赫威名與彪炳戰功。為何吐 蕃族至今只敢偷窺遠望,再也不敢南來越過臨洮,南下牧馬?那是因為他 們震懾于哥舒翰的勇猛與威名。由此可見哥舒翰軍功之大,影響之深。 唐代西北邊境由于突厥與吐蕃的侵擾,邊民飽受邊患之苦。此處寫吐蕃 “不敢過臨洮”,既是實寫,贊頌哥舒翰保國安民之功,同時也寄寓著西北 百姓期盼和平安寧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