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歷書原文及翻譯 史記歷書第四翻譯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史記歷書原文及翻譯 史記歷書第四翻譯

原文

昔自在古,歷建正作於孟春。於時冰泮發(fā)蟄,百草奮興,秭鳺先滜。物乃歲具,生於東,次順四時,卒于冬分。時雞三號,卒明。撫十二節(jié),卒于丑。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幽者幼也,幽明者雌雄也。雌雄代興,而順至正之統(tǒng)也。日歸于西,起明於東;月歸於東,起明于西。正不率天,又不由人,則凡事易壞而難成矣。

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順承厥意。

太史公曰:神農(nóng)以前尚矣。蓋黃帝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馀,於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異業(yè),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災(zāi)禍不生,所求不匱。

少昚氏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擾,不可放物,禍菑薦至,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fù)舊常,無相侵瀆。其後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廢所職,而閏馀乖次,孟陬殄滅,攝提無紀,歷數(shù)失序。堯復(fù)遂重黎之後,不忘舊者,使復(fù)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時正度,則陰陽調(diào),風(fēng)雨節(jié),茂氣至,民無夭疫。年耆禪舜,申戒文祖,云“天之歷數(shù)在爾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觀之,王者所重也。

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huán),窮則反本。天下有道,則不失紀序;無道,則正朔不行於諸侯。

幽、厲之後,周室微,陪臣執(zhí)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故疇人子弟分散,或在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廢而不統(tǒng)。周襄王二十六年閏三月,而春秋非之。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邪於終。履端於始,序則不愆;舉正於中,民則不惑;歸邪於終,事則不悖。

其後戰(zhàn)國并爭,在於彊國禽敵,救急解紛而已,豈遑念斯哉!是時獨有鄒衍,明於五德之傳,而散消息之分,以顯諸侯。而亦因秦滅六國,兵戎極煩,又升至尊之日淺,未暇遑也。而亦頗推五勝,而自以為獲水德之瑞,更名河曰“德水”,而正以十月,色上黑。然歷度閏馀,未能睹其真也。

漢興,高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為獲水德之瑞。雖明習(xí)歷及張蒼等,咸以為然。是時天下初定,方綱紀大基,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襲秦正朔服色。

至孝文時,魯人公孫臣以終始五德上書,言“漢得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易服色。當有瑞,瑞黃龍見”。事下丞相張蒼,張蒼亦學(xué)律歷,以為非是,罷之。其後黃龍見成紀,張蒼自黜,所欲論著不成。而新垣平以望氣見,頗言正歷服色事,貴幸,後作亂,故孝文帝廢不復(fù)問。

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而巴落下閎運算轉(zhuǎn)歷,然後日辰之度與夏正同。乃改元,更官號,封泰山。因詔御史曰:“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廣延宣問,以理星度,未能詹也。蓋聞昔者黃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驗,定清濁,起五部,建氣物分數(shù)。然蓋尚矣。書缺樂弛,朕甚閔焉。朕唯未能循明也,績?nèi)辗郑蕬?yīng)水德之勝。今日順夏至,黃鐘為宮,林鐘為徵,太蔟為商,南呂為羽,姑洗為角。自是以後,氣復(fù)正,羽聲復(fù)清,名復(fù)正變,以至子日當冬至,則陰陽離合之道行焉。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為太初元年。年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歷術(shù)甲子篇

太初元年,歲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正北

十二無大馀,無小馀;無大馀,無小馀;

焉逢攝提格太初元年。

十二

大馀五十四,小馀三百四十八;大馀五,小馀八;

端蒙單閼二年。

閏十三

大馀四十八,小馀六百九十六;大馀十,小馀十六;

游兆執(zhí)徐三年。

十二

大馀十二,小馀六百三;大馀十五,小馀二十四;

彊梧大荒落四年。

十二

大馀七,小馀十一;大馀二十一,無小馀;

徒維敦牂天漢元年。

閏十三

大馀一,小馀三百五十九;大馀二十六,小馀八;

祝犁協(xié)洽二年。

十二

大馀二十五,小馀二百六十六;大馀三十一,小馀十六;

商橫涒灘三年。

十二

大馀十九,小馀六百一十四;大馀三十六,小馀二十四;

昭陽作鄂四年。

閏十三

大馀十四,小馀二十二;大馀四十二,無小馀;橫艾淹茂太始元年。

十二

大馀三十七,小馀八百六十九;大馀四十七,小馀八;

尚章大淵獻二年。

閏十三

大馀三十二,小馀二百七十七;大馀五十二,小馀一十六;

焉逢困敦三年。

十二

大馀五十六,小馀一百八十四;大馀五十七,小馀二十四;

端蒙赤奮若四年。

十二

大馀五十,小馀五百三十二;大馀三,無小馀;

游兆攝提格征和元年。

閏十三

大馀四十四,小馀八百八十;大馀八,小馀八;

彊梧單閼二年。

十二

大馀八,小馀七百八十七;大馀十三,小馀十六;

徒維執(zhí)徐三年。

十二

大馀三,小馀一百九十五;大馀十八,小馀二十四;

祝犁大芒落四年。

閏十三

大馀五十七,小馀五百四十三;大馀二十四,無小馀;

商橫敦牂後元元年。

十二

大馀二十一,小馀四百五十;大馀二十九,小馀八;

昭陽汁洽二年。

閏十三

大馀十五,小馀七百九十八;大馀三十四,小馀十六;

橫艾涒灘始元元年。

正西十二

大馀三十九,小馀七百五;大馀三十九,小馀二十四;

尚章作噩二年。

十二

大馀三十四,小馀一百一十三;大馀四十五,無小馀;

焉逢淹茂三年。

閏十三

大馀二十八,小馀四百六十一;大馀五十,小馀八;

端蒙大淵獻四年。

十二

大馀五十二,小馀三百六十八;大馀五十五,小馀十六;

游兆困敦五年。

十二

大馀四十六,小馀七百一十六;無大馀,小馀二十四;

彊梧赤奮若六年。

閏十三

大馀四十一,小馀一百二十四;大馀六,無小馀;

徒維攝提格元鳳元年。

十二

大馀五,小馀三十一;大馀十一,小馀八;

祝犁單閼二年。

十二

大馀五十九,小馀三百七十九;大馀十六,小馀十六;

商橫執(zhí)徐三年。

閏十三

大馀五十三,小馀七百二十七;大馀二十一,小馀二十四;

昭陽大荒落四年。

十二

大馀十七,小馀六百三十四;大馀二十七,無小馀;

橫艾敦牂五年。

閏十三

大馀十二,小馀四十二;大馀三十二,小馀八;

尚章汁洽六年。

十二

大馀三十五,小馀八百八十九;大馀三十七,小馀十六;

焉逢涒灘元平元年

十二

大馀三十,小馀二百九十七;大馀四十二,小馀二十四;

端蒙作噩本始元年。

閏十三

大馀二十四,小馀六百四十五;大馀四十八,無小馀;

游兆閹茂二年。

十二

大馀四十八,小馀五百五十二;大馀五十三,小馀八;

彊梧大淵獻三年。

十二

大馀四十二,小馀九百;大馀五十八,小馀十六;徒維困敦四年。

閏十三

大馀三十七,小馀三百八;大馀三,小馀二十四;

祝犁赤奮若地節(jié)元年。

十二

大馀一,小馀二百一十五;大馀九,無小馀;

商橫攝提格二年。

閏十三

大馀五十五,小馀五百六十三;大馀十四,小馀八;

昭陽單閼三年。

正南十二

大馀十九,小馀四百七十;大馀十九,小馀十六;

橫艾執(zhí)徐四年。

十二

大馀十三,小馀八百一十八;大馀二十四,小馀二十四;

尚章大荒落元康元年。

閏十三

大馀八,小馀二百二十六;大馀三十,無小馀;

焉逢敦牂二年。

十二

大馀三十二,小馀一百三十三;大馀三十五,小馀八;

端蒙協(xié)洽三年。

十二

大馀二十六,小馀四百八十一;大馀四十,小馀十六;

游兆涒灘四年。

閏十三

大馀二十,小馀八百二十九;大馀四十五,小馀二十四;

彊梧作噩神雀元年。

十二

大馀四十四,小馀七百三十六;大馀五十一,無小馀;

徒維淹茂二年。

十二

大馀三十九,小馀一百四十四;大馀五十六,小馀八;

祝犁大淵獻三年。

閏十三

大馀三十三,小馀四百九十二;大馀一,小馀十六;

商橫困敦四年。

十二

大馀五十七,小馀三百九十九;大馀六,小馀二十四;

昭陽赤奮若五鳳元年。

閏十三

大馀五十一,小馀七百四十七;大馀十二,無小馀;

橫艾攝提格二年。

十二

大馀十五,小馀六百五十四;大馀十七,小馀八;

尚章單閼三年。

十二

大馀十,小馀六十二;大馀二十二,小馀十六;

焉逢執(zhí)徐四年。

閏十三

大馀四,小馀四百一十;大馀二十七,小馀二十四;

端蒙大荒落甘露元年。

十二

大馀二十八,小馀三百一十七;大馀三十三,無小馀;

游兆敦牂二年。

十二

大馀二十二,小馀六百六十五;大馀三十八,小馀八;

彊梧協(xié)洽三年。

閏十三

大馀十七,小馀七十三;大馀四十三,小馀十六;

徒維涒灘四年。

十二

大馀四十,小馀九百二十;大馀四十八,小馀二十四;

祝犁作噩黃龍元年。

閏十三

大馀三十五,小馀三百二十八;大馀五十四,無小馀;

商橫淹茂初元元年。

正東十二

大馀五十九,小馀二百三十五;大馀五十九,小馀八;

昭陽大淵獻二年。

十二

大馀五十三,小馀五百八十三;大馀四,小馀十六;

橫艾困敦三年。

閏十三

大馀四十七,小馀九百三十一;大馀九,小馀二十四;

尚章赤奮若四年。

十二

大馀十一,小馀八百三十八;大馀十五,無小馀;

焉逢攝提格五年。

十二

大馀六,小馀二百四十六;大馀二十,小馀八;

端蒙單閼永光元年。

閏十三

無大馀,小馀五百九十四;大馀二十五,小馀十六;

游兆執(zhí)徐二年。

十二

大馀二十四,小馀五百一;大馀三十,小馀二十四;

彊梧大荒落三年。

十二

大馀十八,小馀八百四十九;大馀三十六,無小馀;

徒維敦牂四年。

閏十三

大馀十三,小馀二百五十七;大馀四十一,小馀八;

祝犁協(xié)洽五年。

十二

大馀三十七,小馀一百六十四;大馀四十六,小馀十六;

商橫涒灘建昭元年。

閏十三

大馀三十一,小馀五百一十二;大馀五十一,小馀二十四;

昭陽作噩二年。

十二

大馀五十五,小馀四百一十九;大馀五十七,無小馀;

橫艾閹茂三年。

十二

大馀四十九,小馀七百六十七;大馀二,小馀八;

尚章大淵獻四年。

閏十三

大馀四十四,小馀一百七十五;大馀七,小馀十六;

焉逢困敦五年。

十二

大馀八,小馀八十二;大馀十二,小馀二十四;

端蒙赤奮若竟寧元年。

十二

大馀二,小馀四百三十;大馀十八,無小馀;

游兆攝提格建始元年。

閏十三

大馀五十六,小馀七百七十八;大馀二十三,小馀八;

彊梧單閼二年。

十二

大馀二十,小馀六百八十五;大馀二十八,小馀十六;

徒維執(zhí)徐三年。

閏十三

大馀十五,小馀九十三;大馀三十三,小馀二十四;

祝犁大荒落四年。

右歷書:大馀者,日也。小馀者,月也。端蒙者,年名也。支:丑名赤奮若,寅名攝提格。干:丙名游兆。正北,冬至加子時;正西,加酉時;正南,加午時;正東,加卯時。

歷數(shù)之興,其來尚矣。重黎是司,容成斯紀。推步天象,消息母子。五勝輪環(huán),三正互起。孟陬貞歲,疇人順軌。敬授之方,履端為美。

翻譯

上古時候,歷法以孟春月作為正月。這時候冰雪開始消溶,蟄蟲蘇醒過來,百草萌生新芽,杜鵑鳥在原野中啼鳴。萬物都長了一歲:它們從東春時降生,順次經(jīng)歷夏秋四季,最后到了冬盡春分的時候。雄雞三唱,天色黎明。以往經(jīng)過了十二個月的節(jié)氣,直到丑月即臘月結(jié)束,日月運行都已成周。日、月組成一個“明”字,所以才有了正月的這第一個黎明。明就是孟的意思,幽就是幼,幽明就是指雌雄。雌雄交替出現(xiàn),而又與以孟春為正月的歷法相符合。太陽從西邊落下,自東方升起;而新月先在西方露明,從東方隱于地下。真正是既不由天,也不由人,世間事也大都是這樣,所以凡事都易于破壞,難以促成了。

帝王受天命而改朝換代,對于開始必十分慎重,所以要更改歷法,改變服裝崇尚的顏色,推本天體運行的起始時刻,以順承天的意旨。

太史公說:神農(nóng)以前年代太遠,就不必論了。黃帝時考察星度,制定歷法,建立了五行序列,確立起陰陽死生消長的規(guī)律,糾正了閏月余分數(shù)值的大小,于是有了分管天地神祗和其他物類的官員,稱為五官。各自掌管自己的一套,不相雜亂。所以百姓能夠有所信賴,神能有靈明。民神各有所職,互相敬重,不相冒犯,所以神給百姓降下好年景,百姓以豐潔的禮品饗祭神,以致災(zāi)禍不生,養(yǎng)生所需,永不匱乏。

少暤氏衰落以后,諸侯九黎作亂,民神不分,群類混淆,災(zāi)禍接連發(fā)生,沴氣猶不能盡。顓頊即位后,就任命南正重負責天事,所有的神祗都屬他管理;任命火正黎負責地事,管理民事,使恢復(fù)以前的樣子,不得相互侵擾瀆亂。

后來諸侯三苗隨九黎一起作亂,所以重、黎二官都不修所職,潤余的排列失了次序,正月的設(shè)置也與正歲不合,攝提所指失了規(guī)律,歷法與天運的次第不符。堯時重新任命重黎二氏的后人,不忘舊功,使他們恢復(fù)了原來的職務(wù),還設(shè)立了羲和的官職。時刻明,度數(shù)正,就陰陽調(diào)和,風(fēng)雨有節(jié),有了興旺景象,百姓沒有夭殤疾疫。堯年老以后禪位給舜,在文祖廟中告誠舜說“為天造歷的重任在爾一身”。舜也用同樣的話告誡禹。由此看來,造歷法是帝王很為重視的事。

夏朝以正月為歷正,殷朝以十二月為歷正,周朝以十一月為歷正。大凡三王的歷正如同循環(huán),周而復(fù)始。天下治理得好,就不會亂了次第;治理不好,連諸侯也不會執(zhí)行王者的歷法。

幽王、厲王以后,周朝衰微,列國大夫執(zhí)國政,史官不記時日,為君者不行告朔禮,所以歷算世家的子弟紛紛出走。有的分散在中原諸國,有的流入夷狄,所以祝禱祭祀的制度荒廢而不能統(tǒng)一。周襄王二十六年有閏三月,《春秋》書中非難它置閏月不當。先王制定歷法的規(guī)則是,先定歷元和年、月、日等開始的時刻,再由中氣糾正十二月的位置,有日月余分則歸于年末。開始的時刻既定,接續(xù)下來的四時等也無錯誤;以中氣糾正月位,百姓才不致迷惑;余分歸入年末,諸事才不悖亂。

此后是戰(zhàn)國紛爭的時期,各國的目的都只在于強國勝敵,挽救危機,解決糾紛而已,那有機會顧及編制歷法的事!那時候只有鄒衍懂得五德終始相傳,而且散布陰陽消長的分限等理論,因此而顯名于諸侯。同時也由于秦滅六國,戰(zhàn)爭頻繁,后來雖然做了皇帝,時日太短,也顧不上歷法的事。但是秦時頗為注重推求五行勝克,自以為是得了五行中水德的祥瑞,把河改名為“德水”,歲正取為十月,五色中崇尚黑色。然而歷法星度閏月余分等,未能做到更為準確一些。

漢朝興起后,高祖說“北畤祀黑帝的事待我開始辦起”,也是自認為得了水德的祥瑞。縱然是一些明習(xí)歷法的人以及丞相張蒼等,也都以為如此。當時天下剛剛平定,正著力在大的方面建綱設(shè)紀,此后高后以女子主政,都顧不及此,所以沿襲了秦朝的歷法和服色。

到孝文帝時,魯人公孫臣以五德終始的理論上書,說“漢朝所得是土德,應(yīng)該改變歷元,更改歷法,變易衣服崇尚的顏色。這樣天就會降下祥瑞,有黃龍出現(xiàn)”。文帝將此事交給張蒼處理,張蒼也是習(xí)學(xué)律歷的人,認為他說得不對,把事情擱了起來。此后果然有黃龍出現(xiàn)于成紀地區(qū),張蒼引咎降職,他打算做的制定漢歷的有關(guān)論述也就不了了之。又有新垣平以善于望云氣的伎藝得見天子,也對天子說了些改正歷法和服色的事,很得天子信任,后來竟然作亂,所以漢文帝再也不談改歷的事。

直到今皇帝即位,招致方士唐都,測量周天各部的星宿度數(shù);而由巴郡的落下閎運算制歷,然后日辰星度得與夏歷相同。于是改定年號,更改官名,封祭泰山。因而下詔書對御史說道:“過去,主管官員說星度沒有測定,于是朕廣泛征求、詢問臣下意見,該怎樣測定星度,未能得到滿意的答復(fù)。聽說古時黃帝圣德與神靈相合,固得不死,乘龍仙去。他曾經(jīng)察星名,驗度數(shù),判定五音清濁高低,確立起四時與五行的關(guān)系,建立了節(jié)氣的日分余數(shù)。然而年代太遠了。如今典籍缺少,禮樂廢弛,朕深覺遺憾。只是朕又無力把它們補修完備。今造歷者運算日分,全都與能克制水德的土德相合,如今已臨近夏至,以黃鐘為宮聲,林鐘為徵聲,太蔟為商聲,南呂為羽聲,姑洗為角聲。從此之后,節(jié)氣重新得正,羽聲重新成為最清音,律名等復(fù)又得到糾正,以子日作為冬至日,此后的陰陽離自合可循道而行了。已經(jīng)算得十一月甲子日夜半時為月朔冬至,更定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年名是‘焉逢攝提格’,月名是‘畢聚’,日名已算得為甲子,又算得月朔夜半時為冬至。”

歷術(shù)甲子篇

太初元年,歲名是“焉逢攝提格”,月名是“畢聚”,十一月朔旦日名得甲子,夜半時為冬至節(jié)。

冬至在子時,方位為正北。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無大余,無小余;

冬至無大余,無小余;

焉逢攝提格,即太初元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為五十四日,小余為三百四十八分;

冬至大余為五日,小余為八分;

端蒙單閼,即太初二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四十八日,小余六百九十六分;

冬至大余十日,小余十六分;

游兆執(zhí)徐,即太初三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十二日,小余六百零三分;

冬至大余十五日,小余二十四分;

強梧大荒落,即太初四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七日,小余十一分;

冬至大余二十一日,無小余;

徒維敦牂,即天漢元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一日,小余三百五十九分;

冬至大余二十六日,小余八分;

祝犁協(xié)洽,即天漢二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二十五日,小余二百六十六分;

冬至大余三十一日,小余十六分;

商橫涒灘,即天漢三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十九日,小余六百一十四分;

冬至大余三十六日,小余二十四分;

昭陽作鄂,即天漢四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十四日,小余二十二分;

冬至大余四十二日,無小余;

橫艾淹茂,即太始元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三十七日,小余八百六十九分;

冬至大余四十七日,小余八分;

尚章大淵獻,即太始二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三十二日,小余二百七十七分;

冬至大余五十二日,小余十六分;

焉逢困敦,即太始三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五十六日,小余一百八十四分;

冬至大余五十七日,小余二十四分;

端蒙赤奮若,即太始四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五十日,小余五百三十二分;

冬至大余三日,無小余;

游兆攝提格,即征和元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四十四日,小余八百八十分;

冬至大余八日,小余八分;

強梧單閼,即征和二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八日,小余七百八十七分;

冬至大余十三日,小余十六分;

徒維執(zhí)徐,即征和三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三日,小余一百九十五分;

冬至大余十八,小余二十四分;

祝犁大芒落,即征和四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五十七日,小余五百四十三分;

冬至大余二十四日,無小余;

商橫敦牂,即后元元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二十一日,小余四百五十分;

冬至大余二十九日,小余八分;

昭陽汁洽,即后元二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十五日,小余七百九十八分;

冬至大余三十四日,小余十六分;

橫艾涒灘,即始元元年。

冬至在酉時,方位正西;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三十九日,小余七百零五分;

冬至大余三十九日,小余二十四分;

尚章作噩,即始元二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三十四日,小余一百一十三分;

冬至大余四十五日,無小余;

焉逢淹茂,即始元三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二十八日,小余四百六十一分;

冬至大余五十日,小余八分;

端蒙大淵獻,即始元四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五十二日,小余三百六十八分;

冬至大余五十五日,小余十六分;

游兆困敦,即始元五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四十六日,小余七百一十六分;

冬至無大余,小余二十四分;

強梧赤奮若,即始元六年。

有閏年,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四十一日,小余一百二十四分;

冬至大余六日,無小余;

徒維攝提格,即元鳳元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五日,小余三十一分;

冬至大余十一日,小余八分;

祝犁單閼,即元鳳二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五十九日,小余三百七十九分;

冬至大余十六日,小余十六分;

商橫執(zhí)徐,即元鳳三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五十三日,小余七百二十七分;

冬至大余二十一日,小余二十四分;

昭陽大荒落,即元鳳四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十七日,小余六百三十四分;

冬至大余二十七日,無小余;

橫艾敦牂,即元鳳五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十二日,小余四十二分;

冬至大余三十二日,小余八分;

尚章汁洽,即元鳳六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三十五日,小余八百八十九分;

冬至大余三十七日,小余十六分;

焉逢涒灘,即元平元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三十日,小余二百九十七分;

冬至大余四十二日,小余二十四分;

端蒙作噩,即本始元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二十四日,小余六百四十五分;

冬至大余四十八日,無小余;

游兆閹茂,即本始二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四十八日,小余五百五十二分;

冬至大余五十三日,小余八分;

強梧大淵獻,即本始三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四十二日,小余九百分;

冬至大余五十八日,小余十六分;

徒維困敦,即本始四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三十七日,小余三百零八分;

冬至大余三日,小余二十四分;

祝犁赤奮若,即地節(jié)元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一日,小余二百一十五分;

冬至大余九日,無小余;

商橫攝提格,即地節(jié)二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五十五日,小余五百六十三分;

冬至大余十四日,小余八分;

昭陽單閼,即地節(jié)三年。

冬至在午時,方位為正南;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十九日,小余四百七十分;

冬至大余十九日,小余十六分;

橫艾執(zhí)徐,即地節(jié)四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十三日,小余八百一十八分;

冬至大余二十四日,小余二十四分;

尚章大荒落,即元康元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八日,小余二百二十六分;

冬至大余三十日,無小余;

焉逢敦牂,即元康二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三十二日,小余一百三十三分;

冬至大余三十五日,小余八分;

端蒙協(xié)洽,即元康三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二十六日,小余四百八十一分;

冬至大余四十日,小余十六分;

游兆涒灘,即元康四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二十日,小余八百二十九分;

冬至大余四十五日,小余二十四分;

強梧作噩,即神雀元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四十四日,小余七百三十六分;

冬至大余五十一日,無小余;

徒維淹茂,即神雀二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三十九日,小余一百四十四分;

冬至大余五十六日,小余八分;

祝犁大淵獻,即神雀三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三十三日,小余四百九十二分;

冬至大余一日,小余十六分;

商橫困敦,即神雀四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五十七日,小余三百九十九分;

冬至大余六日,小余二十四分;

昭陽赤奮若,即五鳳元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五十一日,小余七百四十七分;

冬至大余十二日,無小余;

橫艾攝提格,即五鳳二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十五日,小余六百五十四分;

冬至大余十七日,小余八分;

尚章單閼,即五鳳三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十日,小余六十二分;

冬至大余二十二日,小余十六分;

焉逢執(zhí)徐,即五鳳四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四日,小余四百一十分;

冬至大余二十七日,小余二十四分;

端蒙大荒落,即甘露元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二十八日,小余三百一十七分;

冬至大余三十三日,無小余;

游兆敦牂,即甘露二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二十二日,小余六百六十五分;

冬至大余三十八日,小余八分;

強梧協(xié)洽,即甘露三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十七日,小余七十三分;

冬至大余四十三日,小余十六分;

徒維涒灘,即甘露四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四十日,小余九百二十分;

冬至大余四十八日,小余二十四分;

祝犁作噩,即黃龍元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三十五日,小余三百二十八分;

冬至大余五十四日,無小余;

商橫淹茂,即初元元年。

冬至在卯時,方位正東;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五十九日,小余二百三十五分;

冬至大余五十九日,小余八分;

昭陽大淵獻,即初元二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五十三日,小余五百八十三分;

冬至大余四日,小余十六分;

橫艾困敦,即初元三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四十七日,小余九百三十一分;

冬至大余九日,小余二十四分;

尚章赤奮若,即初元四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十一日,小余八百三十六分;

冬至大余十五日,無小余;

焉逢攝提格,即初元五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六日,小余二百四十六分;

冬至大余二十日,小余八分;

端蒙單閼,即永光元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無大余,小余五百九十四分;

冬至大余二十五日,小余十六分;

游兆執(zhí)徐,即永光二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二十四日,小余五百零一分;

冬至大余三十日,小余二十四分;

強梧大荒落,即永光三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十八日,小余八百四十九分;

冬至大余三十六日,無小余;

徒維敦牂,即永光四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十三日,小余二百五十七分;

冬至大余四十一日,小余八分;

祝犁協(xié)洽,即永光五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三十七日,小余一百六十四分;

冬至大余四十六日,小余十六分;

商橫涒灘,即建昭元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三十一日,小余五百一十二分;

冬至大余五十一日,小余二十四分;

昭陽作噩,即建昭二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五十五日,小余四百一十九分;

冬至大余五十七日,無小余;

橫艾閹茂,即建昭三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四十九日,小余七百六十七分;

冬至大余二日,小余八分;

尚章大淵獻,即建昭四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四十四日,小余一百七十五分;

冬至大余七日,小余十六分;

焉逢困敦,即建昭五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八日,小余八十二分;

冬至大余十二日,小余二十四分;

端蒙赤奮若,即竟寧元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二日,小余四百三十分;

冬至大余十八日,無小余;

游兆攝提格,即建始元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五十六日,小余七百七十八分;

冬至大余二十三日,小余八分;

強梧單閼,即建始二年。

全年為十二個月,

月朔大余二十日,小余六百八十五分;

冬至大余二十八日,小余十六分;

徒維執(zhí)徐,即建始三年。

有閏月,全年為十三個月,

月朔大余十五日,小余九十三分;

冬至大余三十三日,小余二十四分;

祝犁大荒落,即建始四年。

右邊《歷書》中:大余,是指的余日。小余,是指余分。端蒙等,是年名。包括干支兩部分,支:如丑名赤奮若,寅名攝提格等。干,如丙名游兆等。正北,是指冬至在子時;正西,冬至在酉時;正南,冬至在午時;正東,冬至在卯時。

信息流廣告 競價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經(jīng) 代理招生 二手車 網(wǎng)絡(luò)推廣 自學(xué)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河北信息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買車咨詢 河北人才網(wǎng)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河北生活網(wǎng) 好書推薦 工作計劃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網(wǎng)絡(luò)推廣 石家莊招聘 石家莊網(wǎng)絡(luò)營銷 培訓(xùn)網(wǎng) 好做題 游戲攻略 考研真題 代理招生 心理咨詢 游戲攻略 興趣愛好 網(wǎng)絡(luò)知識 品牌營銷 商標交易 游戲攻略 短視頻代運營 秦皇島人才網(wǎng) PS修圖 寶寶起名 零基礎(chǔ)學(xué)習(xí)電腦 電商設(shè)計 職業(yè)培訓(xùn) 免費發(fā)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語料庫 范文網(wǎng) 工作總結(jié) 二手車估價 情侶網(wǎng)名 愛采購代運營 情感文案 古詩詞 邯鄲人才網(wǎng) 鐵皮房 衡水人才網(wǎng) 石家莊點痣 微信運營 養(yǎng)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fā)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銅雕 關(guān)鍵詞優(yōu)化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yè)服務(wù)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nèi)版 chatGPT官網(wǎng) 勵志名言 兒童文學(xué)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教育培訓(xùn) 游戲推薦 抖音代運營 朋友圈文案 男士發(fā)型 培訓(xùn)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網(wǎng) 黃金回收 承德人才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模型機 高度酒 沐盛有禮 公司注冊 造紙術(shù) 唐山人才網(wǎng) 沐盛傳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黄色三级免费电影| www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97|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九色综合九色综合色鬼|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5发布|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亚洲丝袜第一页|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特色影视| 久久久久久网站| 一级特黄录像免费播放中文版| 一级毛片在线完整免费观看| www.成年人| 91成人在线播放| www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麻豆产精国品一二三产区区| 高清国产美女**毛片在线| 连开二个同学嫩苞视频| 美国发布站精品视频| 男人扒开女人下面狂躁动漫版| 烈血黄昏中视频| 欧美日韩黄色大片|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欧美中文字幕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性欧美午夜高清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欧美大片|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a第一页 | 777精品成人影院| 黄页在线播放网址|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理论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