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釣魚記-文明
對于我這個“魚貓子”來說,三天不釣魚手就會發(fā)癢。去了德國之后,我的這一壞毛病依然沒有改變,可沒想到在德國釣魚可不像國內(nèi)這么簡單,前前后后我總共花了兩個多月才正式釣上一次魚。
那是才到德國漢堡的第二天,我在易北河畔看見有許多人在垂釣,釣上來的魚五花八門,幾乎沒一條是我認識的。漢堡是易北河入海的地方,所以這兒的魚很多,淡水魚有之,大多還是海魚。當晚,立即前往漁具商店買了一整套路亞釣具。
次日下午沒什么事,就提著一大套漁具趕到昨日的那個釣魚點,剛下鉤幾分鐘,魚漂就有動靜,這時一名60多歲的德國老人來到我的身邊,問了我一個非常專業(yè)的問題:“先生,你知道鏡鯉烏仔產(chǎn)卵期嗎?”我從來就沒有聽說過這種魚,當然也不知道答案,老人從其他人的魚護里拎出一條魚來,問:“就是這種魚。”我搖了搖頭。老人接著問我:“你釣魚證帶來了嗎?”我就更糊涂了,釣魚還要有證?老人聳了聳肩,對我說:“看來你是才到德國,趕緊走吧。我們這兒沒有釣魚證釣魚是違法的,要罰500歐元。”
我向已經(jīng)來德5年多的同事請教,同事說:在德國釣魚必須有證,每年會有兩次考試機會,德國釣魚不收取任何費用,但不可以釣那些受保護的魚,以及尺寸不合適的魚。
我本以為,這種考試也只是走個過場而已。沒想到報名費就要240歐元,教材也有5本之多。光是魚類知識中那些叫不上名字的一大堆鱒魚、鮭魚等名字就要花費我N個腦細胞了。
我按時到市政府的大樓里參加考試。讓我驚訝的是,考場內(nèi)除了監(jiān)考的工作人員外,還有4名警察,腰里全別著手槍。這種考場的震懾力還從未感受過。考試是在計算機上進行了,一共60道選擇題,一個小時后就可以知道成績,答對45題才算合格,我那天答對了55題,順利地取得了釣魚證,成了一名合法的釣魚者。同釣魚證一起發(fā)給我的還有一把尺子—根據(jù)嚴格的規(guī)定,什么類型的魚種多少厘米以下的不許釣,用尺子量一下,如果不達標,就必須扔回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