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過有人懂-情感
面對著你的美好,唯有那一人驚動,要聞雞起舞。
打開手機,看到微博里有這樣一條問答:如若可以選擇,你愿做男人,還是女人?我苦笑一下,如果過得快樂,無論做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好的。但假若為情所困,做哪一種又有什么區別?
用手點開緊跟問答后面的評論,偶然間看到一個于我而言最為干脆精妙的回答:我想做一只貓,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隨時留下,或是走開。
而這不過是一種完美的理想主義狀態,因為情的羈絆,任誰都無法做到如此瀟灑自如。就像當時的我,在情感的泥沼里越是掙扎,便陷得越深。
在愛情里,男人總說女人過于感情用事,總是煞有介事地將點滴小事置于放大鏡下來看。他不知,她如此強烈的占有欲,是為了抓緊眼前這個深愛的男人,更為抓緊安全感。
記得W。H。奧登曾說過:“若深情不能對等,愿愛得更多的人是我。”我們并不介意,誰比誰愛得更多,我們介意的是,你對我是否足夠坦誠,是否懂得照顧我的感受,以讓我的心安穩地放在胸腔里,以使我篤信我的每一步都在朝著幸福邁進。
只是,這樣簡單的愿望,通常都難以得到滿足。
那一天,我完成了工作,且又逢第二天是國慶假日,便得到領導的許可,早早下了班。下班路上,恰要經過男朋友的公司,我便在公司旁邊的商場里消磨了些許時間,等他下班一起吃飯。
夏以上,秋未滿。六點的夕陽,已然沉下去。天色漸濃,華燈初起。
半小時之后,我看到他走出公司的轉門。只是,他并非一個人,與他同行的還有他的前任女友。他們看到站在門口的我,剛剛那自然而舒心的笑容,也在那一刻顯出些許尷尬。
坐在餐廳里,他笨拙地向我解釋,她是前不久才到公司的,之所以沒有告訴我,是怕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而我始終未給予回應,只是低頭不語,明明心不在焉卻假裝專心致志地吃著好久不吃的云吞面。
這般解釋如若放到事情發生時,我想我不至于如此責難他。真是如此,想必我也會感激他懂得尊重我的感受,在乎我的想法,愿意站在我的角度上處理問題。
然而,他只是選擇掩飾自己的隱私,害怕面對伴侶的失望,甚至是質疑。
周末和英坐在奶茶店里,隨便聊著各自的近況。因最近發生的事情,心中百般滋味,話比平時少了許多。英覺察出我的異樣之后,也不說什么,只是與我一起沉默,等我主動向她傾訴。
奶茶將要見底之時,我終于決定要將近來的事告訴她,并旦盡量做到平靜敘述,不摻雜任何主觀情緒。待我講完后,她并未做出誰對誰錯的結論,而是說她一個朋友,也遇到了類似的事情,不同的是,當女生問起時,她男友非但沒有給予任何解釋,反而擺出一副“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隱私”的自衛姿勢,全然漠視她的感受,且將感情幾近破裂的責任推到她的身上。
每個女人都愿意坐一次浪漫的旋轉木馬,卻在坐上那一刻才明白,音樂停下來時,我們只得離場。
于是,她在掙扎過后,最終離開對方。他不懂得照顧她的感受,而她也只得做出他并不理解的決定。
素黑說道:“成熟的戀人,會對自己向伴侶種下的合理期望負責任,即使無法實現,也應交代,照顧對方的感受,避免傷害對方。”
只是,人們的欲望總是無法得到滿足,總希望得到的比需要的更多,卻不知愛情的真相是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
由于隱瞞與脆弱,我們走散在人群中。留下的傷疤漸漸愈合,我也很少在下班之后,用很長的時間去看川流不息的車輛與筋疲力盡的霓虹。
啟齒坦言并非易事,但如若以逃避的方式任其不了了之,日后終有一個時刻,會讓我們措手不及地承受愛情里那些盛大與無常的交替。
始終無法忘記,現今與我攜手的男子,當初拿著一枝百合站在我面前求得我的許可,說出一段讓我動情的話后,又認真而難為情地告訴我,他仍舊留著前任的電話號碼,但早已不再聯系,希望我不要介意。
那一刻,我淚意浦動,卻笑得那么燦爛。
那一刻,水波溫柔,太陽強烈。我們活在這坦誠的愛情里,活在這珍貴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