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能想到的全部理由-成長
大學的時候,一個女孩和她的男朋友分手了,是他主動提出來的。她問為什么。他說:“你所能想到的全部理由,都是對的。”
全部理由,聽上去多么殘酷。他不愛她了,他覺得她不夠好,她從來不是一個合格的女朋友,他有另外一個她,而且更愛那個她,他從來沒有愛過她……她所能想到的全部理由,都是對的。
雖然我不是當事人,但得知這話時,還是跟著她心碎。整個世界,目力所及之處,全是理由。
我申請出國留學的時候最想去的那個學校沒有錄取我,我很困惑。我學習多好啊!我的研究計劃書寫得多規范啊!我求學的心多么熱切啊!你們憑什么不要我?
后來找工作的時候,有一個我面試過的機構最后錄用了別人,我很生氣。我們不是聊得很開心嗎?你們的問題我不是都對答如流了嗎?為了那場面試我還專門買了150美元的職業裝呢。你們為什么不要我?
還有一年春天,我千里迢迢地跑到另一個城市,因為我很想問一位同學一個問題。但最后在經歷了3個小時的飛機、2個小時的巴士、1個小時的步行和1個小時的晚餐之后,我決定放棄去問那個問題。
沒有理由,卻也理由充分。你所能想到的全部理由,都是對的。
一個人曾被反復告知自己是未來的主人翁,然后有一天,突然,他必須開始學習接受自己的失敗,必須開始接受,很多——幾乎所有美好事物——都與自己無關。
那天和另一個好友聊天,說起她和前男友的對話,前男友歷數對她的不滿:還在讀書,不成熟;打扮土氣;太多怨氣……
你所能想到的全部理由,都是對的。
有人在跳樓,有人在挨餓,有人得癌癥,有人被砍死,還有人不幸生在了伊拉克……
沒有什么理由,就是下了一場雨,屋檐下冒出無數的蚯蚓,而上帝手里正好有一把小刀,他喜歡切蚯蚓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