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故事集合
青海湖大環線-被扼殺的公益
我是一個不擅長記憶的人(欠我錢的除外),
但是跟孫先生的青海湖環線旅行過去7年多了,
我依然清晰的記得當時特別想給高原的孩子們帶一些學習用品,
比如折疊式的鉛筆盒,可水洗的五彩筆或者是可背可拖的書包。
我想孩子們看到應該會高興的手舞足蹈。
可是很快,這個天真的想法被我的導游司機給打回了現實,
他操著一口帶有高原口音的普通話很認真的跟我說,
路上遇不到孩子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車上度過,
你整這些胡里花哨的運過來都是累贅,不如多帶點錢實在,
旅行結束后,我感謝導游司機的友情提醒,
光是帶帳篷睡袋和基本的補給,倆人已經累得夠嗆。
雖有遺憾,但是憑借一己之力確實不好實現,即使實現了意義也太有限。
人人參與公益
大環線后回到杭州繼續上班,
趕上公司內部掀起公益高潮,
錢塘江,斷橋,寶石山,烏石峰,八卦田,楊公堤等景點出,
都是小伙伴拿著袋子夾子撿垃圾的場景,
外界人都質疑作秀的時候,實際上作為參與者大家都很開心也很投入,
有種感覺自己棒棒噠的真實感。
公益的種子算是正式開始萌芽,原來周末我也可以做點啥~
后來從杭州到了北京,
趕上鵝廠的公益活動,
公司呼吁員工捐獻小學5年級內的繪本玩具和文具,
人多力量大這話沒騙我,收了整整齊齊的十幾箱,
上午去長城腳下的一個小學把玩具分給小朋友們,
書籍則按照年齡放到每個班級的書架上,并選擇一本跟小朋友自由分享,
那時,我還不是一名媽媽,但小朋友天真無邪好奇的大眼睛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
這種互動有一種說不出的
下午大家打卡金長城捐步數的同時秋景一覽無余,
。
非全職媽媽的愧疚
生完寶寶休完4個多月的產檢回歸正常上班生活,
互聯網的工作節奏,想對孩子陪伴多一些其實是有些挑戰的,
寶寶很粘媽媽,2歲左右分離焦慮癥比較嚴重的時候會撕心裂肺的哭喊“我要媽媽”,
到2歲3個月的時候,小家伙突然對爺爺奶奶說”爺爺奶奶你們去上班吧,讓媽媽陪我“,
搞得家人哭笑不得,但也反饋出小家伙是有多渴望媽媽多陪陪她。
作為媽媽難免有些愧疚,
所以跟寶寶在一起的時間我盡量做到高質量的陪伴,
手機是幾乎不看的,大部分電話可能也接不到。
即使這樣,對寶寶對我感覺相處時間依然不夠,
曾經動過無數次的念頭,回家全職帶娃,
但礙于家庭條件限制,比如每個月比姨媽還要準的車貸房貸要還,
另外我擔心自己重心全在寶寶身上后,
自己沒有更好的成長,反倒起不了榜樣作用
所以沒能狠下心來全職帶娃,依然堅持著互聯網的節奏上下班
但內心深處一直有個聲音在呼喊
為自己為寶寶一定要做些啥,
那么到底做些啥呢?
總不能拿著垃圾袋在大院里撿垃圾吧~
公益前的內部溝通-搞定寶貝篇
周末的風特別大,
小朋友是沒法兒向往日一樣在大院里跑來跑去了,
戶外不可能,那就室內繪本故事吧,
第一件事兒:做小家伙的思想工作
周五晚上回家跟寶寶溝通第一次溝通,
周末有小朋友來家里一起上學(我家的還沒有上學,對上學很是向往)
周六晚上睡覺前又溝通了一會,這次說的比較明確:
明天媽媽是大家的老師,瑤瑤是小朋友的班長,
大家一起來家里聽故事,可以做好媽媽的小助手嗎?
小家伙認真聽我講完后,直接問我是否要送她的繪本給其他寶貝
在我一字一句的表達清楚媽媽不是送繪本給大家,是給大家分享繪本故事,
上完課后,她的繪本還在家,有小朋友借書的話需要經過她的認可。
她點點頭,開心的說那好,這一關算是過了~
我還沒來得及開心,小家伙又來一句:媽媽,我要當老師,你當班長
第二個問題,采取公平公正的原則,兩人各講一遍,看看誰更適合做老師
小家伙認真的講了起來:
從前,肚子里有個火車站,嗯,下雪了,罷工罷工不吃冰激凌,嗯,講完了。。。。(我差點不厚道的笑出來)
現在該到媽媽了,趁著這次機會就當練手了,從頭到尾給小家伙講了一遍,%%…………&&**
講完后小家伙很認真的跟我說,媽媽你當老師,我當班長。
隨后立馬進入角色:老師,老師,上床給我講故事啊~
伴隨著《大衛上學去》+大灰狼小白兔的故事+小寶貝歌曲,半個小時候后終于睡著了~
寒冷的冬季我們溫暖相遇
《肚子里有個火車站》公益第一課開講了
上午10:45第一場的小寶貝:灝灝,安安,瑤瑤,
寶貝和媽媽大家圍成一圈,小朋友自我介紹后開始進入正題,
故事的主角是剛從幼兒園放學回家的茱莉婭,主演是茱莉亞肚子里的小精靈(食物處理小幫手)和火車站(食物運輸)
因為太餓回到家狼吞虎咽,吃的太多太快導致肚子里的小精靈被砸暈倒,火車站沒法運行
長長的面條纏住了小精靈,像床單一樣大的菜葉壓住了小精靈,還有成塊的肉肉砸在了小精靈的頭上,
受傷的小精靈們冒著被砸暈的風險,依然堅持著辛勤的勞作,幫助火車在彎彎曲曲的隧道上準時出發,
可是令小精靈們更沒有想到的是:還有更大的暴風雪在等著小精靈,小精靈被激怒了,他們大喊”罷工罷工不吃冰激凌“
火車站里一片混亂,茱莉亞生病了暈倒在了桌子上。。。
后來呢?
小精靈們能熬過這個難關嗎,火車還能按時出發嗎,神秘的隧道是做什么用的?
茱莉亞生病后怎么變好的,小寶們如何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寶貝
第一節課的灝灝,安安,瑤瑤三位小寶貝們都分享了自己喜歡吃的食物,
灝灝哥哥愛吃西藍花,安安姐姐愛吃豌豆,瑤瑤妹妹愛吃米粥。
三位小寶貝聚精會神的聽完了課本,并表示自己以后細嚼慢咽,多喝溫水,再也不吃冰激凌了。
三位小寶貝聽完課后并沒有第一時間回家,而是在另一個房間里跟媽媽一起看起了其他的繪本,
說實話這個場面有打動到我,孩子們內心渴望閱讀渴望與自然的鏈接讓我有種莫名的感動,
也更加堅定了要持續做好繪本故事公益活動,給孩子們更純潔的環節更優質的故事。
第二節課是樂樂,小寶,豆豆,瑤瑤四位小朋友,
慢熱型的大眼睛小寶主動回答了好幾個問題,小寶媽媽說小寶很少參與這種活動,可能會有點兒跟不上,
但就整節課表現來看,小寶很有潛力,大部分時間都在認真參與聽講,多參加幾次一定可以更棒。
樂樂最積極,奶聲奶氣的跟老師互動可愛至極,看來在家里樂樂媽媽是沒少下功夫的,
豆豆稱自己是孫悟空,愛吃西藍花,對自己的肚子里有比奧特曼還厲害的小精靈表示很滿意。
瑤瑤這節課依然是積極分子,只是主場優勢有點明顯,總是第一個回答老師提的問題。
媽媽們也很投入,跟寶寶的互動也較好,能看出來媽媽們都很注重親子關系
第三節課是榮軒,笑笑,瑤瑤三位小朋友,印象最深刻的是兩位媽媽非常投入,所以孩子們也非常投入。
瑤瑤寶貝這節課有點兒搗亂,好在榮軒,笑笑比較有自控力,不太受瑤瑤影響。
笑笑寶貝比較安靜,對老師提的問題都能流暢回答,媽媽親自帶寶寶其實真的有不一樣,孩子更獨立理解力更強
榮軒寶貝也是個小機靈,回答問題不急不慢,很有自己的見解,榮軒媽媽參與感很強,帶著寶貝一起進入節奏,是個好榜樣。
寫在后面
20分鐘的繪本故事其實對寶寶的影響真的是渺小,
我們應該更看重的是通過繪本建立起來的親子關系,
我們不能也不應該期待一次繪本故事就能幫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因為一個好的習慣不僅僅是講故事就能形成,它需要以家庭為單位的身體力行。
吃飯的時候給孩子專用的寶寶椅,手機電視都關掉,專注于一件事兒:吃飯。
當寶寶不愿意吃飯時,可以先嘗試溝通如果不餓我們就撤走飯菜只能等下一頓了,
讓寶寶養成”飯點不好好吃,就只能等下一頓飯”的意識,
這個短期看有點不忍心,但是放長遠看對寶寶身體發育是件好事兒。
另外良好的飲食習慣,也包含飲食多樣化,色香味俱全也會幫助寶寶不挑食、不偏食,
需要我們大家變著花樣給孩子均衡營養。
按時用餐、文明用餐需要父母或看護人以身作則,畢竟身教重于言傳。
另外,父愛母愛表達方式有所不同,但毋庸置疑父愛不可缺席
建議爸爸們也多多參與到寶貝們的繪本故事中來,寶寶的反饋會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親子閱讀也是一種解壓的方式哦,讓我們一起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