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龍記-熱讀
1995年,盧馭龍來到這個世界。他的童年夢想是發明一種武器統治世界。7歲的某一天,盧馭龍在命運的安排下接觸了一些花花綠綠的化學藥劑。隨后,他迅速被化學的力量折服,他以為自己朝著夢想前進了0。01公分。
那一日,男孩和小伙伴在探險過程中無意來到一家腫瘤醫院的回收處。盧馭龍驚愕地發現,殘留在紅綠瓶罐中的液體居然能讓地面冒出白煙。他留心找來冒泡最厲害的兩種液體,倒于一瓶,放入褲袋。至家中,盧馭龍發現口袋已被完全腐蝕,大腿處留下了一片傷痕。那是一切的起點,“腐蝕”帶來的力量震撼了他——此時的他正處于對一切具有力量感的東西無比向往的時期——盧馭龍被裹挾著一頭扎入化學世界。
一開始,盧馭龍嘗試著某些簡單的化學合成實驗,他很想知道兩個試管里的東西倒在一起會發生什么。為了學習化學知識,他時常去小學隔壁的附屬實驗中學蹭化學課,更多的是在網上搜索化學配方。2003年始,盧馭龍開始做合成高能材料的實驗。起初實驗,他做了些小鞭炮狀的煙火劑,拿著它和小朋友們亂丟。很快,他已經能夠合成大名鼎鼎的硝化甘油了,諾貝爾當年正是用這個賺了大錢。
這一時期,盧馭龍的理想是成為定向爆破專家。從開始合成化學高能材料后,他的試驗原料和器械遭父母清理20余次,4次驚動警察。
2007年1月7日,盧馭龍拿最新合成的高能材料在某處空地試爆。引燃過程中,自制的導火索出現故障。他拔出斷火的導火索察看,爆炸突然而至。在盧馭龍失去意識之前,他做了三件事情:先是看了一眼被炸斷的半只手掌;然后按住突突流血的大腿血管;最后,躺平,看滿天繁星。
那時的盧馭龍想,如果自己還能活下來,就要做個循規蹈矩的年輕人。
這次事故后,盧馭龍在醫院休養了將近一年時間。此后父母態度尤其堅決,可以繼續玩科學,但要遠離炸藥。
生活中沒有了化學藥劑,盧馭龍有點惶惶不可終日,這種狀態直到他接觸到高壓電子技術。
2008年年底,盧馭龍在科創論壇上看到一幅外國電子愛好者實驗的圖片,實驗者制造出了一條約40厘米長的電弧。這張圖片把盧馭龍從頭到腳“電”了一遍,小時候看到的閃電把世界震得地動山搖的場景一遍一遍在腦子里回放——他們居然可以制造閃電!
閃電來自“特斯拉線圈”,是一種可以獲得上百萬伏的電壓的高頻共振變壓器。其原理在于使用變壓器使普通級別電壓升壓至l萬伏左右,然后經過諧振與共振后從放電終端放電。啟動電源后,線圈頂部會出現絢爛的光芒,電流由小變大,光芒也從柔和的紫色變成刺眼的白色,電弧哧哧的聲音也越來越強烈,最后恐怖聲響伴隨著強光充滿了整個現場。盧馭龍說,此時閃電是從你手中發射,你的感覺不只是地動山搖,簡直是天地都在為你激蕩!
盧馭龍開始研究特斯拉線圈。他在科創論壇里拜師學藝,用Google的翻譯器看相關的外文文獻。現在的盧馭龍已經成為一名不折不扣的閃電俠。他制造的電弧長達數米,峰值超過500千伏。閃電俠可以在防護服的幫助下,于數百千伏的電壓中自如行走,而事實上,人類的安全電壓是36伏。目前,盧馭龍制造的閃電是國內的最高水平,因為盧氏閃電功率最高,電弧最長。
和多年前的炸藥少年相比,現在的盧馭龍成熟穩重了。他坦言,鉆研電子有部分原因是為了獲得主流科技界的認同,“這是繼續走下去的基礎”。2010年,盧馭龍在研究特斯拉線圈中獲得靈感,發明了晶體管式等離子弧雙聲道揚聲器。這個作品獲得了2010年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盧馭龍已經為這項技術申請了國家專利。
如今,閃電俠已經16歲了,他的理想已不再是發明一種能夠統治世界的武器。在他心中,有一片色彩斑斕的閃電森林——“你想象一下這樣的一片森林,他的樹干是線圈,樹枝卻是閃電”,閃電俠向每一個人描述著這片森林。如果實現,這將是全世界最大的特斯拉線圈陣列,它會佇立在海邊,有五層樓的高度。不過,閃電俠不只是想當閃電俠,閃電森林只是他近期的工作計劃之一。他的偶像是“工業革命之父”尼古拉·特斯拉,閃電俠的終極目標,是成為特斯拉那樣的科學家,因為他要替他的偶像實現無線輸電的人類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