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雕超女”:把天價“蛋殼”賣進歐洲王室-勵志人物榜
小小的雞蛋殼一碰即碎,但一位毫無美術基礎的“85后”河南女孩通過自學,卻能在蛋殼上用巧手雕刻出《清明上河圖》、“奧黛麗·赫本”、“京劇臉譜”等各種栩栩如生的圖案,使其搖身一變,成為精美絕倫的純手工藝術品,熱銷歐美各國。她獨具中國風的作品,最高時竟賣出了1萬美元一套的高價,并被國內外多家藝術博物館收藏。連意大利總統、丹麥王子、沙特石油大亨都是其忠實“粉絲”。這位“蛋雕達人”是誰?她又有著怎樣的獨特經歷呢?
迷上“如履薄冰的藝術”
17歲那年,劉麗很偶然地在網上看到一幅圖片:一位外國老人,手里拿著即將雕刻完成的鵝蛋蛋雕作品,正聚精會神地創作著。鵝蛋殼上的精美圖案像磁石一樣,迅速吸引了劉麗的目光:居然能在又薄又脆的蛋殼上創作出如此精美絕倫的作品!她震驚了。
這位老人名叫弗蘭茨·格羅姆,是斯洛文尼亞大名鼎鼎的蛋雕藝術家。借助一把小型手鉆,他可以在一個蛋殼上精心雕琢出3000~3500個細密的小孔。據稱他最“牛”的一件作品,歷經了1萬多道制作工序!而劉麗看到的這件鵝蛋蛋雕作品上面,就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孔,但觀者并不覺得它們只是孔,在康乃馨花瓣紋樣的點綴下,看上去竟如蕾絲般美麗。一向對各種美好事物格外敏感的劉麗,幾乎在瞬間就被蛋藝雕刻所征服,從此,她就無可救藥地迷上了這種如履薄冰的雕刻藝術。
劉麗幾乎沒什么美術基礎,對雕刻更是一竅不通,但憑借著對蛋雕藝術的熱愛,她執著地開始了獨自探索蛋雕藝術的艱苦歷程。
蛋雕的工序是,先在蛋殼上用筆畫出圖案,再用小刀進行雕刻。為了雕刻出滿意的處女作,劉麗首先自學起了繪畫。通過一番苦練,在對自己的畫作感到滿意后,她才開始嘗試著做蛋雕。劉麗先用筷子和小鋼片打造出了幾把大小不一的刻刀。每天一放學,劉麗就飛奔回家。她要趕在父母下班之前,把冰箱里的雞蛋悄悄轉移幾個到自己的房間里,然后關上房門偷偷玩蛋雕。
剛開始,劉麗連怎樣將蛋液從蛋殼中取出都不懂,拿醫用注射器也總抽不動,用別的方法又會弄爛蛋殼。后來查閱了相關資料她才明白,原來只要用針管往蛋殼內注入氣體,蛋液就會自然流出來。然后,還要將清水置入蛋殼中做更徹底的清洗,如果清洗不凈,蛋殼就會發臭,不利于長久保存。清洗完畢后,蛋孔朝下使其自然陰干,大概需要兩周時間,等蛋殼與蛋膜自然結合了,已變得堅硬的蛋殼才適合雕刻。
一開始由于力度把握不好,劉麗手中的刻刀剛一觸到厚度只有0。3毫米的蛋殼,蛋殼就“咔嚓”一下碎裂了。在浪費了幾百個蛋殼后,劉麗想放棄,但一想到那位外國大師的華美作品,她又有了潛心修煉的動力,碎了刻,刻了碎,硬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因材質特殊,蛋雕比其他微雕藝術更復雜,在創作過程中,必須心無旁騖,一氣呵成。從下第一刀開始,刀刀皆險,如履薄冰,其驚險程度在藝術創作中是很罕見的。但劉麗并未被困難嚇倒,她喜歡這種驚險刺激、充滿挑戰的創作方式。
傳播蛋雕技藝成“校園富妞”
自學半年后,劉麗把她的第三件作品《蒙娜麗莎的微笑》的圖片上傳到網上,虛心接受網友和同行們的點評。
令劉麗喜出望外的是,在臥虎藏龍的網絡世界,她竟通過展示作品有幸結識了河北涿州的蛋雕大師蒲德榮。他很欣賞劉麗的雕刻才華以及她自學成才的精神,就給劉麗提了一些中肯的建議。初入蛋雕領域的劉麗,從前輩那里學到了不少有益的經驗,比如如何為作品做加固處理,如何使其能永久珍藏,等等。一年后,漸漸找到“感覺”的劉麗,不但能模仿制作弗蘭茨·格羅姆的名作,而且能夠創作出自己獨立構思、富有創意的蛋雕作品。
2005年,劉麗考入了西北民族大學美術系。入學后,劉麗決定用自己的蛋雕技藝掙生活費。在幾位同學的幫助下,她很快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利用課余時間開辦起了“蛋雕藝術培訓班”。
劉麗的培訓班很快就人滿為患。但頭腦聰明的劉麗并沒有就此滿足。手中有了一些積蓄后,她又成立了一個蛋雕工作室,把自己和一些優秀學員的蛋雕作品,配上精美的包裝禮盒對外銷售,同時還開通了淘寶店鋪。沒想到,網上店鋪和工作室第一個月的銷售額就高達1。8萬元之多!顧客中既有都市白領、學生、情侶,也不乏熱衷中國文化的外國人。
2006年新年前夕,兩家大公司一下就從劉麗這里訂購了上百套“梅蘭竹菊”“三國演義”“唐詩宋詞中國風”“京劇臉譜”等主題的蛋雕藝術品,用來饋贈給中外客戶。一時間,這位女大學生成了名震校園的“傳奇富妞”。
用“雕”蟲小技征服了歐洲皇室
自從進入大學美術系后,劉麗這位蛋雕才女更是如虎添翼,創作質量和速度都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一個微型手鉆,一把自制的刻刀,手指輕輕舞蹈,在旁人眼里毫無用處的蛋殼,半天工夫,就能在她手中變成一件世間獨有的藝術品。
2008年10月,劉麗終于在蛋殼上雕出了名堂。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她拿著自己的作品《鳳求凰》,參加了當年的國際民間手工藝品展覽會。這件技藝精湛的作品出人意料地榮獲了“國工展”銀獎!組委會給《鳳求凰》出的起拍價為12868元。經過一番激烈的競價,這件蛋雕作品最終被香港一位蛋藝品收藏家以2。6萬元拍得。
2009年7月,劉麗應邀參加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的為期15天的國際蛋雕藝術展,而且主辦方為她全程提供免費的服務。
這是中國蛋雕藝術品首次在國際大展上亮相。劉麗的作品以嫻熟的大面積鏤空技法、獨特的表現形式和強烈的藝術美感,引起蛋雕藝術愛好者的極大興趣,并得到了國外同行的廣泛贊譽。
劉麗的蛋雕技藝漸漸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她甚至能在各種禽類蛋殼上,采用浮雕、鏤雕、線刻、陰刻、陽刻、裝飾、刺繡、彩繪等藝術手法進行創作。她的工作室里擺放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容器,里面裝滿了抽空蛋液的蛋殼。“我這兒無處不是蛋。”劉麗俏皮地說。
2010年5月,劉麗應邀參加在德國漢堡博物館舉行的蛋雕藝術展覽會,與來自50多個國家的95位國際一流蛋雕藝術家切磋交流。隨后,她的作品又在法國巴黎展出。
在蛋雕行業內,雕刻人物是最難的,因為人們對人物形象太熟悉了,所以,西方蛋雕人物作品極為少見。而劉麗創作的人物蛋雕作品,如“永遠的杰克遜”“奧黛麗·赫本”“球星羅納爾多”等,采用了鏤雕技法,巧妙利用蛋殼的弧形變化,做到了形神兼備,特別是在光影的作用下,呈現出強烈的立體造型。因此,她的蛋雕人物作品在西方市場一出現,就深受蛋雕藝術愛好者的青睞。
玩蛋雕8年來,劉麗先后雕刻出了2000多件作品。她的顧客中既有普通民眾,也不乏像意大利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歐洲王室貴族、法國著名畫家蒂勒、沙特石油大亨等顯赫人物。
2023年4月,“劉麗蛋雕”絕技入選她所在的河南義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后,她的蛋雕作品還在“亞太地區民間工藝品大會”和“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了金獎和銀獎。今天,劉麗已經在河南家鄉擁有自己的蛋雕藝術傳播公司、蛋雕工作室和蛋雕培訓學校。
一個個在別人看來毫無用處的空蛋殼,到了這位蛋雕超女手中,卻成了她開啟精彩人生的“金鑰匙”!艷羨之余,我們不妨也找找自己身邊的“蛋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