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和夏娃的故事不同的版本!
亞當和夏娃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吧
但是這個故事有不同的版本哦!
那和EVA來看一看(取材自百度百科)
《圣經(jīng)》中亞當與夏娃的故事吧
亞當與夏娃,是《圣經(jīng)》里記載的人物,耶和華·神 ,所創(chuàng)造的人類,亞當是世上第一個人類與第一個男人,后來耶和華又用亞當?shù)囊桓吖莿?chuàng)造了第一個女人夏娃,并讓他們結為夫妻,共同生活在幸福的伊甸園。可是后來夏娃受蛇的誘惑,偷食了禁果,并讓亞當食用。耶和華發(fā)現(xiàn)后,對亞當和夏娃進行了懲罰,把二人逐出了伊甸園,二人最后成為人類的祖先。
下面我們來看看美國作家 馬克.吐溫的版本吧!
亞當夏娃日記》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亞當夏娃日記》由《亞當日記摘錄》和《夏娃日記》組成。《亞當夏娃日記》描寫的是人間第一對夫妻亞當和夏娃從開始相互戒備,到后來相親相愛,相依為命的美好經(jīng)歷。馬克·吐溫創(chuàng)作《亞當夏娃日記》,就是為了在幾千年以來人們關于男人與女人的關系的思考之外另辟蹊徑,充分發(fā)揮他自己的想象力,對這一問題進行新的思考。
《亞當夏娃日記》以愛情為主題,以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生活和情感經(jīng)歷為主線,男女主角的關系構成了該小說的基本情節(jié)結構。
該作品通過對夏娃從出生到死后整個過程的描述,展現(xiàn)了人類原初狀態(tài)的愛情。女主人公夏娃是“生而知之者”,而亞當則不愛思考,對不實用的東西不感興趣,因此,夏娃本然地充當了亞當認知的啟蒙者。夏娃具有人類萌芽狀態(tài)的理性和探索精神,能夠自覺地對世界進行理性的思考和探索。
魯迅曾這樣評價:
雖然不過是一種小品,但仍是在天真中露出弱點,敘述里夾著譏評,形成那時的美國姑娘,而作者以為是一切女性的肖像,但臉上的笑影,都分明是有了年紀的了。幸而靠了作者的純熟的手腕,令人一時難以看出,仍不失為活潑的作品。
這兩部作品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亞當夏娃日記》中的亞當與夏娃存在啟蒙關系,而《圣經(jīng)》中的亞當和夏娃沒有這重關系。《圣經(jīng)》中的亞當具有命名生物的能力,而《亞當夏娃日記》則把這種命名能力給了夏娃,亞當無知無覺,夏娃在認知、審美和愛情三方面啟蒙亞當。其次,《圣經(jīng)》中夏娃吃禁果是受了蛇的誘惑,而《亞當夏娃日記》中夏娃則是在愛情的驅動下為了取悅亞當而摘吃禁果,增添了《圣經(jīng)》缺乏的愛情精神。《圣經(jīng)》中的亞當和夏娃是管轄關系,亞當管轄夏娃,而《亞當夏娃日記》中亞當與夏娃是平等的愛情關系。再次,《圣經(jīng)》中亞當夏娃失去樂園是受到懲罰,要終身受苦,而《亞當夏娃日記》中的亞當夏娃認為墜落人世收獲愛情相當值得,歌頌了愛情至上的愛情理想主義精神。《亞當夏娃日記》通過對夏娃從出生到死后整個過程的描述,展現(xiàn)了人類原初狀態(tài)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