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廷慘案真相-人與社會
俄羅斯總統普京展示給公眾的多是“硬漢”形象,然而,他卻有過一次屈膝懺悔的舉動,讓世界甚為震撼。
2010年4月7日,時任俄羅斯總理普京陪同到訪的波蘭總理圖斯克,參加在俄境內的斯摩棱斯克州卡廷森林舉行的紀念“卡廷慘案”70周年活動。普京身著深色西裝,與神情哀傷的圖斯克進行了“兄弟般擁抱”,他輕輕拍著圖斯克的后背說:“請您和波蘭人民節哀。”普京隨后發表了簡短的講話:“1940年前蘇聯政府對波蘭軍人的迫害,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那次遭受迫害的遇難者人數眾多,令世界發指。我們不可能有任何理由為這些罪行辯解,俄羅斯已在政治、法律和道義層面上對集權制度的罪惡給予了準確評價,而這一評價不再允許篡改。”出乎意料的是,在向“卡廷紀念碑”敬獻鮮花后,普京突然右膝跪地,雙手將一只內有點燃的白色蠟燭深藍色玻璃缸,輕輕放在紀念碑的臺階下,低頭默默祈禱……
“卡廷慘案”發生的緣由是: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發動閃擊戰占領波蘭西部地區,作為波蘭鄰國的蘇聯,不僅不伸出援助之手,反而趁火打劫,于9月17日出兵從東部進入波蘭,占領了寇松線以東的全部波蘭領土,俘虜了2萬多名波蘭軍人,并分別關押于斯塔羅別利斯克、科澤利斯克和奧斯塔什科夫3個戰俘營。
蘇聯政府認為,戰俘是一個巨大包袱。因為,蘇聯正在緊張備戰,管理戰俘不僅要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戰俘也會隨時反抗監禁,最好的辦法是從肉體上消滅他們。1940年3月5日,蘇聯內務部長貝利亞就波蘭戰俘實施槍決寫出專題報告,交給斯大林和聯共(布)中央審批,隨即獲得批準。
1940年4月初,處決波蘭戰俘行動開始。3個戰俘營的波蘭軍人被帶上汽車,秘密押往行刑地卡廷森林,蘇軍用手槍對著戰俘的后腦開槍。直至當年5月中旬,處決行動才告結束,共處決了21857人。此次行動,被史學家稱為“卡廷慘案”。
1943年4月13日,納粹德國攻入蘇聯后,在卡廷森林發現了波蘭軍人“萬人坑”,斷定是蘇聯人的“杰作”。蘇方聞訊后,于4月15日發表聲明矢口否認,一口咬定是德軍所為。雖然蘇德兩國先后派人前往卡廷調查,最終不了了之。二戰結束后,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在對納粹德國戰犯審判時,也極力回避卡廷事件,使這一慘案的真相更加撲朔迷離。
直到1990年4月13日,時任波蘭總統雅魯澤爾斯基訪問蘇聯時,蘇方才正式承認對“卡廷慘案”負全責,稱“是斯大林時期所犯的嚴重罪行之一”,并于1992年10月14日,將“卡廷慘案”的20份絕密檔案移交給波蘭。
普京面對“卡廷紀念碑”屈膝懺悔的舉動震撼了世界,各國主流媒體紛紛發表評論說:一貫被視為“硬漢”的普京能屈尊下跪,表達了作為后輩對前輩在歷史上犯了不可饒恕罪行的深刻反省和誠摯道歉,為俄羅斯贏得了世界的尊重。事實證明,拒絕承認歷史真相,不是明智之舉,普京這一超出禮儀的驚人之舉,勝過千言萬語,讓受害國人民從心底原諒了他們。
承認真相,善莫大焉。任何時候,都不應讓國民感情建立在虛幻的謊言之上,只有真實坦誠地面對歷史,不僅是一個國家對歷史和當下的負責行為,而且符合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也符合當今世界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