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學之后,我發(fā)現(xiàn)了生命的真諦-成長視窗
在別的孩子肆意玩耍的年歲,我就在探索人生的意義。
從初中到高中,一直認為只要自己努力學習并超越他人,我便是找到了生命的意義。為此,我拼命學習,有時甚至徹夜做題。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成績排名牢牢占據(jù)全班第一和年級前十的位置。優(yōu)異的成績贏得了同學的羨慕、老師的夸獎和父母滿意的笑容,我的內(nèi)心暖暖的,雖然學業(yè)壓力很大,我卻感到無比幸福和滿足,我當時以為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也許天意弄人,一場高考,完全顛覆了我對生命的看法。當自己與心愛的大學失之交臂時,我陷入了極度的痛苦。“我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連自己喜歡的大學都讀不了,我活著還有什么意義!”我在內(nèi)心咆哮著。那段時間,我蓬頭垢面、精神頹廢,整天就賴在床上,人生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也就是在此時,一篇文章的觀點“人生是一種虛妄”正好詮釋了我抑郁的心境,人生不過是匆匆的過客,生命只是一場虛幻罷了。
當“人生的虛妄”盤踞在我的心里。導(dǎo)致我多次尋死,還好每次都被父母及時發(fā)現(xiàn)未釀成苦果。當我陷入痛苦不能自拔時,父母幫我找到了心理咨詢師馮大榮老師。或許因為內(nèi)心痛苦不堪而急于擺脫,我接受了老師的心理咨詢。
“生命的意義首先應(yīng)該是快樂。”看我一臉愁容,老師開門見山地說。快樂是真實的,煩惱是心理不適時產(chǎn)生的副作用,通過修心人們可以達到“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的境界,我們可以隨時感受到快樂。聽完馮老師的話,我才明白原來我一直把自己的幸福與快樂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這是一種虛榮心作祟,一旦失去可以炫耀的資本,我就會感到痛苦。
找到痛苦的原因,就能找到走出痛苦之源的路。在老師的指導(dǎo)下,我開始學會無條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每天大聲地對自己說:“無論別人是否尊重我,我都愿意接受我本來的樣子。”隨著內(nèi)心接納自己,我開始變得一天天快樂起來。
老師是一位有心人,總是因材施教,看到我一天天快樂起來,老師對我說:“人生的意義是愛。”一個人只有愛自己并把內(nèi)心的愛“兼濟天下”,這種人生才有意義。按照老師的要求,除了坐禪,我每天開始學習轉(zhuǎn)念,“學習不是為了別人的夸獎而是愛自己和報答社會”“幫助同學不是為了別人的回報而是我愿意愛他們”……18歲,我正式回歸學生生活,我放棄與同學比拼,毫無保留地回答同學的問題,真實的笑容開始寫在臉上,把愛和溫暖傳遞給周圍的人。18歲,無論法律上還是心理上,我都真正地成長為“成熟的人”。
“當你做回了真實的自己,生命的意義就是一種真實的存在。”老師最后向我道出生命的玄機。老師給我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一塊帶有雜質(zhì)的金礦石,因為天生帶有瑕疵,無論它怎么粉飾,也始終擺脫不了晦暗、易脆、抗壓能力低的屬性,它的價值始終是有限的;同樣的道理,一個失去自己的人,無論他有多高的志向,因為內(nèi)心的缺失,痛苦與自私始終與他相伴,他承擔社會的責任也是有限的。而一塊純金因其高強度、高密度和高延展性的特性,它不需要做任何修飾,它的特性就決定它定能堪大用;同理,真實的自己內(nèi)心純潔、善良、無懼并充滿愛,歷史的重任也就自然落在他的肩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凡有血氣的生物沒有不尊敬他的,他“可以與天地參矣”,他可以與天地齊名行教化萬物之責。
四個月10次的咨詢,我告別了抑郁,我明白了人生的真正意義就是本性回歸。如今,我在一所大學讀歷史專業(yè),我想研究國學、追求內(nèi)心那塊金燦燦的純金,正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