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錄取委員會招生十大規則-精英譚
常青藤盟校和美國其他名校的錄取委員會人員構成一般都要求具備多樣性和代表性,有剛剛大學畢業的新手,也有已在此領域工作二三十年的資深官員;既有嚴肅古板的倔頭,也有幽默快樂的笑話大王,他們對考生的關注點可能有不同,但最終目標是一致的:為學校招收到最棒的新生。考生竭盡心力完成的申請資料和命題文章,都要闖過幾道關口被送到這些人面前。結果是最能抓住他們眼球的,最能使他們感到興奮的,就是最有希望的成功者。
錄取委員會成員從申請資料上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基本個人資訊部分。許多錄取官員都承認考生不能修改自己的名字、生日和地址,但從考生的電子郵箱的名稱就能得到對他(她)的初步印象。許多自小就用的郵箱名稱或非常滑稽乃至幼稚的名稱,常常是錄取官員休息時的閑談笑料,因此考生在進入申請程式前,應該認真策劃準備,甚至值得為此建一個專用申請信箱,有錄取官員稱這是向名校表心愿的最簡單容易的一招。
錄取委員會的成員都是依據學校的錄取評估規則來開展工作的,這些規則大致體現在如下十個方面:
1。中心任務是尋找理由來錄取考生,而不是拒絕。具體則是從眾多優秀學生里挖掘出更優者;
2。每位錄取官員一個季節平均閱讀上千份表格和命題文章。輕松和富有童心的素材會令評估過程變得愉快;
3。錄取委員會的目標是為學校招收到豐富多彩的新生群體。而評估過程就像快速約會,他們只能在很短時間內來確認考生和學校之間的相互匹配;
4。錄取官員從整體上來考察申請人。不僅僅是盯著中學成績排名和高考分數;
5。錄取官員被要求從考生家庭和環境入手。重視包括家庭背景,父母職業與學歷,本人課外工作經歷,甚至學習上是否有困難等因素;
6。負責審核某考生資料的錄取官員,要從中學校方推薦信里了解中學背景、AP/IB課程設置、年級人數、每年畢業生上四年制大學和兩年制學院的人數比例;
7。要從命題文章里了解到學生本人的心聲。而不想看到被父母、老師或升學顧問修飾過的完美作品;
8。考生成績和高考分數只是說明了考生的學術潛力,但錄取官員更想了解為什么選修AP(或IB)課程,從這些大難度課程里到底獲得了什么,此外對周圍世界的興趣是什么,努力學習的動機是什么;
9。最終拒絕不是指你比被錄取的考生差。對大多數申請者來說,拒絕的理由都是因為僧多粥少;
l0。候補名單意味著該校對你很滿意,但現在又無法錄取你。一來用這個名單作為后備,在后來有被錄取的同學去了別的學校后,希望你來補充;二來就是向你表示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