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抱歉抱歉”-新知探索
上月在臺灣匆匆行走八日,走馬觀花環島游,旖旎風光自是動人,可更愛的卻是那里的人文生態。
剛下飛機時,在臺北桃園機場填入境表,一上來就寫錯了字,準備重填,免得遭人打回來,工作人員卻說“劃掉寫在旁邊就好”,好感頓生——這一年下來能省不少紙張吧?隨后在機場買手機卡,對方細心地幫忙裝好并修改網關設置,得知我兩部手機會換用,還留了小字條注明設置。
此次赴臺,個人的“最大任務”是購書,所獲也豐。在臺北時,跟著晃悠悠的車子看這個城市,一路老街老房子,書店極多。最讓我詫異的是,街邊的燈箱和大廈外的巨幅廣告中,都有書籍類的存在。無論在臺北還是臺南,都有大量二手書店,盡管地磚破舊門面簡單,可書卻豐富,很多店里站滿了人,耳邊音樂沉緩,無人出聲喧嘩。
一晚,去臺北一家連鎖書店,因為去得晚,看了一陣便接近十點鐘的打烊時間。書店營業員友善地提示我,但得知我明天一早就要離開臺北,她立刻說:“沒問題,您慢慢挑,我們等。”我火速買下幾本,對方又說:“選好了嗎?不用著急,我們可以等您。”買單時,突然想起現金可能不夠,詢問能不能刷銀聯卡,她們連聲抱歉說:“一樓才可以刷銀聯,還得麻煩您到樓下結算,耽誤了您的時間。”
這種禮貌,不僅僅存于書業,也存在于其他行業。與同伴去數碼城買相機,店里小妹聽說我們趕時間,比我們還著急,跑前跑后取貨品贈品,一口一個抱歉,臨走時還慌慌張張地說:“耽誤了你們的時間,再送點什么東西給你們好呢?”又急忙再取兩樣東西相贈,以示“安慰”。
行業如此,政府同樣如此。臺北市政府旁的市民服務組大廳,裝修簡單,一站式解決戶政、房屋、養老等問題。每個辦公室前的等待區域有座位,還配了小桌子,可看書或工作。走廊盡頭設了哺乳室,并在入口最顯眼處注明方向,整個大廳安靜無聲。走廊兩邊的墻上,只掛有小學生的畫作。
路上尿急,還曾去臺北市政府借廁所,向一間辦公室的人詢問,對方客氣地告訴我該如何走,還連聲抱歉:“現在辦公室里只有我一個人,怕有人來辦事,所以不方便帶您去,得麻煩您自己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