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國新高考二卷作文范文
來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朋友們:
很高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家鄉—昭君鎮!
昭君出塞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昭君路過下馬,因而得名。不同于呼和浩特的昭君的實際墓地,在鎮里二狗灣村有昭君的衣冠冢,也命名為昭君墳。有著淵遠的歷史底蘊,再加上靠近母親河,處于舊河道,土壤肥沃,養育發展了屬于昭君鎮人民的驕傲!
所謂寶地生靈光,土地是人的母親,哺育偉大的人。我的家鄉物產豐富,有地區馳名品牌—四村香瓜,甜而不膩,清香撲鼻,形成了一條大的產業鏈,帶動了周圍十數個村子共同致富;有四村大米,贏得周圍人交口稱贊,營養豐富,澆灌使用黃河水,帶著母親河的氣魄,使用純天然的肥料滋養,帶著濃濃的原生態味道;這些物產,養育了勤勞而樸素的人民,他們開荒拓土,把綠色布滿了舊河道,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孫!我們澆灌黃河水,飲用黃河水,我們把這當作母親河的恩賜。陪伴我們吃喝拉撒,最后又帶走我們的一切,完成一場生死輪回,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我們不只是種植畜牧,我們也有發明創造。我們從舊時代來,手拿身搬筑成黃河大壩,防御洪水;自制羊皮筏,橫渡黃河,去往包頭交流交換物資;我們在庫布其沙漠腹地—恩格貝,與天氣干旱少雨斗爭,與萬里黃沙遮眼抗衡,用手與鐵鍬建出了一座旅游區,綠化覆蓋,環境優美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這是我們的主觀能動的壯舉,我們有著不服輸的精神!從走西口的一窮二白過來,當過佃農接受王爺的剝削,面對日寇侵略被一把火燒得精光的無奈,我們畢露襤褸,用自己的身體與不屈不撓的精神,建設了新的美好家園,創造了共產主義新農村,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綠水青山常伴,為子孫后代留下了金山銀山,實現了我們的勤勞致富精神的傳承
是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的義務教育不只是學習,我們還要多出去走走,了解自己父輩的歷史傳承與地區的精神源泉,我們生于斯,需要飲水思源,帶著故土的支持,身體的培育與精神的富足感,走向新的未來,走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然后反饋故土,烏鴉反哺,羊羔跪乳,我們也需要再扎根故土,培育下一代,不因我們一茬莊稼的豐收而導致地的貧瘠,而是要反哺故園,等待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