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吸睛作文素材大全!
名言
1、一思尚存,此志不懈。——胡居仁
適用主題:關于形容一個人的堅持與初心,對人民公仆的敬意,于平凡中堅守責任,討論家風或敬業等作文主題。比如2023年全國卷《我看高考》,2023年北京卷《火車巡邏員的故事》。示例:一思尚存,此志不懈。無論是“二十載鑄就大國重器”的南仁東老先生,還是不停踐行警察誓言直至殉職倒下的朱國茂警官,都在告誡著你我,在這燈紅酒綠與聲色犬馬的浮躁時代,總有人還在默默堅守著自己最初的真誠與感動。
2、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陶淵明
適用主題:對生與死、得與失、榮與辱、是與非等問題的探討,以及形容在歷史長河前個人的渺小等立意。如2023年天津卷《清水還是濁水》、2023年四川卷《平衡的生活》。前段時間的熱播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曹操曾權傾朝野,戎馬一生,臨終前的一句話卻是:“這江山,誰也帶不走。”縱你雄韜偉略,縱你似彭祖活夠八百歲,結局都是一樣的。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
3、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梁啟超
適用主題:關于自立自強、描寫國家變化等作文立意。比如可用于2023年全國卷I《中國關鍵詞》。這句話來源于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使舉國之少年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4、君子不隱其短,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董仲舒
適用主題:用以描寫求學態度,學習不可傲慢,對君子品行的討論等作文立意。如2023年山東卷《咬文嚼字》等。語出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大意為:有修養的人不隱藏自己的短處,不知道就去問,不會的就學習。示例:《春秋繁露》有言:君子不隱其短,不知則問,不能則學。真正優秀的人從來不滿足于自己原有的知識,不刻意隱藏自己的短處,而是如喬布斯那般,“求知若饑,虛心若愚”,不斷地積累和學習。
5、我什么也不否認,但我懷疑一切。——拜倫
適用主題:懷疑精神,敢于挑戰真理,實踐出真知,對前人的智慧心懷敬畏等主題。例如2009年廣東卷《談談你對常識的認識》,2023年江蘇卷《智慧》。對待我們學到的知識,我們既不應該盲目自大,不加以理解就否認一切;也不應該盲目相信,不加思索就全盤接受。謹慎而不失敬畏,才是我們對待知識應有的態度
6.從哪里來,往哪里去,心中漸漸有一分明白,如月光瀉地。—— 龍應臺
適用主題:可以用在目標方向 ,社會事物的發展,自己的信仰,追求。
7.物質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沒有抗衡的力量。—— 蔣勛
適用主題:名利金錢,發展過火的事物,浮躁風氣。
8.旬月里來去,日子都是可以歌唱的舊事。—— 林徽因
適用主題:積極面對生活,苦難總會過去,堅持努力。繼續方向。
9.不忘本來才能開創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的傳承。
適用主題:直接放在段落開頭,
傳承文化,繼承文化,創新在一定基礎上進行。秉持初心,堅定不移。
10.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人民日報》
適用主題:事物的基礎,人的決心,初心的力量,發展的依靠。
11.時代像篩子,篩得每一個人流離失所,篩得少數人出類拔萃。—— 王鼎鈞
適用主題:時代的前進,人民的自我更新,事物的發展。可以改成 XX像篩子……
12.任憑大雪封山,鳥獸藏跡,只要我們有火種,就能驅趕嚴寒,帶來光明和溫暖。—— 楊靖宇
適用主題:內心的堅定,不懼黑暗和苦難,追求,向上積極。
13.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搖的枝椏,而是靜默的根系,在文化的凈土中汲取營養。—— 馬德
適用主題:不浮躁,社會風氣,初心,堅定,自我修養。
14.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溫暖的。—— 蕭楚女
適用主題:陽光,光明,溫暖,社會的進步,自我的堅持。
15.倘有荷在心,則長長的雨季何患? ——張曉風
適用主題:不懼,初心,成長,前行,對待不好事物,勝利的信心。
16.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馬一浮)
17.世界微塵里,吾寧愛與憎。(李商隱)
18.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康德)
19.年輕人,你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余世存)
20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佚名)
21.少年的心,就像雨后蝸牛的觸角一樣柔軟,一碰就退縮,最后只留下堅硬的軀殼。(郭敬明)
22..在一堵堅硬的高墻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間,我會永遠站在蛋這一邊。(村上春樹)
23.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雅斯貝爾斯)
24.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毛姆)
25.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戀紅塵。(佚名)
語段
1. 往事再美好,都已經塵封。人生如寄,一切都將過去,沒有人能在歲月的蒼穹里劃一道不滅的痕跡。不管你是意氣風發,還是平淡落寞,都將被收羅在歷史的塵埃中。流云過千山,本就一場幻夢。(延參法師)
【適用主題】豁達,不計較,往事如風
2.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莫泊桑)
【適用主題】堅強,堅韌
3.許多年來,我問過無數人的故鄉何在,大都不知所云。故鄉于很多人來說,是必須要扔掉的裹腳布;仿佛不遺忘,他們便難以飛得更高走得更遠。而我,若干年來卻像一個遺老,總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詩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鄉愁。(野夫)
【適用主題】故鄉,鄉愁
4.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魯迅)
【適用主題】默默奮斗,拒絕冷漠,身體力行
5.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如果你等待別人從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為別人的食物;如果能讓自己從內打破,那么你會發現自己的成長相當于一種重生。(李嘉誠)
【適用主題】壓力和動力,自我打破(革新)
6. 終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那些邀約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過年華,但有一天終究會在某個渡口離散。紅塵陌上,獨自行走,綠蘿拂過衣襟,青云打濕諾言。山和水可以兩兩相忘,日與月可以毫無瓜葛。那時候,只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白落梅)
【適用主題】獨立,活出自我
7.我什么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它們無法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它們是一片朦朧的溫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它們的領地只有兩處:心與墳墓。(史鐵生)
【適用主題】銘記
8.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有兩次。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你說的;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 但兩次哭聲的中間啊!有無窮無盡的笑聲,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蕩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曉得我都記得。(余光中)
【適用主題】真情,感恩
9. 浮世喧嚷,濁塵蔽目。人若不能克己行事,持清定之心,勢必早晚都會成為盲心人。行存于世悲哀度日卻全然不知。知足,知愛,才能知生命的樸質本源。人心都滿是破洞。洞外是暖膩的浮光,洞內是隱忍的真相。(王臣)
【適用主題】自律,知足
10. 天下有兩種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壞的。不過事實卻適得其反,緣故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只有回憶。(錢鐘書)
【適用主題】悲觀和樂觀,希望
11. 智慧可以大致分兩種。一種是智慧是達芬奇式的智慧,無所不包。達芬奇畫過畫,教過數學,研究過人體解剖,設計過不用手紙的全自動抽水馬桶。另外一種智慧是集中式的智慧,比如那個寫《時間簡史》的教授。他全身上下,只有兩個手指能動,只明白時間隧道和宇宙黑洞。(馮唐)
【適用主題】智慧,全才和偏才
12.人生沒有真正的絕望。樹,在秋天放下了落葉,心很疼,可是整個冬天,它讓心在平靜中積蓄力量。春天一到,芳華依然。只要生命還握在手心,人生就沒有絕望。一時的成敗得失對于一生來說,不過來了一場小感冒。心若累了,讓它休息,靈魂的修復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星云大師)
【適用主題】希望,樂觀
13. 文學和科學相比,的確沒什么用處,但文學最大的用處,也許就是它沒有用處。教育也如此,所謂的分數、學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本質,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雅斯貝爾斯)
【適用主題】有用和無用,教育
14. 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什么時候出國讀書,什么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何時選定了對象而戀愛、什么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巨變。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云千檣,你作出選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陶杰)
【適用主題】選擇
15. 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塞納河,她把我們的一顆心分作兩邊,左岸柔軟,右岸冷硬;左岸感性,右岸理性。左岸住著我們的欲望,期盼,掙扎和所有的愛恨嗔怒,右岸住著這個世界的規則在我們心里打下的烙印——左岸是夢境,右岸是生活。(辛夷塢)
【適用主題】感性和理性,理想和現實
16.打開幾個網頁,關掉,一天過去了。打開無數個網頁,關掉,一輩子過去了。我現在要做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了:若非必要,以后一定少上網。我熱愛生活,并且喜歡安靜,我更想坐在陽臺上讀幾本書,懶洋洋地過一上午,而不是坐在電腦前,與世界抱成一團。(熊培云)
【適用主題】人格獨立,拒絕喧囂
17.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
【適用主題】離別(送別),真情
18. 知識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謂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頭認罪,承認地球不轉的年代,也是拉瓦錫上斷頭臺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殺的年代,也是老舍跳進太平湖的年代。我認為,知識分子的長處只是會以理服人,假如不講理,他就沒有長處,只有短處,活著沒意思,不如死掉。(王小波)
【適用主題】理性(理智),生不逢時
19.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當你的心臟停止跳動的時候,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是當人們穿著黑衣出席你的葬禮的時候,你被從社會關系的角度上宣告了死亡;而第三次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后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的時候,你就真正地死去了。從此,這個世界再也沒有你的痕跡,整個宇宙和你無關。(佚名)
【適用主題】生與死,價值(意義)
20. 我走過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經留宿過的,我走過的關隘是六國曾經逡巡而不敢前的,我駐足遠眺的城樓是于謙曾經堅定守衛過的,我現在能馳騁由韁的西北草原是霍去病曾經為之而奮戰過的,我還能吃到蘇軾當年手不停箸的紅燒肉,我還能飲到太白當年舉杯邀月的花間美酒,我還能在眾多浩劫后讀到前人的筋骨血肉,我還能在大喜大悲后脫口而背出一句他們曾經用來形容自己的愛恨離愁。這片土地留給我們后人最大的禮物應該就是這么兩件了吧,一件是歷史,一件是文化,前者可鑒世,后者可潤心。(佚名)
【適用主題】歷史,(傳承)文化,滋潤心靈
論據與語段
論據
? 貝楚齊亞尼
法國音樂家貝楚齊亞尼,天生侏儒,身高只有1米,由于基因異常,疾病抑制了他的骨骼生長,不但行動不便,視力、聽力也大受影響。但他依然熱愛音樂,每天練琴的時間超過11小時,每年的獨奏音樂會超過300場,后天的努力,讓他成功逆襲,成為了著名的音樂家。
? 睿智的大師
法國鋼琴家貝楚齊亞尼是一個侏儒,身高只有1米。每次演出開始前,他都會在臺上面向觀眾默默站立三分鐘。等觀眾看清看夠了他的身形后,才會回到鋼琴前,開始演奏。事后,有記者問他為什么這么做,他說,觀眾們看清看夠了他的身形,就可以專注于音樂上的聽覺享受了。
?潛水鐘和蝴蝶
1995年12月8日,原本是世界頂級時尚雜志總編輯的法國人鮑比突然中風,隨后全身癱瘓,只剩下左眼能眨動。他用了兩年的時間,用眨眼來選擇需要的字母,把字母組成單詞,再連成句子,如此往復。每個單詞平均耗時兩分鐘,而整本書依靠大約兩百萬次眨眼完成,最終寫出了《潛水鐘和蝴蝶》一書,出版后震撼了全世界。
?徐溥儲豆
徐溥年輕時在書桌上放了兩個裝豆子的瓶子。每當心中產生了一個善念,或是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黃豆。反之,若言行有什么過失,便往另一個瓶子中投一粒黑豆。開始時,黑豆多,黃豆少,于是他就不斷反省自己。漸漸地,黃豆和黑豆數量持平。久而久之,瓶中黃豆越積越多,黑豆微不足道。后來他官至宰相,仍保留著這個習慣。
?索爾仁尼琴:不知情權
索爾仁尼琴說“除了知情權以外,人也應該擁有不知情權,后者的價值要大得多。它意味著我們高尚的靈魂不必被那些廢話和空談充斥。過度的信息對于一個過著充實生活的人來說,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
?藝術中的故國之思
南宋遺民鄭思肖擅長作墨蘭,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奪。無根的蘭花,寓意南宋失去國土根基。明代遺民朱耷(八大山人)的繪畫作品亦以“怪”著稱,他畫的鳥和魚,大都翻著白眼瞪人,以此表達對新朝廷的不屑與不滿,同時也間接流露了對故國的熱愛與懷念。
?萬斯同為國修史
明朝滅亡后,萬斯同以布衣的身份參與清政府組織的明史修撰工作,前后長達19年時間。期間,他堅決拒絕朝廷給予的官號,也不要政府給予的俸祿,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主持修撰出了多達500卷的《明史稿》。
?亞歷山大:死了以后依然是兩手空空
亞歷山大一生征戰,軍功赫赫,建立了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不過,天妒英才,三十多歲就在巴比倫一病不起。死前,亞歷山大特意叮囑部下,在他死后,一定要把他的尸體運回家鄉馬其頓安葬,并且,運輸途中,要在棺材上鑿兩個洞,讓他的雙手從中伸出來。通過這種方式,亞歷山大想告訴后人,即便再偉大的人,死了以后依然是兩手空空。
?拿破侖:唯信仰永不泯滅
拿破侖一生戰功赫赫,曾率軍五次擊敗反法同盟,鐵蹄踏遍歐洲,但這一切都隨著滑鐵盧之戰的失敗而煙消云散。榮譽如過眼云煙,臨死前,據說拿破侖曾對人說:“我曾統領百萬雄師,現在眼前空無一人;我曾橫掃三大洲,如今卻無立足之地。耶穌遠勝于我,他沒有一兵一卒,未占領過尺寸之地,他的國卻建立在萬人心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周亞夫年老,他的兒子私下定制殉葬用的盔甲盾牌,被人以造反的名義告發。漢景帝將周亞夫交給廷尉治罪。廷尉問:“你是想造反嗎?”周亞夫說:“我所買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么說是要造反呢?”獄吏說:“你這樣訂購兵器,縱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到地下去造反吧!”周亞夫頓時無話可說,隨后開始絕食,五天后吐血而死。
?古人的cosplay
1900年7月16日,八國聯軍威逼天津之際,慈禧太后曾下達兩道諭旨,要大臣去找一位“深通佛法”、“有六甲神兵”的五臺山神僧來解救國難,還真找到了。最后這位神僧拿著一把青龍刀,帶著一部《春秋》,騎著赤兔馬,威風赫赫地上陣,還沒來得及沖鋒,就中了一炮,當場死亡,他騎的那匹赤兔馬反而活著跑回來了。
?六福客棧
艾偉德是一名英國女傳教士,被稱為“小婦人”。她1930年來到中國山西陽城傳教并從事慈善活動,后加入中國籍,創立了名為八福的客棧,一邊經商,一邊收養孤兒。1940年,因為日軍入侵山西,艾偉德帶領100多個孤兒翻山越嶺,克服重重困難,徒步行走1000多里,從山西安全轉移到了陜西。她的事跡后來被改編成電影《六福客棧》,在西方廣為人知。
?德蘭修女
德蘭修女又叫特蕾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因其一生致力于消除貧困,于1979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她把一切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孤獨者、無家可歸者和垂死臨終者;她從12歲起,直到87歲去世,從來不為自己、而只為受苦受難的人活著。1999年她被美國人投票選為二十世紀最受尊敬的人。
語段
1.譚嗣同:亙古不磨,片石蒼茫立天地;一巒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濤。一百年前,這個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奔走呼號的英雄,以青春的揮灑,倔強地挺起民族的脊梁。死何所懼?就在刀鋒接近頭顱的那一剎那,他已將生命置換成永恒。一種精神執著地閃爍在歷史的天空,燦若星辰。
2.孫臏:圍魏救趙、田忌賽馬,我們從成語中讀你;身殘志銳、胸羅兵甲,我們從歷史中讀你。你是一首無聲的歌,流傳千年仍氣鎮風云;你是一部無字的書,演繹著關于智慧的不老傳說。
3.項羽:滾滾烏江東逝,匯成一段歷史。公元前202年,一頭雄獅在這里倒下,漢王朝從此抬起驕傲的腳步,一路奔跑。人杰鬼雄,英名千秋難慰一腔熱血;拔山蓋世,壯歌一曲盡抒萬丈悲情。昔日霸王,英雄氣未斂,本該東山再起,何言無面?
4.諸葛亮:丞相祠堂仍在,隆中舊夢已遠。為酬三顧,先生在歷史舞臺閃亮登場。空城觀景,胸藏精兵百萬;輕搖羽扇,已成天下三分。然出師未捷身先死,孤忠一片,可嘆蜀道寒云。江流石轉,千古成敗付諸笑談,先生之名如不墜的孔明燈,永照汗青。
5.司馬光:砸碎的水缸走出一個重生的生命,也涌出了中國古代政治和史學的一股新泉。司馬光一生篤誠好學,以儉為德,清直仁厚,死后“家家掛象,飯食必祝”。所著長篇巨制《資治通鑒》,文字優美,格調古雅,自成一體,為“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
6.魯迅:一支筆劃開萬丈天幕,長夜無明的舊中國透射出點點星光。你棄醫從文,把邊緣人群喚醒;你以筆代刀,令魔鬼無處躲藏。聲聲祝福,聲聲吶喊,你正義的聲音穿越百年時空仍然鼓舞人心,余音繞梁。若干歲月過去了,你的作品沒有化為煙埃,并且無疑將長久不熄,普照文學和思想的殿堂。
7.秦始皇:天下六合鑄就大秦瑞氣,巨星隕落化為一聲嘆息。你長袖一揮,胡人不敢南下牧馬,士不敢彎弓報怨;你訣世一去,良將勁弩不見當初豪氣,金城千里盡失昔日威嚴。萬世霸業,竟從內里崩潰,千古功過,任由世人評說。
8.成吉思汗: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叱咤風云的人物:他戎馬倥傯,征戰一生,一把彎弓締造蒙古汗國,不下馬背縱橫歐亞諸國;有人說他是東方戰神,有人說他是千年風云第一人;西方崇拜他的人贊美他是“全人類的帝王”,毛澤東稱他為“一代天驕”;這個打破東西方壁壘、書寫中國最大版圖的巨人,就是史籍上被尊稱為元太祖的成吉思汗。
9.曹操:三國群雄,首推曹操。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呂布,謀不如孔明,工不如滿寵……可是又有誰可以超過曹操?超過這位三國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說。吾無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憑著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國舞臺長袖善舞,獨領風騷。
10.毛澤東:雄雞一唱,天下大白,旭日東升,一位偉人昂首挺立在世界的東方,天地萬物瞬時蒸騰,人民解放的浪潮席卷華夏大地。玉宇澄清,星火燎原,一個將才的睿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一個領袖的激昂。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歷史的輝光瀉在您的肩上,現代中國從此刻下了一個紅色的姓名:毛澤東。
11.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12.張愛玲:一個世俗女子,為了金錢而寫作;一個脫俗之人,隱居在城市高樓之上。文字在她的筆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鉆人心。她悲天憐人,卻冷漠寡情;她通達人情世故,卻我行我素;文章里家長里短,生活中卻獨標孤高。同時承受燦爛奪目的喧鬧與極度的孤寂,暗灑一路幽香,任由裙裾飛揚。她的人生,怎一個“傳奇”所能詮釋?
13.劉禪:“樂不思蜀”,簡單的詞語竟有如此神力,讓一個帝王的名字腐朽。后來人不曾想過,如果不能忘卻痛苦,世上還怎會有樂觀和幸福?帝王也是凡人,習慣了仰視的人們或許不能容忍貴族的平凡。古往今來,天災人禍,如果一一記住它們的疼痛,人類早就失去了生存的興趣和勇氣。有些時候,忘卻才能催人奮進。
14.孔子:他用最銳利的智慧開啟了那一道道塵封的門,陽光從那錯開的門縫間擠出來,于是門外面鋪滿黃金;他用最樸實的教誨鑄造了一把堅韌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銘心!于是,子子孫孫有了一條光明的大道。
15.莊子:九萬里的情懷蕩漾于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歸于自然,終成南華經。曳尾涂中,逍遙一游于塵世,哲學的巔峰便已鑄就。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鴿子的溫柔寬仁。躊躇滿志卻又似是而非,螳臂擋車卻又游刃有余。充滿血淚的怪誕與孤傲,讓后人仰視。
16.王羲之:狼毫一揮,生命隨即舞動,硯紙是他的舞臺,滿載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穩立,行如清洌之風,草如龍鳳舞動,國人懂得了什么是書法,世界知道了什么是博大。蘭亭不再,《蘭亭集序》卻依然迎著歷史的大風舞蹈。
17.陶淵明:他捧著一把菊花走來,帶來一陣天人合一的哲學清香。背離廟堂之高,他選擇江湖之遠,選擇了自然的恬適和舒暢。向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他追求“阡陌交通,落英繽紛”的理想。他綻放了發自內心的那份自然,并且馨香久遠。
18.武則天:一朵深宮玫瑰偏偏鏗鏘有力提起脊梁,一雙嬌弱素手擊碎了男人政治的法則。于是,中國的歷史因你的出現而折道繞行。三從四德禁錮不住你的步伐,你默默地演繹著屬于你的繁華。
22、李時珍:一介農夫,竟神奇地指出醫書典籍中錯誤。不忍鄉親病痛,便發誓編著一部醫書。懷揣著執著上路,走進大山,風雨兼程,親嘗百種藥草,揮就一部影響世界的不朽醫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綱目》一起,刻入歷史的記憶中。
19.王昭君:你海棠般嬌羞的容顏,你菊花般孤高的風骨,你柳絮般飄飛的思念,你桃花般紅消香斷的淚痕,都在茫茫大漠中消隱。你的聰慧,癡迷著漢賦唐詩的韻律,怎能不如履薄冰?你的深刻,承受著歲月無痕的憂傷,怎能不形銷骨立?你默默地隨清風而去,為了那永世的安寧;你的英姿,是大漠上最美的剪影。
20.俞伯牙、鐘子期:雙手,木琴,一段旋律;高山,流水,一世傳奇。艱難地跋涉于七弦之上,十指輕敲心靈之門,生命因之共鳴。即使遠隔千里,即使天上人間,他們人生原始的畫卷里都巍峨著山,清澈著水,飛舞著知己的音韻。
21.陶行知:“一生清貧,兩袖清風”是他一生的寫照:“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是他畢生的信念和追求,也成為了后來千千萬萬的教師無怨無悔的不竭動力。他開創了中國平民教育的先河,堪稱平民教育第一人。他把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鞠躬盡瘁,死不后已。短暫人生雖僅五十五載,卻贏得了“萬世師表”的美譽。他就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標題模板
1. 《___——_____的跳板/助跑器》
用法:適用于闡述拼搏,奮斗等積極的主題。
“跳板”指的是放在船與岸之間或船與船之間供人走的長板或者是供跳水運動用的長板,而在用在此處構成了比喻式,比喻過渡的途徑或者工具。
“助跑器”的用法亦同理。因此,此標題模版的空格可以填寫目標與有關達成該目標的方法或者助力。
比如《拼搏——幸福生活的跳板》、《奮斗——中國振興的助跑器》、《科技——探索宇宙的助跑器》等等。
2.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用法:適用于描述一個道理或者敘述一個事件帶來的感悟等等,通常表達的情感較為含蓄,道理意味深遠。
此處用的是引用法,即引用詩句或者名言來作為標題。如表達品行出眾易被妒忌可用“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表示少年意氣風發可用“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等等。在使用引用法時,需明白所引用詩句的確切意思,并且在行文中需要對引用的詩句進行闡述。
3. 《近水樓臺“賢”得月》
用法:適用于闡述品德、文化等主題,標題較有文化底蘊。
此處用的是化用法,利用俗語、名詩句、名言等,將其修改成自己想要寫的主題作為標題。如示例標題化用了詩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利用音近詞,把“先”換成“賢”,道出主題。
具體例子還有《百聞不如“實踐”》、《耳聽為虛,眼見未必為實》等等。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化用后的標題需要與主題相扣,且需看文體是否合適使用該標題。
4. 《__當先__為后》
用法:適用于各類主題,主題鮮明,方向明確。
這樣的標題使用的是加工法,即提煉文章的中心詞與主題思想成為作文標題。關于如何提煉標題,使用一些連接詞可凝練標題。如表示先后的“X當先X為后”,表示并列的“亦X亦X”,表示否定的“X而X非X”等等。
具體例子如《義當先利為后》、《父親,亦師亦友》、《恃才而驕非正道》等等。
5. 《把____刪去》
用法:適用于對某種現象或者某些消極情緒的批判,也可以用于記述消除某人消極情緒的過程。
“刪去”的擬物手法能添加趣味。如《把臉上的無奈刪去》、《把陰霾的情緒刪去》、《把媽媽的焦慮刪去》等等。
6. 《ABCD,CDAB》
用法:適用于描述人生、生活、心路歷程等主題。
此題為回文法,有回返往復之感,描述對象的特點為多變的,較為復雜的。如表示人生戲劇性可以用《人生如戲,如戲人生》,表示經歷過某事曲折心路歷程的《心路蜿蜒,蜿蜒心路》等等。
7. 《____漂流記》
用法:適用于誠信、道德品質等有較多變化的抽象對象,也可以用于記敘一個事物的發展歷程或變化。
“漂流瓶”是中世紀人們穿越廣闊大海進行交流的有限手段之一,如果我們發散思維來看,“漂流瓶”還可以裝著“誠信”、“品德”等等,而大海可以是歷史的大海,變化的洪流。這樣一來,文章的內容則可以寫社會的“誠信”最終流向何方,有沒有消失等等。
8. 《____歸去來兮》
用法:適用于描述一個具體事物或抽象概念的回歸。
“歸去來兮”意思為“回去吧”,可以引申為回歸。此標題為擬人,填寫的主題可以為“誠信”、“傳統文化”等,表達“誠信”回歸,文化回歸等主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