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和wonders,到底誰更適合小升
今天收到了群里媽媽的一個問題。孩子今年五年級,小時候英語底子比較牢,現在掌握詞匯大概2500,年前通過了KET考試。
新的學期,家長準備給孩子再報一期課外班。經歷了好一番篩選和試聽,家長手里現在有兩種選擇:一家上海本地培訓機構,教材用的是新概念;另一家是噠噠英語,教材用的是。她找到了魚sir,想讓魚sir給出一些具體的建議。
先聲明:兩份教材都是優質教材。一個是加州原版教材,濃縮了近幾年教育成果的結晶;一個是18年的老經典,兩代人奉為圭臬的經典教材。
然而對于懂得規劃孩子學習的牛爸牛媽來說,這兩份教材的針對性就不太一樣了。一定意義上來說,這代表了孩子英語學習的兩條路。
今天,我們就拿新概念第二冊,和 G3為例,給大家從五個角度來分析,到底什么樣的教材,才最適合自己的孩子:
維度一:是否符合孩子的需求。
新概念是英國人發明,專門給像中國這樣把英語作二外的國家使用的教材;
則是美國加州的原版教材,我們可以把它當成美國孩子的語文課本。
兩者之間什么區別?
新概念更側重語法的剖析,講究通過語法掌握語言。
在新概念里,知識點的形式大量以時態形式展現,圍繞這個時態問題,進行大量的練習。
比如第18課——《He does this!》,許多過來人家長是不是一眼就看出來這節課要講什么!完成時態,have done.
(新概念第二冊練習題)
而則不同。教材更多的是培養孩子的聽、讀能力,從而讓孩子在多讀、多說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學會英語。
舉個栗子:
同樣是講時間,新概念用的是傳統的認鐘表的方法。
而則通過一個遲到鬼小豬上學的方式,教孩子用英文辨認時間。
同樣一個知識點,新概念用一課的時間把它完整講完。而花了三節課:
On my way to .
up.
博士的一天。
孩子是在學習聽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掌握的時間概念。看上去花的課時時間長,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但掌握了知識點,還增強了詞匯量和閱讀能力。
學習的孩子,對語法的系統性掌握能力肯定不如新概念,可英語運用能力,就要強上不少了。
維度二:內容的深度、廣度。
內容深度是否符合孩子當前階段?
G3涉及的單詞量大概有6000個左右。什么概念?高考考綱涉及詞匯量大概3500左右,G3的詞匯比高考還要多將近一倍。
而在詞匯量上,新概念就溫柔多了。魚sir統計了兩冊新概念詞匯表總數,大概在2100左右。詞匯上,G3對小升初階段的孩子來說,難度是比較大的。
語法上,G3各個語法都有所涉及,但并沒有系統講解,也沒要求孩子系統領會。而新概念第二冊中卻出現了許多人教版初一、初二才涉及到的語法,所以在語法上,新概念要更深一籌。
總的來說,適合學習能力更強,英語基礎更好的孩子,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也較大。
內容的廣度是否給老師足夠的拓展。
拿G3來說,G3除了課本外,還有輔助的分級閱讀。分級閱讀有四個階段:(從易到難)
Ell
On
對學無余力的孩子來說,掌握課本就夠了。然而對學有余力的孩子來說,豐富的分級閱讀能極大的拓展孩子的閱讀量和詞匯運用能力,在重復的鍛煉中把基礎打的更牢固。
維度三:可閱覽性是否足夠好。
當我們的孩子還在卡通人物世界中用英語想象的時候, 已經在每個單元的第一頁用一個大大的問題配一幅大氣的實景圖來促進孩子對真實世界的思考了。
左:教材課文正文 右:新概念英語教材課文正文
當然,閱讀性好,要求的不僅僅是畫面精美,情境感是否豐富,也是衡量標準之一。
同樣是背單詞,講究把單詞放入語境,整體理解;而新概念依然停留在詞匯表的階段。
左:教材詞匯表 右:新概念英語教材詞匯表
在可閱覽性上,是要秒殺包括新概念在內的許多教材的。
維度四:教材和配套教材的配合度。
配備了足夠多的輔助教材,嗯,足夠多。放張圖給大家感受一下:
教材由三部分資料組成:課本、文選以及前文提到過的分級閱讀。
這些讀物配合課本,里面對于課本里出現的生詞進行了復習,并拓展了一些新詞匯。這些讀物制作得非常精美,配以各種背景圖及插圖,并按內容分了童話故事()、小說()、新聞報道( text)、現實主義小說( )、寓言故事()、散文()、敘述文學( )、說明文( text)、民間故事()、傳記()、神話故事(math)等等不同的內容,可謂內容多多,樣式多多。
在練習冊上,配套的有語法練習冊、同步練習冊(重要)、課后綜合練習冊。
前文中提及分級閱讀有四個難度,綜合練習冊同樣有四個難度。
理論上講,這些材料都很有價值。但孩子的時間畢竟有限。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要有所取舍。
首先,分級閱讀和課后綜合練習冊,我們不需要全部,只需要根據孩子的等級選擇合適的就好。一般在學校里成績優異的孩子,可以選擇第二個等級 ,像本文主人公,四年級通過KET考試的孩子,可以選擇第三個On .
練習冊必學,學不學配套的,幾乎可以說是一種浪費。
而語法練習冊,家長可以選擇放棄。教材對語法的講解很淺,孩子在課上要花大量時間琢磨語法,無需在這里進行重復學習。
總之,的教輔材料和課文的契合度還是很高的,兩者一起學習,能達成相輔相成的功效。
而新概念教材本身不提供配套教材。但其他人撰寫的新概念配套教材還是很多的。比較知名的有:
新概念英語同步練習冊
新概念英語同步測試卷
新概念英語語法手冊
新概念英語詞匯大全
新概念英語1自學導讀
新概念英語1練習詳解
新概念英語1詞匯練習
聽這些名字,家長大概清楚這些配套教材的內容。魚sir個人建議,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這兩個出版社出版的新概念配套教材可作為優先選擇。
新概念講語法本來就很科學很系統,據說早年人教版教材編譯時,借鑒的都是新概念的體系。配上這些練習冊,對語法、句型的掌握就更牢固,很適用于在校成績的提升。
維度五:更新頻率。
如果說新概念有什么明顯的缺點的話,那魚sir認為,更新頻率是它的硬傷。
國內目前的新概念總共兩版,一版97年前,一版97年后。作者亞歷山大已經去世,沒法再對新概念進行更新。
怎么說呢,新概念給我的感覺就像是看美劇《老友記》,經典毋庸置疑。可語言習慣、段子都有些老,畢竟,語言是隨著時代進步的。
而教材,替代的是加州老版教材,是發行以來經歷了三次修訂,時代感還是蠻新的。
講句題外話,老版的也是經典,關于新老版本比較的文章,家長如果感興趣,可以通過點贊和留言告訴魚sir.
總結。
相信,看了這么多,家長自己都可以下出結論。
更適用于英語能力的提升;而新概念對孩子學校英語課程學習,有著很強的補充。
魚sir的同事旺財,小時候在濟南外國語中學讀書。學校學習的是一種類似,更注重英語能力培養的教材3L。學生們的英語能力,可謂是在濟南所有中學奪冠。
然而每次市里學校統考,卻只能排在第三、第四的樣子。似3L、、 這種教材,應試是它們的硬傷。
如果孩子在校英語成績優異,經歷過科學的早教體系,且學有余力,那是必須的不二選擇;
如果孩子在校英語學的就很吃力,有著明顯的提分需求的話,那補課盡量還是選擇新概念。
講真,文中對比的雖然是 G3和新概念第二冊。但對于小學孩子來講,和新概念第一冊能掌握其中之一,就已經足以讓孩子笑傲武林了。
看到這里,我們回到開頭的那位家長。
四年級考過KET,掌握2500詞匯量,已經可以說是小牛娃了。如果孩子后期還準備繼續進階,比如說準備比KET更高級的PET,或者說為小升初做準備,考取類似三E這種為小升初添磚加瓦的證書的話,還是要選擇新概念第二冊。
如果功利性沒那么強,只是想提升英語能力,為出國做準備,那當然是不二之選。
還是那句話,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相對的適合。給孩子報班,只是手段。什么樣的課程適合自家的孩子,家長還是要做到心中有數。
我是魚sir,課程優劣、教材對比、學習方法…任何和教育相關的問題,都歡迎你和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