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播黃河,行進汾河!三場直播縱覽山西大河
閱讀時間:6分鐘 全文字數:1574字
?+
江河奔騰看中國,人說山西好風光。國慶假期,山西日報聯動山西新聞網和山西云媒體進行融媒體直播報道“江河奔騰看中國·山西篇章”,推出黃河磧口段、老牛灣段慢直播和汾河中游段行進式直播。3場直播經過多平臺發布,逾300萬人次在線觀看,感受了黃河、汾河流域生態環境的巨變,也見證著大河盛景一步步變為現實。
“江河奔騰看中國”,是中宣部在國慶期間組織中央和地方媒體推出的直播特別節目和相關專題報道,以江河之美映襯時代之美,以江河之變反映國家之變,以江河之興展現國家之興。
在山西境內蜿蜒965公里的黃河、全長716公里的汾河,宛若兩條絹帶環繞,在表里山河奔流而過。近年來,山西省堅持綠色發展、鐵腕治污、補齊短板、文旅融合,全面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厚植高質量發展鮮明底色。古老的黃河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正在成為造福三晉人民的幸福河。從2017年起,山西省全面打響汾河流域污染治理攻堅戰,控污、增濕、清淤、綠岸、調水“五策并舉”,強化減污與增水并重,全流域、全方位、全系統綜合施治。如今的汾河,岸綠水清、人水相親,百業興旺。
如何展現三晉大地川流不息的壯美畫卷、安居樂業的生活圖景以及日新月異的流域變化?
山西日報發揮主流媒體優勢,匯聚三家媒體的融媒體力量,依托全媒體平臺優勢,策劃了黃河山西段的兩場慢直播和汾河中游的行進式直播。直播點位的選擇各有側重、互為補充。
黃河慢直播,選擇兩處點位:偏關縣老牛灣,黃河奔騰入晉處,與長城握手;臨縣磧口古鎮,渡口自古繁華,又有參差人家。
汾河中游行進式直播,初步選擇4個點位:汾河二庫,了解水利工程;太原汾河景區晉陽橋段,打卡秀美風光;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區介休段,探訪生態治理;晉祠大米有機種植基地,一覽豐收景象。
國慶長假前夕,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防控形勢嚴峻,太原、呂梁、忻州、晉中等市先后出現本土病例。直播報道組緊急與直播點位縣級融媒體中心、旅游部門聯系,由前方提供信號、后方負責技術保障,確保老牛灣和磧口的兩場慢直播順利完成。而汾河中游的行進式直播,直播報道組最終選擇了位于小店區的太原汾東污水處理廠,感受汾河水質提升的背后力量。
10月3日—5日,黃河磧口段、老牛灣段慢直播和汾河中游段行進式直播,每天一場,如期完成。黃河磧口段直播對準磧口古渡,展示“九曲黃河第一鎮”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風情。
網友@“瓶瓶罐罐”留言:把大美中國的山川湖海裝進心里。千年黃河,青春正好。
黃河老牛灣段直播聚焦古村、長城、古堡與黃河,展示老牛灣的獨特地貌和悠久歷史。
網友“麥麥兜”留言:黃河風光名不虛傳,最美峽谷不負盛名。
太原汾河景區晉陽橋段,風物長宜放眼量;太原汾東污水處理廠,藏著汾河水質越來越好的奧秘;晉祠大米有機種植基地,稻花香里說豐年;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區介休段,一幅生態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汾河中游段行進式直播著力展現碧波蕩漾的絕美風光,以及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實施作出的積極貢獻。
網友@“薄荷松云雪”評論: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勃勃生機入畫來。作為汾河邊長大的人,感到越來越幸福。
網友“無糖多冰”點贊:山西真的很努力,節目真的很有意義。河流就是中國大地的脈絡,我們要保護好。
在直播平臺的選擇上,除了山西日報客戶端、山西新聞網等自有平臺之外,也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第三方社交平臺同步上線,3場直播總在線人數逾300萬人次。
江河浩蕩,奔騰向前。黃河、汾河兩岸錦繡,百舸爭流,綠色生態帶、特色旅游帶、厚重文化帶正在加速形成,越來越多的人在領略山西壯美風光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時代的發展脈搏。
來源 | 山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