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歲住在哪里對你有多重要-人生
1
很久之前,讀過海明威的一句話。
“如果你足夠幸運,年輕時候在巴黎居住過,那么此后無論你到哪里,巴黎都將一直跟著你。”
后來我有一個朋友真的搬去了巴黎。后來,她的朋友圈里全部是街拍,巴黎街頭的咖啡館,塞納河邊的畫板,打扮精致的老婦人,踩著滑板呼嘯而過的年輕人。
她去巴黎之前有著體面的工作,薪水頗豐,她在CBD上班,住在上海陸家嘴滿是老外、租金不菲的小區里。周末和閨密們shopping,買她愛的鞋子包包,然后在周一到來的時候,繼續上班賺錢。這是特別上海的風格。日復一日,日子過得有風有雨,但沒有巴黎。
她想起了海明威的這句話。
她說:如果我年輕的時候在巴黎住過,那么人生到底會有什么不同?
她就這樣去了巴黎,用存款交了學費,租住在市中心一個小小的閣樓里,每天除了去學校上課,還要去甜品店打工賺一點生活費。晚上打工回來踩著舊式木板爬上閣樓,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和她在上海的生活完全是兩個模樣。
我問她,所以,巴黎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讓人此后的一生永遠懷念,或者說,能深入骨髓地去影響一個人。
她說,不是巴黎。是你年輕時候居住過的地方。
2
我好像懂了。
你年輕時候去過的地方,居住過的城市,它們都深深地影響著你。巴黎也好,紐約也好,北京也好,又或者是大理,桂林,和我們居住的三線小城。
因為每個城市都有它與生俱來的氣質,并且這樣的氣質將在你年輕的時候,悄無聲息地浸潤你,影響你,改變你。
這個去了巴黎的姑娘,一改在上海時快節奏生活,高頻率消費的模樣,好像住在巴黎,整個人都和這個城市一樣閑散慵懶起來,卻又帶著一絲不茍的精致?,F在,她在塞納河邊跑步,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停下來摸摸路邊的小狗。
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去甜品店打工,因為以前她看不上這樣的工種,以前加班做項目到深夜,她蓬頭垢面穿著人字拖在高級寫字樓里吹著冰冷的空調。
現在即使白天上課再疲累,哪怕只是去甜品店打工,她都也會打扮精致,她認真地擺弄著蛋糕的紙托,仔細地調烤箱的溫度,她對每一個客人發自內心地微笑。并且,直到晚上下班回到小閣樓里,眼線都不會花。
她變得細膩而美好,變得開闊而篤定。
她說,這是你年輕的時候,一個城市對一個人的改變。
3
如果你問我,對一個年輕的姑娘來說,什么最重要。
那么答案一定是,眼界。
有一個師妹對我說過,這輩子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去美國讀了研,在紐約生活了兩年。哪怕是文科碩士讀的感覺像是用生命換來了一個學位,但是紐約生活令她終身難忘。這個城市的包容和多樣性,讓所有的文化和價值觀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紐約有紙醉金迷的模特圈娛樂圈,那里流行一句話,“如果你能夠讓紐約知道你的名字,那么全世界都將知道你,因為這里是紐約。”
紐約也有各式各樣的NGO(非政府組織),他們為不同的弱勢群體代言,如果你看到一個哥大女生放棄華爾街優渥的offer而去了NGO,一點也不奇怪。
“紐約聚集了各式各樣從五湖四海過來的人,不是聰明人沒有資格住在紐約,這里的每個人都有他們的才華和故事。紐約就像裝了一個沙漏,過濾掉了無聊的人,剩下的都是漂亮又聰明的人。”
師妹說,她終于在一個遼闊的世界里,發現人和人之間是如此不同,大家想要的東西也是如此不同。
4
如果你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去過最美的地方,看過最美的風景,看到過這個世界是如此的壯麗而遼闊,看到過這個世界上的人是如此不同,那么你會安然接受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歡樂和苦難。因為如果歡樂必不可少,那么我們也應該能夠坦然接受暫時的挫折和困難。
你心里會明白,你見過這個世界上的好,你見過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在過著你想要的生活,你知道你值得一切更好的東西,所以你會更加篤定,更加心無旁騖地努力。
如果有一天,我回到圣保羅,看到之前住過的公寓,去過的露天咖啡館,見到天生樂天派的巴西人,我想我一定會感慨,原來這么多年,它一直都跟著我,整個拉丁美洲都一直跟隨著我。它們帶給我對生活的啟發,帶給我的熱情和豁達,決定了我一生對待生活的態度。
因為,你年輕時候居住的地方,影響著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