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處世留縫隙-人物
1920年,著名畫家齊白石應邀參加一個活動,因為穿著土氣,加之不善言辭,結果無人理睬。這讓他很尷尬,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走又走不掉。恰在此時,梅蘭芳走了進來。
彼時,梅蘭芳已是京劇名家,衣著光鮮,捧他的客人極多。但梅蘭芳還是在眾多賓客里,發現了齊白石。此前他們只是相識,并無深交。但梅蘭芳還是很恭敬地走過去,與齊白石寒暄。此舉讓在座賓客很驚訝,紛紛詢問梅蘭芳主動招呼的客人是哪位,當得知眼前那位衣著土氣之人竟是畫家齊白石時,賓客也過來寒暄,這才打破僵局,讓齊白石擺脫尷尬。
事后,齊白石很用心地為梅蘭芳畫了一幅《雪中送炭圖》,題句云:“而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后來,梅蘭芳想學習畫草蟲,齊白石欣然收他為徒。
1954年,梅蘭芳準備在上海演出,而當時,程硯秋正在上海演出,卻因為宣傳不到位,票房很慘淡。彼時,梅蘭芳與程硯秋是亦師亦友亦對手。如果當時梅蘭芳在上海演出,以他的知名度和社會地位,一定會大受歡迎,而本來就票房不佳的程硯秋,想在上海立足就更難了。許多戲迷也期待著兩個人唱對臺戲,想瞧瞧這兩位京劇界頂尖人物,誰勝誰敗。
梅蘭芳并不知程硯秋票房不佳,到達上海后才知道。他不想看程硯秋的笑話,但是他來上海的消息已經被報紙大肆宣傳,而且戲院已經將票售出。就在他為難之時,當時的戲院書記馬少波,出面勸說讓梅蘭芳放棄演出,以免出現“龍爭虎斗”的現象。如果放在他人身上,是斷不能放棄演出的,那樣會被人詬病,但是梅蘭芳卻以大局為重,很愉快地放棄了在上海的演出,而把機會讓給了程硯秋。
后來,梅蘭芳的妻子過生日,程硯秋不僅親自到場祝壽,還送上精致的禮物。
木匠在教徒弟時很少嘮叨,說得最多的話就是:“注意,留一道縫隙。”對于木匠來說,做活最講究的就是疏密有致,黏合貼切,能不能做好手里的木工活,縫隙往往很關鍵。做人處世和木匠做工是一樣的道理,與人相處時,留下一道縫隙,就是給彼此留有余地。
梅蘭芳盛名之下,依然謙遜有禮,時時為他人著想,處處寬容與忍讓,正是這種為人處世留縫隙的大智慧,才令他事業一路輝煌,且彰顯出非凡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