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在勤奮-職場故事
我和曹薇是一起進入公司的新人,相比她,畢業于名牌大學的我,說話時自然底氣十足。因為職位只有一個,同處實習期的我們,明擺著有場不可避免的競爭。
從上崗的第一天起,我就做好了廝殺的準備。早晨,我是第一個到公司的人,還買了兩盒蛋撻分給同事。老員工小許對我說:“不錯嘛,小姑娘,很討人喜歡啊。”我覺得自己表現很好,很快拉近了與同事之間的距離,最起碼消除了他們對新人的排斥心理。
經理提前十分鐘來到公司,那時曹薇還沒有來,我不由得暗暗竊喜。經理走過我旁邊的時候,我站起來向他問候,他看著我說:“來得挺早嘛。”這時曹薇才來打卡,經理看了她一眼,沒有說話。我心里高興極了。第一天我就占了上風。
經理把我和曹薇叫進辦公室,簡要地介紹了一下公司的情況和我們的職責。我連忙拿出準備好的筆和記事本,把經理的話記下來。瞥了眼旁邊的曹薇,她竟然忘了帶,我真替她難過,猜也猜得到,經理叫我們進來要做什么了。經理說完之后,我又提了一些問題,其實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讓經理覺得我在認真地聽他說話,能提出一些合理的問題。
我和曹薇的職務是銷售文員,協助銷售部門制訂計劃和客戶跟進。我和曹薇有各自不同的客戶群,主要是靠電話完成。客戶意見成了衡量我們工作的首要標準,還好我們旗鼓相當。
我每天不但早來,走得也很晚。等經理走了,我才下班。在三個月的試用期內,我希望經理能看到我的勤奮。
周五,經理很晚都沒有走。我出去買了一份盒飯回來。敲開經理室的門,經理很驚訝。我把盒飯放在他桌上的時候,他感激地說:“謝謝你。這么晚了,怎么還沒回去?”
我說還有一點事,忙完了就走。經理點點頭:“哦,那你去忙吧。要注意身體。”
從經理室出來,我高興得差點跳起來,這一次,我不僅讓經理看到了我的努力,在感情上也贏得了一分。在我積極表現的日子里,曹薇除了按部就班地完成她的工作外,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建樹。她總是準點上班,按時下班。有時,經理會一天看不到她,還會問我她去哪兒了。我若無其事地說她請假了。我想,只要我在工作上不輸給她,這個職位就一定是我的囊中物了。
三個月后,出乎我意料的是,出局的竟然是我。我找到經理,問他不選擇我的理由。經理溫和地對我說:“雖然你對工作很熱忱,對同事也很友好,但我和人事經理都覺得你的工作能力有問題。”我不解地問:“為什么?我和曹薇的工作業績是一樣的呀?”
“是的,這才說明問題。曹薇只用正常工作的八小時,就完成了你早到晚歸才完成的工作量,這還不能說明你工作能力有問題嗎?再比如,同樣是介紹工作的情況,曹薇只用聽就記住了,可你不僅要用本兒記,還要再反復問幾遍,這是不是也代表著你與曹薇在理解能力上也有差距呢?我們公司不僅要求員工肯干,還要會干。在這三個月里,曹薇用工作以外的時間,一直在學習有關物流的知識,很快就要參加考試。看到差距了嗎?這就是公司沒有聘用你的理由。”
聽完經理的話,我愣了,卻又無話可說。事實告訴我,我失敗在自以為是的勤奮上。這也讓我明白,對企業而言,勤奮并不代表優秀;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能力,才是鑒定一個員工合格與否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