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樣一種美好-情感
那個穿著綠色工裝的清潔工,清晨六點就開始打掃衛生了。他干活很賣力,總是把樓道打掃得一塵不染,垃圾筒也擦洗得干干凈凈。每天早上,我送孩子去上學的路上總能碰到他。他總穿著一雙長筒的膠鞋,踢踢踏踏地走著,兩只手各拖著一只碩大的垃圾筒,運到水管旁邊去清洗。我騎著電動車風一樣地從他身邊經過時,總能聽到他一邊干活,一邊輕輕地哼著小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聽到他質樸的歌聲,我總會泛起些許的感動,能與歌聲快樂相伴的日子,是多么美,多么好啊!
那個梳著一條長辮子的車輛保管員,頭發雖已花白,卻依然有著一種蓬蓬勃勃的精神氣。小區規定車輛保管員必須穿藍色的工裝,她卻能讓領口開出一片美麗的春光。她經常更換胸前的裝飾品,有時系一條紅色的紗巾,有時系一條黃色的圍脖,有時掛一個銀閃閃的掛件。看得出她的飾品雖色彩艷麗但價格不高,她戴著自己精心搭配的裝飾品,歡快地在車庫里走來走去,很滋潤地生活著。經常可以在車庫里聞到她用豆油燒菜的味道,那種撲面而來的煙火氣息,和她身上五彩繽紛的飾品一樣,充滿了俗世生活里的喜慶歡愉。
那個臉色黝黑、雙手粗大的搬運工,扛起幾百斤重的麻包面不改色,但一提起自己的孩子,語氣馬上柔軟得不行。他說:“我的心讓孩子牽著走,一想起孩子,我就恨不得馬上跑回老家去!真是想家,想老婆,想孩子,想老娘呀!”聽了他的話,一群五大三粗的搬運工先是哈哈大笑,挖苦他沒出息,然后,一個個沉默不語,一個年輕小伙兒的眼中甚至泛出了淚光。這些干著重體力活的外來漢子,提起爹娘兒女,一貫硬朗的心,剎那間就變成繞指柔了。
那個面色白凈、文質彬彬的油漆工,第一次來干活,就用一個“電腦為什么會藍屏”的問題將我難住,他破舊不堪丁當亂響的自行車上,除了裝著涂抹油漆的工具外,居然還有幾本《讀者》雜志。午休的時候,他總是一個人安靜地坐在一塊木板上讀書,神情專注,嘴里還念念有詞。和他閑聊時才知道,他在高中讀書的時候成績特別優秀,但父亡母病,家庭困難,只好放棄求學之路,跟著老鄉出來討生活。當我把閑置不看的一些舊雜志送給他,他臉上呈現的快樂之情似乎比拿到了工錢還要歡喜得多。
那對賣菜的夫妻,平日里非常節儉,終日推著手推車在街邊叫賣,餓了啃一口白饃,就一點咸菜充饑。夏天日頭最毒的時候,別的賣菜人都去休息了,他們夫妻倆還在大太陽底下堅持,困了趴在車上睡一會兒,渴了嘎巴嘎巴啃幾口黃瓜。終于他們賺了一些錢,租了小店面安頓下來后,女人歡天喜地趕回老家去把孩子接來了。孩子穿著一新,手拿一把價格低廉的玩具槍在店里跑來跑去。夫妻倆笑得嘴也合不上,一個勁兒地說:“咱啥也不圖,就想著一家人能團團圓圓的,不要分開。”聽到這樣的話,我真想流淚啊!
每天在社區或街頭,看到被稱為打工者的他們忙碌的身影,看著他們操著外地口音、在我們的城市辛勤地勞作、生活,心底就會有一種感動。他們那些不為人知的、平凡而樸實的愿望是如此美好!這樣的美好,有陽光照著,有清風吹著,是歲月里的靜好安然,它與幸福離得很近、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