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講出細節的人-成長
北島曾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細節的時代。他在大學里教散文寫作,讓大家寫寫童年,發現幾乎沒有人會寫細節,這非常可怕。意識形態化、商業化和娛樂化的時代正在從人們生活中刪除細節。一個概念出來,大家紛紛去跟風。話語中也是一樣,有些人只會炫耀和抱怨,卻聽不到任何清新動人的細節,這個情況是越來越明顯了。所以,有些話越說越累人,越說越不想開口,有些人見了不如不見。但是,有些話,過去了這么多年,我卻一直記得。
幾年前,一位友人曾對我說:“我去了七次鳳凰,將來老了,我還愿意穿一件紅衣裳坐在沱江邊喝一杯自己親手煮的奶茶。”她說到了冬天,鳳凰的人很少,她在吊腳樓上吃火鍋,漫天的雪飄飄揚揚,紅燈籠,熱氣,霧氣……這樣的細節,有審美的成分,我一直記得。對生活的熱愛是通過細節表現出來的。現在,太多的人會說,我去了哪些地方,花了多少錢,用什么相機拍了什么照片……但是,他們一個細節都講不出來,他們說的內容你一句也記不住,因為沒有真正的熱愛,只有炫耀和跟風。
我記得最讓人悲傷的一個細節,是三年前一位朋友講的。那段時間,她母親剛去世不久,她說:“昨天,我開著車走在深南大道上,兒子坐在車后。開著開著,我突然控制不住情緒,只得把車停在路邊,趴在方向盤上泣不成聲。兒子在身后怯怯地問:媽媽,怎么了?我靜靜地說:我想我媽媽了……”這個細節讓我忍不住潸然淚下,友人后來對我說:“趁父母在時,好好待他們吧。”那天下班,我就回了父母家,陪他們吃了一頓漫長的晚餐,慢慢吃,慢慢聊……我還記得這樣一個細節。女主人住在一套只有70平方米的舊房子里,卻打理著一個漂亮的花草露臺。夏天的黃昏,她穿著一件寬松布裙,把冰鎮西瓜挖空盛了涼面端出來,澆上芝麻醬,再泡一壺綠茶。她端著西瓜涼面走向露臺時香風習習,伴著夏天的蟬鳴。這樣有創意、漂亮的場景一直留在我的腦海里。
前段時間與一位長輩聊天,他談起自己的女兒。他說女兒上小學、中學時他從未接送過,但是上了大學后,他反而每個周末送女兒去同城的大學,這成了一件讓他愉快的事。為什么?因為一路上可以聊天,什么都聊,邊走邊說,一兩個小時的步行,他很享受這個過程。路上有風吹,有鳥叫,有甜品鋪,還有青春靚麗的女兒神采飛揚的表情……類似的是在一個飯局上,聽某位男士聊起自己剛上大學的女兒。他說暑假時,他每天最快樂的事是陪著女兒看一檔電視節目,房間里開著空調,父女倆坐在地板上吃著瓜子評頭論足,他覺得很滿足,很特別,很愜意。假期結束,女兒要回上海,他第一次有一種濃濃的離別傷感,不敢去送別,而是讓孩子的媽媽去送……講這段話時,他的眼睛濕潤了。這些細節,我一直記得,而這般父親的深情,讓旁人看著,也是感動的。這個世界再怎么喧囂、浮躁、動蕩、變遷,還是有無可替代的深情和簡潔純粹的愛存在。
相信點什么,保持某種天真,做個能講出細節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