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精神-熱讀
杞人生于杞國,雖系大禹后裔,但原本籍籍無名,不過是個“憂天派”的小草民。他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為那個流傳了兩千余年的笑話:他吃飽了飯撐的,成天“憂天地崩墜”,以至“身亡所寄,廢寢食”。后人于是形容庸人自擾、無謂擔憂的可笑心態(tài)為“杞人憂天”。嘲笑人要有本錢,跛足道人笑鐵拐李只有一條好腿,自然算不上智者。還是先賢孟子說得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千百年來,那些嘲笑杞人以至如魯迅先生所云“狗竇大開”者,其實何曾比杞人聰明?杞人走一步看百步,普天下的碌碌嘲笑者不過是一大群井底之蛙。
但的確,杞人之后數(shù)千年再無杞人,直到“五四”。梁啟超公一紙雄文《少年中國說》,喚醒了“老大帝國”破舊皮袍遮蔽下一直自我感覺良好,且無比良好的士大夫和草根老百姓。梁公大纛一揮,無數(shù)杞人應聲而起,紛紛憂天憫人,發(fā)憤圖強,才有了今日之新中國。再提杞人,大約已是三年自然災害之后,人們餓怕了,回過頭才明白,土地才是親爹親娘。劉恒就借筆下人物,既恨又愛地罵道:“狗日的……糧食。”時光荏苒,人最善忘。如今,國人大多“食有魚,出有車”,于是“杞人精神”也就回歸了當初被嘲弄的本位。
杞人的后裔跑到美國去了。《香港文匯報》載文說,“9·11”之后,一些美國人——并非愚昧的偏僻小民,而是長住城市、飽受現(xiàn)代文明洗禮者——擔心恐怖分子再襲,在家里建了堅固的地下室,用于儲備糧食、清水、藥物等,以備不時之需。文章還以一對美國夫婦離開城市到鄉(xiāng)間買地置園,養(yǎng)豬、養(yǎng)雞、養(yǎng)牛,鋪設太陽能發(fā)電器材,學習識別各類草藥并了解其療效為例,報道了近一兩年來,現(xiàn)代眾多“美國杞人”面對氣候異常、油價飛升、糧食減產等現(xiàn)實,表現(xiàn)出的各種“憂天”行狀。若李太白再生,他或許要一再地“噫吁嚱”吧。
“美國杞人”的“憂天”程度,強過杞國杞人何止百倍?杞國杞人不過是空憂慮,而“美國杞人”卻有真行動。讀罷這篇趣味文章,我先是哈哈一陣大笑:那些美國人真是憂愁、膽小得過分了,好端端的幸福日子不過,偏要找罪受,何苦來哉!然而認真想想當今世界已經火燒到眉毛的糧食危機、燃油危機、國家安全危機,我還真不得不佩服他們的遠見卓識。雖然假如世界末日真的到來,他們那些“返祖”的招數(shù)也不一定管用,但其經過發(fā)展了的“杞人精神”,實在值得我們反思。別的不說,單說糧食。今年以來,糧食危機席卷全球,全球糧食儲量降到近20年來的最低點,埃及、喀麥隆、海地等幾十個國家因糧荒出現(xiàn)了社會動蕩,連“世界糧倉”美國也未能幸免。這些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眼下“正在發(fā)生一場規(guī)模巨大的糧食危機,會有數(shù)億人面臨饑餓、營養(yǎng)不良,甚至死亡”(引自西班牙《起義報》)。而中國的現(xiàn)有耕地只剩18。27億畝,已迫近18億的“死守紅線”。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日前就嚴峻地指出,目前,“土地利用粗放浪費,城鎮(zhèn)盲目擴張,建設貪大求洋……違規(guī)違法用地行為屢禁不止。”一句話,13億中國人同樣也面臨這一世界性的糧食危機。而眼見得的事實是,無論是繁華城市還是僻遠小村,眼下幾乎都在以各種貌似正當?shù)拿x大片大片地侵占耕地……
因為糧食、燃油、國家安全等等危機,中國又有了杞人。一位省部級農業(yè)官員在分析了當下中國農業(yè)的形勢后,就意味深長地說:“一粒種子的科技含量不亞于衛(wèi)星上天。”但中國的現(xiàn)代杞人還是太少了?,F(xiàn)在,似乎已到了讓“杞人精神”發(fā)揚光大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