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炳鋼:醫學界的靈魂畫手-人生
2023年10月16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臨床醫學院有一堂手術實操課,這原本是一堂極其普通的醫學課,然而卻讓一名學生一夜間走紅網絡。
走紅的學生名叫吳炳鋼,是位本碩博連讀的八年制學生。據他回憶說:“當時我們在手術臺邊進行基本操作,旁邊的老師注意到我的筆記本,就拍下來發了朋友圈,沒想到我們學校的官方微博看到后也發了,最后被好幾個校園媒體轉載,就火了。”
不管是嚴謹的醫學專業,還是普通高校的普及教育,上課聽講記筆記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況且當時也并非只有吳炳鋼一人在記錄,怎么他的筆記就火了呢?
原來,吳炳鋼把死板無趣的人體內部結構都用畫圖的方式勾勒了出來。他不僅畫出了左心房、左心室、大腦基底面等主要結構,還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出了血管、肺動脈干等部分。器官在他的筆記里不再是生澀、枯燥的字跡,而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圖片,似乎還很俏皮。
從開始學習解剖學時,吳炳鋼就用畫圖的方式做筆記。解剖學需要學習的知識量很大,艱澀的純文字記憶很容易讓人感到疲憊無聊。吳炳鋼想,能不能通過一種比較生動形象的方法,來記錄和表達這些知識呢?他想起曾經在網上看到有人將醫學與美術相結合,也就是醫學繪圖,使枯燥、抽象、難懂的醫學理論一下子變得生動活潑了起來。吳炳鋼覺著,畫圖既形象又好玩,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他也開始照著解剖學教材上的圖片臨摹。
然而,他的繪畫是零起步,先前壓根沒有繪畫基礎,看著是那么一回事,一到自己筆下,就不知道怎么去表達了。在興趣面前,困難從來不困難。吳炳鋼一點點摸索著來,他上網搜索,看人家怎么畫,看得多了,再加上自己的嘗試,慢慢地,就摸索出來怎么畫會更精準好看、更有立體感了。時間一長,別人見了,不由得驚呼:你簡直是一個被學醫耽誤的靈魂畫手!
這種時候,吳炳鋼總會一笑了之。也有人問:“畫這些多費事兒啊,醫學學生課業這么繁多,你把時間浪費在畫圖上面,不怕耽誤學業嗎?”
吳炳鋼粲然一笑:“剛開始畫時,的確多費了點時間,可時間長了,越畫越順手,很快就能勾勒完成了。與費神費力地死記硬背相比,我覺著畫圖的過程是專注而愉悅的,在畫圖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知識就更容易真正被自己掌握。”
在工作生活中,嘗試著轉換思維,把枯燥、復雜的事情和自己的興趣結合起來,無疑是一種讓人愉悅且更加高效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