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劉翔-人物
2004年8月28日,雅典奧運會男子110米欄決賽,劉翔以12秒91的成績奪冠
2008年8月18日,北京鳥巢體育場。我坐在記者席的第三排,面對男子110米欄預(yù)賽的跑道。劉翔撕下號碼貼紙的一剎那,我站了起來——劉翔退賽了。
1
2004年8月28日,雅典奧運會男子110米欄決賽。作為記者,我就在雅典。但根據(jù)比賽報道分工,我不在田徑賽場。劉翔的那場比賽,我是在奧運村自己的房間里,通過閉路電視看的直播。
結(jié)果大家都知道,12秒91,冠軍。這個賽前被我做報道計劃時列入“可能登上領(lǐng)獎臺”的上海小伙子,居然拿到了金牌!
回國后,我接到報社的任務(wù):劉翔希望出一本自傳,由我擔(dān)任主要的采訪整理者。
2004年9月的一個下午,在劉翔家,我第一次見到劉翔本人。當(dāng)時他從自己的小臥室走出來,明顯沒有休息好,眼皮還有些浮腫。
“叫哥哥!”劉翔的父親在旁邊說了一句。
我忙不好意思地擺手:“別別別,我沒比你大多少。”
劉翔笑了笑,伸出手:“張記者,你好!”
那是我對劉翔的第一次采訪,按理,我應(yīng)該為他的自傳搜集很多第一手材料。但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們將很多時間都花在對電腦游戲的討論上。
“《傳奇》后來不玩了。《帝國時代》,你懂的呀,那時候造農(nóng)民都要掐秒表的,幾秒就得造一個,不然后面會死得連家都不認識。”劉翔說起這些來眉飛色舞。
那一年,劉翔21歲。
2
2005年,應(yīng)該是劉翔最火的一年。
其實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結(jié)束回國后,劉翔就已經(jīng)蒙了。從奧運會歸來第一次回家,他發(fā)現(xiàn)道路兩邊,站滿了自發(fā)來歡迎他回家的市民。待了半天,劉翔也不敢下車。車里的老劉拍了拍他的肩膀:“接下來,不是看你的成績,而是看你做人了。”
2005年,劉翔的熱度達到了巔峰,各種各樣的邀請、采訪、廣告讓他暈頭轉(zhuǎn)向。
面對熱潮,劉翔漸漸選擇自我封閉。“我不擔(dān)心別的,就是擔(dān)心他太封閉了,整個心態(tài)會受影響。”劉翔的父親不止一次對我這樣說。
2005年,在深圳舉辦“中國十佳勞倫斯冠軍獎”的頒獎典禮,劉翔是候選人,我是采訪記者。
頒獎典禮前一晚,我去劉翔的房間玩兒。那時候,為防止媒體采訪,他那一樓層的電梯口已經(jīng)有保安站崗了。如果不是劉翔親自出來接我,我根本進不去。主辦方給劉翔準備的也是一間標間。閑聊了一會兒,看時間不早,我準備回自己房間,劉翔忽然說了一句:“今晚別回了,睡這兒吧,我們聊聊天。”我說算了,怕給他添麻煩。他擺了擺手:“我說可以就可以,你放心!”
那天晚上,我們聊了很久。話題五花八門,比如他以前在體校受年紀大的隊友欺負,比如變形金剛,比如喜歡的電影、影星。那天他給我講他欣賞的香港影星,我記得其中有劉嘉玲。說到開心處,我們倆會捶床、踢被子。
第二天一早,“頻道”似乎又調(diào)了回來。他對著鏡子整理衣領(lǐng):“待會兒有個運動員代表發(fā)言,我準備說3個方面……你幫我看看還有什么需要補充的。”
當(dāng)晚的頒獎典禮上,劉翔毫無懸念地當(dāng)選2005年“中國最佳男運動員”,給他頒獎的嘉賓,正是劉嘉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