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哲學-人生
黑白有大美!
黑是萬色所藏,白是萬色所離。黑白世界,是天地之間潛藏的大道。
行走在皖南的山山水水之間,若是不看遠山,你會懷疑自己置身黑白照片中。粉墻黛瓦,這個詞似乎是專門為皖南所造的。粉,一塵不染,黛,黑到了幽深。這是中國古代樸素哲學所提倡的智慧,“知其白守其黑”,何其高妙的境界。
我有一年去婺源,跟著一幫寫生的美術系學生,站在一片油菜花叢中看民居,遠山如黛,霧隱隱地飄著,很有潑墨山水畫的意境。眼前,有寫生的學生在畫板上畫一頭水牛,牛通體黑色,在一汪水邊,遠看,水亦是白色的,黑的牛,白的水,還有打底的馬頭墻,相映成趣。這里的人世代望山而居,遠望的黑山白水,近處的黑瓦白墻,用黑白眼珠來欣賞,多少意趣在其中。
有時候,我在想,中國古人發明的文房四寶,也很有講究,徽宣的白、徽墨的黑,也是黑白兩色,狼毫羊毫在宣紙上走起龍蛇舞步,白紙黑字,搭配鮮明,黑的墨,躍然紙上,如舟在水中。南宋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說,“天以云漢星斗為文,地以山川草木為文。”山川草木也似行走在大地上的文字,只不過,這時候的宣紙是大地而已。
去福州,在三坊七巷,看到同樣的黑白建筑,建筑和院子的墻體起伏如山,翹角伸出宅外,好似一座馬鞍,俗稱“馬鞍墻”,馬鞍墻下的院落墻體或黑或白,和徽州的古建筑相比,多了幾許靈動。那黑,黑得徹底,不夾雜一絲灰色,白也白得透徹,這樣的黑與白,與福州老建筑的坊和巷結合在一起,分外耐看。
黑與白,似乎就應該存在于兩個絕對的境界里,愛憎分明。好比魏晉時期那個愛翻青白眼的阮籍,愛之切,就青眼相加;恨之深,就白眼相向,從來沒有什么中間地帶,無所謂半截的恨或喜歡。
有時候,我還在想,鋼琴的發明者,一定是一個醉心于黑白的人,在黑白琴鍵的跳躍下,成就了各種版本經典的旋律,就鋼琴的發明者來說,也成就了自己的主題曲。
黑白兩色,用得恰當,勝過繽紛萬彩;黑白世界,深藏著人生的大道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