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人生
看陳丹青的節目《局部》,講畫講人生,挺有意思。很喜歡他的說話語氣,不慷慨激昂,平和委婉,用詞準確到位,恰到好處地表述觀點,語氣很謙虛;襯衣穿得很好看,領口整整齊齊。
很喜歡那期講的民國女畫家:關紫蘭和丘堤。
關紫蘭真美,是一種少有的美,無意識的美,從發型到服飾到表情,連陳丹青也贊嘆不已,他說關紫蘭的靜物畫有閨中女子的嫻靜、明艷,后來,再也沒看到這樣的女畫家的畫了。有一種好,是天生的,跟技巧毫不相干,學也學不會的。印象最深的,是他提到關紫蘭在1949年后大隱隱于市,不畫了,晚年的照片衣著樸素,盈盈淺笑,臉上沒有苦相。這個評價真到位,沒有苦相,相由心生。
說丘堤,也很精彩。他說丘堤畫的靜物畫真是好,在他心目中排第一。評語也很到位:“丘堤無論是畫花瓶、襯布,都避俗。有一種簡靜,可能不及瓦拉東好,但比瓦拉東高。丘堤有素心,像一盤清蒸菜。”我不太懂畫,但懂感覺,陳丹青的評價入木三分,好就是好,說不出為什么。畫好是因為人優雅;陳丹青還評價丘堤的畫見物性,“不修飾,不渲染,物體恰如其分,看得到敬和愛;材料的物性也到位,使用顏料和筆,敷色,行筆,起止,收束,不溫不火,到處濃淡得宜”,評價丘堤是溫良恭儉讓入了畫,有了境界。
畫如其人,文如其人。真正能打動人的東西,與技巧和手法毫不相干,它只是一種平淡而近自然,卻足以令人心里一動。我喜歡這種畫外之音,任何一種藝術到最后都是與人生相通。
他提民國氣息,用了這樣幾個詞:自發,自在,自尊,自主,自適。也許,這才是民國的精華。現在提民國多是一些表象,民國的精髓卻少有人領悟到位。陳丹青提到一個小插曲:丘堤的女兒是中央美院的老教授,外孫女林延也是畫家,三代畫家。可是陳丹青跟林延是同學,認識二三十年,不知道丘堤是她外婆,直到20世紀90年代林延在紐約舉辦了她家三代女人的小型畫展,展出了十來幅丘堤的小畫才知道。陳丹青只說了三個字:沒話說。好得沒話說。這是他們家的教養,從不吹噓家世背景,保持沉默,就畫論畫。丘堤晚年的照片也好看,也沒有苦相,1949年后她再也沒畫了,隱于世,止于筆。
最后,我看到了丘堤畫于1945年的畫:從家里窗口望過去,上海的紅房子,楊柳依依,清風脈脈,清新如初,似乎感覺得到微風。陳丹青說,他呆呆地看了很久,那是上海早已失去的表情。
——一個局部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