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大魔咒-情感
絕大多數女人最無可救藥的就是相信愛情。在這一點上無論是聰明的還是傻的,有文化的和沒文化的,富貴的和貧賤的,都大抵平等。至于女人為什么相信愛情,從什么時候開始迷信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無從考知,然而這的確成了女人畢生的宗教信仰,那個“他”就是她們的上帝,她們的真命天子。女人們畢其一生,至死不諭,直到死不名瞑目。
絕大多數男人最讓女人討厭的是不相信愛情,男人的愛情往往都是謊言。然而謊言在某些時候具備孔雀開屏般絢爛多姿,美麗異常,讓人向往,讓人瘋狂。女人為了一個無法承諾的謊言奮不顧身,飛蛾撲火,哪怕為了那一瞬間的輝煌也會不惜一切代價,堪稱壯烈。
但是愛情到底是個什么東西,這實在是一個刁難的課題,因為誰也沒見過,誰也沒摸過,像是一個古老的傳說,只是聽說過,因為謊言是無法兌現的。(需要注明的是這里所指的愛情是一見鐘情,也就是能讓人頃刻之間為之燃燒,為之沉醉,為之瘋狂的那一種。)或許正像女人們理解的那樣,你愛我,就得給我負責任。就得把一切交給我;我愛你,不管你樂不樂意,我愿意為你做任何事,哪怕流血犧牲都再所不惜;如果你愛我,我也愛你,那就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交融……一句話,它是完美無缺的。
女人相信愛情,在我看來是因為她們永遠都不了解男人,或者說不愿意真正了解男人。女人們嘴里罵著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但內心的深處還是希望有那么一個好東西的,這個好東西此刻正戳在某個角落等待著自己。然而男人都是一丘之貉,這樣的希望往往都是奢望。男人的愛情由下半身決定,能使之勃起者都有可能發生愛情,具有隨意性和胡亂性。但這對女人來說是萬萬要不得的,在愛情詞典里,你勃起的權利只屬于一個人。兩人一旦產生愛情,男人就變成了高尚的人(對她本身而言),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女人的愛情用她們的話來說是一種難以形容的美妙感覺,就是說要跟著感覺走,然而感覺永遠是個未知數,只有天知道那究竟是個什么玩意兒。
在我理解中愛情是一種化學反應,或許是一句話,或許是一個眼神,又或許是一張面孔,總之是難以形容的感覺(又是這該死的感覺)。女人們對此卻篤信不疑,耐心等待,窮其一生仍不死心。多少人因此白了少年頭,多少個夜晚或者白天被期待纏繞。即便心灰意冷,把自己嫁了出去,或者墜入空門,內心深處仍然放不下這分期待。美國有部電影《廊橋遺夢》在中國風靡一時,故事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一個村婦偶爾遭遇了一個流浪漢,發生了愛情,荒唐了幾日,之后消失不見。但這部電影喚醒了無數怨婦心中隱秘的期待,幫助她們找到了自身的疑惑和答案,其結果是導致無數家庭破裂,那些已婚的怨婦前仆后繼沖出家門,去天涯,去海角尋找那種要生要死的荒唐和激情去了。因此,當某個女人等到了愛情,或者自以為等到了愛情,當她確認你真的愛她,那你就是讓她去吃毒藥,她也會義不容辭,連眉頭都不會皺一下。這個東西逐漸演變成了一個大魔咒,讓人歡喜讓人憂。即便明知道是個謊言,但愛情的滋味實在太甘美,太誘人,它芬芳異常,讓人欲罷不能。有史可鑒,即便是封建禮儀對女人的要求最嚴厲也最不人道的時代,為了愛情鋌而走險奮不顧身的女子也層出不窮。譬如讓人敬重的杜十娘,也有遭人痛恨的潘金蓮。
說到潘金蓮,可能要有爭議。即便在現代的女子看來,潘金蓮也不過是個淫婦、賤人。但我以為,這是一種文化偏見。難道女人要性就是淫,就是賤?愛與性本來就是一體的,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無論哪種女子,配了武大郎這樣一個丈夫都是一種悲哀。武大郎貌丑個矮,似乎某些功能也沒有發育完全,所以張大戶才會放心地把潘金蓮嫁給他。張大戶死后,武松從外面逛了回來,作為嫂嫂的潘金蓮一見鐘情,可哪知武松雖然沒什么文化,但對弒兄奪嫂這種忤逆之事還是深惡痛絕,不僅不解風情,還予以痛斥。正好西門慶前來勾引,期待愛情的潘金蓮怎能抵擋這樣的誘惑?先勾搭成奸,有了奸情。武大郎再無能,傳統社會的禮儀廉恥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妻子跟別人私通,沒辦法,只好捉奸。潘金蓮更沒辦法,那個時候的智商等于零了,尤其一想到武大身后的肌肉男武松的快刀身上直起雞皮疙瘩,唯一的選擇是干掉武大滅口。潘金蓮錯不在自身,任何人都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幸福,錯在西門慶和而在當時的社會。
從傳統文化上來說,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源源流傳的愛情故事,故事的女主角大多是女人中的典范,而男人則不太象話,譬如說《西廂記》里的張生和《白蛇傳》里的許仙,其實都是些懦弱無能的小白臉,自己沒什么本事,要靠女人來扶植。《梁山伯與祝英臺》里的梁山伯因為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女人,只能死后化蝶相聚,想想也悲哀。而《紅樓夢》的賈寶玉,其實是個多情種子,整天在女人堆里吃胭脂,把自己也搞得不男不女。我最納悶的是,男人的情一般是與性聯系在一起的,可賈寶玉偏偏選了風一吹就倒的林妹妹。而賈寶玉本身也似乎是無性人,好色卻不好性,像林黛玉那么嬌弱的身子骨,怎么能做老婆,如何傳宗接代?大概曹雪芹也意識到這一點,只好讓林黛玉早早死掉,用薛寶釵取而代之。
從當前社會來說,我們不妨來做幾個例案分析。拍出了電影史上最經典的愛情電影《大話西游》的周星馳,在未成名之前是個不聞一名的窮小子,后來跟著人家跑龍套,所能飾演的角色就是《射雕英雄傳》里的宋兵甲,一出場就被梅朝風一爪子拍死,連個正臉都沒機會露。據說星爺學生時代也相信愛情,但是受到了深深地傷害之后就不再相信愛情,因此他的女友總是換來換去,是出了名的花心蘿卜。然而正是這個人,拍出讓無數少女瘋狂和痛哭不止的《大話西游》。這又是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一個負心漢,居然能把愛情詮釋得如此通透。以我的理解,周星馳其實比女人懂愛情。
在這里必須澄清的是,不相信愛情,并非不相信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感情是實實在在的東西,看得著摸得見,但愛情不同,愛情在感情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或者說更加虛妄,因此人往往容易產生錯覺。我踅摸著。許多對此堅信不疑的女人自己也分不清兩者的界限。這一點在男女的互相追求中發生的機率非常之大。現代社會,往往都是男追女,一個男人對某個女人產生好感,就想據而己有。但文明社會人與人之間沒有買賣關系,那怎么辦呢?你只能去追求,讓她心甘情愿成為你的人。男人追求女人的手段無非是對她好,讓她覺得你可以為之犧牲一切,你對她越好,則證明你愛她越深。人是感情動物,兩人在這個拉鋸過程中逐漸會產生好感和依賴,那么再進一步,則會被認為是必須的過程。這樣一來,兩個人都糊涂了,搞不清方向,錯以為愛情發生了。然而激情一過,大家都暴露出本來面目。你以為看到了愛情,但追根溯源,其實是類似于親情。
危險的是女人在這一。點上容易執迷不悟,男人則比較隨意,因此有“負心郎”之說,罕見“負心女”之言。相對而言,男人更容易做愛情的叛徒和逃兵,接下來的重擔必然要讓女人去扛。那又怎么辦呢?女人可以不相信男人,但你相信愛情,愛情的對象必然針對的是某個具體的男人,這個男人隱藏在千萬個人當中,你可以不相信絕大部分人,但總得信一個。既然這樣,未必你認準了的那個就是個什么好貨色,好嘛,那你就等著吃虧上當吧。
感情上的事最難說得清楚,因為它既無法闡述成理論,也無法用禮法來束縛,所以才欲說還休,欲罷不能。說不清楚,又想說,說它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男人多情,女人專一,多情自然薄情,專一自然濃情。然萬事皆有利弊。多情總還有情在,情到濃時情轉薄,濃情過了就是絕情。所謂郎情妾意,你儂我儂,儂來儂去儂成仇。如果你沒有讓女人產生愛情的滋味,那無論你為她做過什么,對她如何,她都會在自認為的那個愛情出現的時候毫不猶豫的拋棄你。俗話說一個變了心的女人就像是倒下來的墻,任誰也攔不住,剩下的,只能是絕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