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指數-社會
晚上去參加一個飯局,做東的是我的一個做空調生意的朋友。在這個北方的小城市里,他的生意幾乎占據了市場的一半,這幾年可謂賺得金滿盆銀滿缽,已經是個不大不小的富翁了。酒過三巡,有人問起他一天能賺多少銀子,出乎意料的是,他沒有我們預想中的神采飛揚,卻愁眉苦臉地向我們這一幫子窮人大吐苦水,說他這些天生意比較淡,每天只能賺到3000塊。我和眾人皆咋舌。而后半場的飯局,都是此兄在傾訴他的苦惱,他說他一點都不快樂,因為現實與他的目標離得太遠了。
飯局散后回到家,一進門就看見剛從街上販小菜歸來的母親,正伏在飯桌上一分一毛地數錢,一臉喜氣的樣子。我問母親今天賺了多少錢,母親笑瞇瞇地說,純賺了25塊呢!我覺得眼睛有點濕:母親辛辛苦苦一天賺25塊錢得到的快樂,比我那輕輕松松一天掙3000塊的朋友得到的快樂,要多得多啊!
為什么賺大錢的朋友得到的快樂,反而不如我掙小錢的母親呢?這讓我想起數學上的分母:朋友快樂指數的分母我不知道確切數字,但一定是超過3000很多,不然他不會如此地愁眉不展;我母親快樂指數的分母我是知道的,她一天能掙到20塊錢就很知足了。朋友用3000來除以他的快樂分母,所得的快樂值小于1,而我母親用25除以20,所得的快樂值卻大于1。這就是我母親,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市民,她每天賺到25塊錢得到的快樂,遠遠地大于我那個做空調生意每天賺數千元的朋友的本質原因。
更多的時候,快樂指數不是取決于分子的大小,而是取決于快樂的分母。不是嗎?
快樂指數的分母實際上就是我們隱藏在內心的期望值,或者說欲望,而分子就是我們已有的收獲。每個人都想活得更好,更加如意和快樂,所以我們會盡全力地孜孜以求,這自然是一種健康的可欽可贊的人生態度。但如果我們真的想活得快樂,甚至幸福,在自我最大能量的范圍內,在積極打拼的同時,應當把自己快樂指數的分母盡量減小,這是我們獲得最大限度快樂真正可取的現實的策略。因為快樂的本質并不在于得到,而在于心態。很顯然,如果放低姿態,生活中的快樂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