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身而過的夢想和災難-新知探索
1
弗蘭克來自美國一個保守的煤礦小鎮(zhèn)。20世紀60年代初,13歲的弗蘭克瘋狂地愛上了太空旅行。她注視著電視屏幕上謝潑德等著名的航天英雄爬進電話亭般大小的太空艙,然后被艙下烈火炎炎的火箭推動進入天空。這樣的場景讓她激動不已,渾身戰(zhàn)栗。她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同樣遨游太空,小小少年因為夢想而熱血沸騰,這幾乎成了她的信仰。
弗蘭克所在的小鎮(zhèn),偏僻閉塞,13歲以后的日子里,弗蘭克同其他年輕人一樣,默默地念完中學考上大學,畢業(yè)后做了一名普通的教師。她所執(zhí)教的學校,依舊沒有遠離她出生的煤礦小鎮(zhèn)。時光流逝,兒時的夢想漸漸變得單薄并且遠離現(xiàn)實。她開始將夢想轉移給自己的學生,渴望在他們心中點燃探索宇宙的志趣,期待他們中的某一個將來能遨游太空,實現(xiàn)自己當年的夢想。日子在平淡中慢慢流逝,兒時那個充滿幻想的弗蘭克已經(jīng)完全變成了一名合格的教師,而兒時的夢想漸漸沉淀為她的心結。
2
然而,事情在1985年突然有了希望。
1985年初,白宮宣布,里根總統(tǒng)指示國家航天局著手物色一名普通公民搭乘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總統(tǒng)還指定這位公民須是一位在職教師。
弗蘭克看到這一消息,興奮得幾乎暈厥過去:她是普通公民,又是個教師!這意味著她完全符合競爭條件。“這是將實現(xiàn)我一生夢想的機遇嗎?”她自問并且欣喜若狂。無論如何,她決定好好珍惜和把握這尚且十分渺茫的機會。
兩周之后,國家航天局宣布,任何有意為成為太空中第一普通公民的榮譽而競爭的教師!應寫信給他們以索取申請書。弗蘭克幾乎是在這個消息宣布的當天就將自己的請求寄往華盛頓的,并且是用快信!她不清楚全國有多少教師也有著同樣的夢想。
3
填寫申請書是個時間長、費腦筋的過程。弗蘭克回憶說:“我日日夜夜思索著國家航天局想要獲得怎樣的答案,我認真推敲每個問題背后隱藏的對意志和品德的考核,然后用最溫婉堅定的語言一一做了回答,以表達我的信心、熱情和毅力。”
弗蘭克小心翼翼地審視自己填寫的申請書,然后把它仔細地裝入信封,投進自己最信任的一只郵政信箱。
弗蘭克回憶那段日子時寫道:“在信件投遞后的日子,每天我都跑到信箱去看我是否通過了航天局的嚴格篩選。我在祈禱他們用最公正的態(tài)度和敏銳的眼光去審核每個申請者的書面請求,我敢肯定我是最具實力和熱情的人選。”
“國家航天局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審閱了1。1萬份呈送的申請書。后來它終于來了——一個左上角印著國家航天局標志的官方信封。為了這個消息我等了那么久,現(xiàn)在它終于來了,我倒不敢開啟信封了。我害怕那是我被淘汰出局的壞消息。于是我邊讀信,邊祈禱是好消息。”“我的祈禱靈驗了!我通過了第一輪篩選,國家航天局需要更多地了解我,以確定我是否符合下一步的條件。
4
弗蘭克進入了從上萬名申請人中選出的不到一百個有著共同夢想的男女精英群體。這個群體為接受最后的評估而相聚在一起,而其中只有一人將實現(xiàn)航天夢想。弗蘭克認真地去表現(xiàn)自己,每天平靜而堅實地努力著。訓練結束之后,這些人相互告別,相互祝愿,開始了最后的等待。
就在弗蘭克充滿信心地做最后等待的時候,當頭一記悶棍似的消息傳來了:她將不是遨游太空的第一位教師。國家航天局選上了一位來自新罕布什爾州康科德的教師,她的名字叫克里斯塔·麥考利芙。這位品質出色的女教師從眾多精英中脫穎而出,將成為教師中惟一的幸運者進入太空。對弗蘭克而言,前功盡棄,這殘酷的結局就這樣將她終生的夢想擊碎了。
“情緒低落、信心喪失和憤怒取代了我原先的興奮心情。我感到困惑、迷茫。上帝啊,為什么不是我呢?我到底缺少什么應該具備的條件?為什么生活這么殘酷地捉弄和打擊一個滿懷期待并付出巨大努力的人?我還有什么顏面去面對我的家人、我的學生和我社區(qū)里的人?他們曾經(jīng)夢想我們的小鎮(zhèn)可以借以出名的人,如今卻功敗垂成,沮喪不已。”
“我在孩童時代遭受打擊之后,曾無數(shù)次地向我的父親求助。這次我也同樣如此,我想這樣可以減輕我的痛苦。當我告訴父親那令人心碎的消息時,他靜靜地看著我說,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原因。”
5
1986年1月28日,星期二,也是弗蘭克夢想了25年的那一天,她和曾經(jīng)分享自己美夢的人們聚集在一起觀看教師麥考利芙歷史性的飛行。“挑戰(zhàn)者”號自發(fā)射臺發(fā)射升空,發(fā)射似乎完美無誤。這一刻讓弗蘭克不能平靜,她又在問:“為什么不能是我呢?我愿意為身在那航天飛機里面做任何事。”驚人的一幕出現(xiàn)了:升空73秒時,“挑戰(zhàn)者”號突然尾冒黑煙,飛行軌道急劇扭曲,繼而燃燒并開始下墜,在空中翻卷沉落,最后墜毀。包括女教師麥考利芙在內(nèi)的7名航天員全部罹難。
那些懷著興奮和期待的孩子在電視機前哭泣起來,里根夫人看著電視屏幕驚恐地搖頭,口中說:“不……不……”
全美國頓時被驚愕和悲傷湮沒了……
弗蘭克沉重地寫道:“對于一個滿懷期待,親歷選拔失敗,再目睹這樣災難的人來說,我沒有感到僥幸,卻滿是徹骨的悲傷。‘挑戰(zhàn)者’號7名友人的罹難和他們?yōu)楹教焓聵I(yè)的獻身精神,將對我的一生產(chǎn)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并且永遠不會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