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狀元-民間故事
1。文試武考
北宋開寶八年科舉大比。這年,出現(xiàn)了一個極少有的情況,經(jīng)過層層選拔,最后考官們竟薦舉了兩位準狀元,他們分別是王嗣宗和陳識。狀元只有一個,這如何是好?主考官們一時沒有了主意,只得如實向宋太祖趙匡胤稟報。
趙匡胤聽了也覺得有些棘手。他沉思良久,然后拍板說:“明天寡人來斷定!”趙匡胤有什么奇招妙術(shù)?
次日,主考官宣布,今年考狀元破天荒增加一項“殿試”。按趙匡胤的吩咐,兩位才子在主考官的引領(lǐng)下,來到了皇城的武殿寺。主考官和兩位大才子心中都納悶:“文狀元選拔,皇上為何要在武殿寺開考?”
不一會兒,趙匡胤來到了現(xiàn)場,宣布要進行特殊的“御試”:兩人當場打架,誰先把對方打倒誰就勝出當狀元。
主考官及兩位才子一聽都愣了:這不是胡鬧嗎?本來,王嗣宗和陳識今天都作好了充分的準備,預(yù)備好好回應(yīng)皇帝的問話,打好了滿腹經(jīng)綸的底稿,哪料文狀元今年改用了武辦法,兩人都傻眼了。
皇帝是金口玉牙,圣旨一下就必須執(zhí)行。
圣旨一出,中國科舉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幕出現(xiàn)了,兩個才子為了當年“高考第一”的稱號,在武殿寺前被迫挽袖捋肘大打出手。兩個平時玩弄文房四寶的書生,手無縛雞之力,一輩子都沒與人認真過招打架。主考官們也面面相覷,敢怒不敢言。
不過還別說,這一招真有效,幾個回合下來,王嗣宗借風(fēng)順勢、跺腳揮手,一把將陳識的帽子打落在地。陳識還沒醒悟是怎么一回事,那邊王嗣宗已經(jīng)跪下稟報:“皇上,我已勝出。”帽子是男人之冠,更是男人的尊嚴,被人打落在地,勝負自分。趙匡胤當?shù)罟麛嘈迹?ldquo;王嗣宗為新科狀元!”
由于王嗣宗的狀元是靠一頂帽子得來的,從此他就有了一個“帽子狀元”的雅號。
2。同赴異邦
蟾宮折桂之后,王嗣宗留在皇帝身邊當參事。掉了帽子的陳識只得屈從為“榜眼”,被求才若渴的趙匡胤也留在京城做官,主要是參與編輯文獻。論才華,他與王嗣宗不相上下,可是,一場近乎荒唐的打斗,使他屈居第二,細細思來,心里很是不平。
兩人同朝為官,不免常常相見,有幾次,他們還當著趙匡胤的面,引經(jīng)據(jù)典,唇槍舌劍地激烈爭論。滿朝文武百官心里都明白,這是吃了大虧的陳識在借公泄憤。趙匡胤心里當然也是一清二楚。
這天,趙匡胤眉毛一皺,吩咐說:“狀元郎,明天你代朕出使契丹。陳識也陪你走一趟。你們要精誠團結(jié),體現(xiàn)我大宋的威嚴,叫契丹不可輕舉妄動,穩(wěn)固我國后方。”兩人聽了,不敢怠慢,當即謝恩,準備遠行。
兩人千辛萬苦來到異國。
哪料,契丹大汗言辭中特別傲慢。陳識忍不住,當即要給予駁斥。王嗣宗暗中拉著他的手,示意不可操之過急,壞了大事。陳識會意,冷靜下來,與契丹王慢慢講道理。王嗣宗更是說得契丹王無言以對。
契丹王氣急了,失態(tài)地吼道:“你們中原人懂什么?文弱書生識幾個字有何用。有本事與我的女兒過招。你們宋朝的狀元,連女人都打不過,花架子,沒用!”陳識惱了,可他手上功夫的確沒有,又早聽說過公主武功了得,所以嚇得不敢接招。可是,王嗣宗卻笑呵呵地說:“大汗如此大度,那就請貴公主與我切磋一下吧。點到為止,如何?”契丹王狂笑,馬上喚出公主與王嗣宗過招。
契丹王萬沒想到,公主出場不久,王嗣宗神奇地一跺腳,就把公主頭上戴的長羽金帽震落在地。契丹王的座椅也微微抖動,桌子上的奶茶杯也掉落在地摔了個粉碎。他大驚:此人外表文靜,內(nèi)藏武功卻非同小可。
王嗣宗趁機報告:“大汗,公主輸了!”公主出來時盛氣凌人,此刻狼狽地在地上撿帽子,多丟人。契丹王百般不高興,但也對王嗣宗刮目相看,馬上換了臉色與大宋使者交談,這次出使圓滿成功。
事后,陳識滿腹狐疑,問王嗣宗道:“王兄,你幾時學(xué)的拳腳功夫?怎么我不知道。”王嗣宗笑笑說:“我小時練過跺腳功。”
“什么叫跺腳功?”
“就是天冷讀書時腳下冷,跺腳取暖呀!”
這算什么功夫?陳識家比王嗣宗家富裕,他念書沒吃過那么多苦,不過,他也猜疑:莫非狀元郎在戲弄我,跺腳就能練出奇功來?面對陳識的不解,王嗣宗呵呵一笑,也沒多解釋。
陳識思來想去,仍然覺得王嗣宗是僥幸取勝,沒有多了不起。
3。嚴懲酷吏
因這次出使契丹有功,不久,陳識升任了泰州司寇參軍。
當時,泰州知州路沖是個酷吏,為政苛急,致使民不聊生,盜賊蜂起。其他的官員迫于他的淫威,沒人敢吱聲。陳識一到任,得知詳情很是氣憤,多次與路沖交涉,但都沒有結(jié)果,反而遭路沖的野蠻羞辱:“你自己頭上戴的帽子都保不住,治國安邦差得遠呢。老弟,慢慢歷練吧!”陳識很是無奈。
不幾日,路沖為驅(qū)除礙手礙腳的陳識,暗中派來幾個賊人,趁陳識上街之機搗亂,混亂中將他拳打腳踢,弄得他傷痕累累,只得灰溜溜回京城治療。
王嗣宗得知,主動向趙匡胤請纓,愿前往泰州接替陳識,查明真相,嚴懲賊人。趙匡胤爽快應(yīng)允了。
打點行裝,王嗣宗來到了泰州。
賊人故伎重演,想以此逼走走馬上任的新參軍。可是,早有防備的王嗣宗請了武功高手看護左右。這晚,他獨自與前來偷襲的賊人交手,只見他運足氣,狠狠一跺腳,剎那間地皮隨之一震,房屋上的檐瓦掉落了好幾片,三個賊人頭上緊扎的黑帽也震落在地,人已是半暈半顫了。王參軍親手逮捕了兇殘的盜匪,并依法嚴懲。老百姓聞之奔走相告,暗中幫助王參軍搜捕害人無數(shù)的盜匪。很快,泰州治安形勢日益見好。
可是,路沖卻不高興了。他不愿意王嗣宗染指他稱霸的地盤,想方設(shè)法要擠走與他對立的王嗣宗。可王嗣宗卻不管那一套。有一次,他在拜見路沖的時候,直言不諱地指出了路沖為政的各種不足之處。一個初入官場的年輕人,居然敢當面指責一方的大員,路沖惱羞成怒,當場就找岔把王嗣宗抓了起來。之后,他又糾集了一幫潑皮無賴誣告陷害王嗣宗,欲置其于死地而后快。
陳識聞訊,馬上稟報趙匡胤。很快,趙匡胤派陳識為審案官員趕赴泰州。陳識伸張正義,秉公執(zhí)法,查出了王嗣宗確系冤枉,才讓他免了一場無妄之災(zāi)。惡有惡報,同時,為惡一方多年的路沖,這次也丟了烏紗帽,得到了應(yīng)有的懲罰。
4。跺腳神功
兩日后,在為王嗣宗壓驚的酒宴上,陳識再次探問:“王兄,你的跺腳功到底是出自哪一門哪一派?為何這般厲害?”大難不死,王嗣宗感謝陳識及時救了他的性命,于是坦誠相告。
原來,就在當初機智打落陳識的帽子,獲得“帽子狀元”雅號的當夜,王嗣宗家里來了一位武功高超的無手和尚,主動提出要收他為徒。無手和尚教的功夫只有一招:跺腳功。運氣、借力、憋勁;跺土、跺沙、跺石……天天晚上教,天天晚上練,鞋子跺爛了上百雙,才使王嗣宗練就跺腳硬功夫。出使契丹牛刀小試,成功震落了公主的頭盔,弄得她丟盔棄甲,為大宋爭得了榮譽。來到泰州再戰(zhàn)盜賊,一腳連震三位慣匪,威震敵膽,更是讓泰州百姓揚眉吐氣。
陳識問:“這位無手和尚是誰?他怎么會來暗中教你絕世武功?”
王嗣宗如實回答:“恩師死活不肯說。”
三年過后,王嗣宗成了領(lǐng)兵將領(lǐng)中文武雙全的佼佼者。
陳識則回到京城,仍然做他編輯文獻的工作。
這天,陳識終于打聽到了無手和尚的下落,他匆匆趕去武殿寺中拜訪。哪料,前一晚,無手和尚已不幸去世。
寺中長老接待了陳識。長老主動介紹:“你想知道無手和尚的來歷嗎?我告訴你,他是當年跟隨后周皇帝打天下的楊將軍,也是當今皇上的生死戰(zhàn)友。在與后唐軍隊作戰(zhàn)時,楊將軍一人血戰(zhàn)百敵,失去了雙手,后被皇上送到了武殿寺做了和尚。無手和尚給王狀元傳授跺腳蓋世武功,那可是皇上的一片苦心。好了,就說這些吧。”
陳識聽了,恍然大悟:“皇上有心培養(yǎng)王嗣宗為文武雙全的人才,國家急需年輕有為的大志者建立文治武功,好為大宋南征北戰(zhàn)統(tǒng)一中國而出力。所以,皇上才會別出心裁要兩位準狀元打架分勝負。皇上是暗示天下,當今四分五裂的國家,實施的是重武輕文的國策!”
王嗣宗沒有辜負趙匡胤的期望,經(jīng)過一次次歷練,他先后擔任了大同、成德、靜難軍節(jié)度使,左屯衛(wèi)上將軍,后出任樞密副使,成為了國家的副宰相。從政五十年,政績卓著,為大宋統(tǒng)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成了讓敵人聞風(fēng)喪膽、赫赫有名的“帽子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