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失的“叫化子棒”-中國新傳說
1。叫化子棒不見了
大崎山民俗博物館明天就要正式掛牌成立了。
館長周本德看著張燈結彩的館舍和屋后一大片山林土地,一臉的怡然自得。這時,一名工作人員慌里慌張地跑出來,驚喊著:“館長,不好,那根叫化子棒不見了!”
周本德來到一號展廳前,果然,思氏的全套嫁妝都在,唯獨在那銀質的燈盞旁,不見那根細如牙簽的叫化子棒!
周本德原是個電工,平時愛好收藏農耕用具、民俗器物,十幾年下來,收藏了十多萬物件。家里房子裝不下了,就把城郊一處廢棄的林場租了下來。一天,有幾個搞攝影的到山上來采風,拍了幾張照片上傳到網上,沒想到迅速引起了關注。各方諸侯,出謀劃策,幾番折騰,省“非遺”批下來了,還等來了省文化廳的授名——大崎山民俗博物館。
周本德一看就急了,連忙吩咐大家趕緊找。他們手腳并用地將這個展廳翻了個底兒朝天,還是沒看見。工作人員便小心地安慰他:“不就是針大的東西,不要也算了。”
周本德一聽,氣得大聲吼道:“你說得輕巧。它就是針尖大,但也是我們館的定海神針,你知道嗎!”
這事也非怪他急。周本德在申報民俗博物館時,縣文化館負責“非遺”工作的劉同,陪他去找省里有關專家,就是思氏這套嫁妝引起了專家的看重,特別他們聽完“叫化子棒”的故事后,更加激發他們的興趣。明天,他們都要來參加這個授牌儀式,想親眼見識一下傳說中的叫化子棒,你說,此時不見了叫化子棒,能叫他不急嗎?!
“昨天,到今天,有誰來過,你一個一個給我查。”鄒本德對著工作人員又吼道。
一名工作人員說:“昨天下午,彭爭強來過……”
2。這不是人做的事
“彭爭強?”周本德望著工作人員:“不會!決不會是他。”
說起這彭爭強,可就是這套嫁妝的捐贈人。當時,彭爭強捐贈這套嫁妝時,兩人也沒有什么手續,他如果真想要回去,周本德也沒什么辦法,他還用得著這么偷偷摸摸地去盜嗎?
工作人員在一邊又說:“這個彭爭強,窮酸文人一個。他把東西給你后,肯定又后悔了。想要回去吧,又怕失面子,就干脆這么一件一件往回偷。”
周本德想了想,覺得說得也有些道理,便立馬決定,迅速要找到彭爭強。
彭爭強五十多歲,原是個代課老師,因為政策原因,早就不教書了。鄒本德開車來到他的家里,彭爭強不在家,問鄰居,說彭爭強一早回蘄春老家思家河去了。
說起思家河,流傳著不少的傳說。清末民初時,河東有一大財主,姓思,河西有家大財主姓劉,都是家財萬貫。劉家的獨生子劉少爺瞧上了思家大小姐,但思家因為劉家公子放蕩不羈,沒同意這門親事,反把女兒許配給一個姓彭的窮書生。這樣一來,兩家就結下了仇,明爭暗斗了幾年,劉家就破落得一貧如洗。
當年的這位思小姐和姓彭的窮書生,就是彭爭強的父母。
找到彭爭強的老家,家里人說他去老舅家了,周本德又趕了過去,彭爭強老舅卻說:“他是來了,一盅茶沒喝完,就叫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叫走了。”
“劉同?果真是他!”
自從周本德申報“大崎山民俗博物館”,到最后批文下來,開始一直支持他的劉同,等到引起縣委縣政府重視,專門劃撥一大片土地給他建館開發,就開始在不同場合誹謗他。沒想到,在關鍵時刻,他還伙同彭爭強一起壞自己好事。見彭爭強老舅問,周本德便把情況向老人簡單地說了一下。
老人一聽,就跳了起來:“給了人家的東西,又去要回來,這……還是人做的事?走,我跟你去一趟。這套嫁妝,說到底還是我們思家的,我說了算!”
3。全副不全少一件
坐在車上,老人又不無驕傲地告訴周本德,當年,他們思家為了給小姐準備嫁妝,遍請五鄉八堡的能工巧匠,在家里不歇空地整整做了三年。出嫁那天,光是挑嫁妝的就出動了八百人手,把小姐一生的用物和將來孩子出生用的尿布、睡的搖窠、學會走路穿的布鞋,到后來識字的課桌,到長大成人后用的床帳被窩、圍桶腳盆、燈盞馬桶,一直到小姐百年之后要睡的棺材、壽衣,都準備齊全,一共挑了一百零八擔,足足排成了一里路的長隊,引來思家河兩岸萬人空巷,爭相前來觀看這古今全無的全副嫁妝。
沒料想,挑嫁妝的隊伍被一個叫化子攔住了,并譏笑道:“這算什么全副的嫁妝,一看就不齊全。”
聞聽此言,思家老爺趕過來一看,原來,這叫化子就是那位破落劉家的少爺。思家老爺以為他是故意搗亂,正要上前喝開,叫化子卻掏出一根細如牙簽的銀棒在他眼前一亮,思家老爺頓時就傻眼了。原來,他千琢磨萬算計,還真少備了樣東西:盡管有上好的銀質燈盞,可沒有挑去燈盞上燈花的挑花棒!
思家老爺正不知如何是是時,叫花子走到嫁妝前,把挑花棒往燈盞上一放,笑哈哈地說:“全副不全少一件,世上難得有圓滿;思家嫁女我賀喜,一根花棒當禮錢。”說完,揚長而去。從此后,思家河一帶的百姓,就把挑花棒叫成叫化子棒……
很快,他們就返回到彭爭強的家,果然,劉同也在。周本德虎著臉說:“明人不做暗事,你們誰拿走了叫化子棒?”
彭爭強說:“周老板,實話告訴你,我把我母親這套嫁妝給你,現在我是后悔了。可這叫化子棒,我沒拿。”
“沒拿?”周本德看著一邊的劉同,冷笑著說:“那就是你拿了?”
劉同“哼”一聲,上前也氣憤地說道:“周老板,那我也實話告訴你,我姓劉,當年那個叫花子就是我爺爺!按說,這叫花子棒還真是我劉家的,我想要,我就正大光明地要!”
“什么意思?你們偷了叫化子棒,敢做還不敢認?”周本德一聽,氣得跳了起來。
就在這時,突然聽到一聲斷喝:“東西是我拿的,你別冤枉了人家。”
4。人圖的是個念想
你道來人是誰?原來是周本德的母親。周本德質問母親說:“媽,你怎么隨便把我收藏的東西拿走了?”
“我不拿,這些東西人家遲早是要拿走的。”母親惱怒地看著兒子問道:“你當著這些人的面,你再給我說一遍,你當初是為什么要收藏這些東西?”
“你……你不是都知道了?”周本德囁嚅地說:“我不就是為了你。”
周本德是個孝子。父親去世得早,他在發了點小財后,就在城里購置了一棟單門獨院,把母親接了過來。為了讓習慣鄉里生活的母親在城里住得安心,就把鄉下那些鍋碗瓢盞、篩栲簸箕、鋤頭家業搬進家里。后來,為繼續逗母親高興,他又不斷地到鄉下收購,漸漸地收藏東西多了,心也跟著野了……
“你還有臉這樣說,你現在做的‘好事’,不要以為瞞得過別人。國家那么重視你,批了那么大一塊地建館,你倒好,以建館為名,想搞房地產。你對得住那些無償向你捐獻的人嗎?”
見母親說出自己心里的秘密,周本德說:“現在這個社會,我有這樣的想法,錯了嗎?”
“你沒有錯,是我們錯看人了。”劉同在一邊說。
“對,我們把你當成最信任的人,哪知你見利沒了良心。”彭爭強說。
周本德見一邊站著沒說話的彭爭強老舅,忙過去拉住老人說:“老伯,你說兩句,這套嫁妝是你們思家的,你最有發言權。”
老人走到周本德母親跟前:“給他吧。黃了孩子的事,做大人的心也不安。”
“這……”見母親猶豫著,周本德一把奪過母親手中的叫化子棒:“這東西是思家的,人家都答應了。”說著,就準備走人。
這時,老人突然叫住了他:“孩子,你等等,我有句話想對你說。”
周本德不耐煩地說:“快說吧,老伯。我要趕回去布展。”
老人說:當年,父親給女兒置辦全副的嫁妝,是想給女兒留個念想;劉家公子結親不成,送一根叫化子棒,是給愛戀的人一個念想;還有你當初收集農耕用具,是想給你媽一個念想;國家批地讓你建館,它是給子孫后代留個念想……最后,老人哽咽地說:“孩子,你記住:這根叫化子棒,不是個傳說,它就是個念想。君子好財,取之有道,可你不能把人家的念想變成了空想啊!”
望著老人走遠的背影,周本德站著沒動,握在手中的叫化子棒,不知不覺中被掌心沁出的汗,全濕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