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霜茂茂蘭花香-世間感動
“正月玫瑰二月蘭”,二月里來,蘭花兒開,“蘭之猗猗,揚揚其香。眾香拱之,幽幽其芳”。“采而佩之,奕奕清芳。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孫之昌。”年年二月二,采蘭、佩蘭、洗沐蘭花泉水——在我的故鄉有這樣的習俗和講究。
奶奶是村里的接生婆,她為別人家的媳婦接生,也為她的媳婦——我的媽媽接生,所以,我是奶奶接到這個世界上來的。
奶奶當時正在拉風箱燒火做晚飯,想是她沒顧上洗手就接我來,她手上的灰沾在我的小臉上,我的皮膚黑黢黢的;想是我是傍晚來的,那蒼灰色的顏色抹在了我的身體上,媽媽第一眼看到通身黝黑的我,不禁哭泣起來。
小黑妮——是全家人對我一致的評議和稱呼。
爸爸并不黑,媽媽很白凈,看著小黑炭似的,小小的我,他們直嘆氣。
奶奶什么也不說,她跪地叩首,請求天兵天將、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七仙女、美嫦娥、蘭花仙子……能讓她的孫女長得美好如蘭,艷麗如花。想是奶奶的禱告如同唱歌,襁褓里的我竟然聽得咯咯笑——這是在我長大后,奶奶講給我聽的。
我的笑聲讓媽媽更心痛,她流著眼淚對父親說,這么機靈的小丫頭,長大了也一定會是個敏感的孩子,不知道該多傷心自己是個黑妞呢!
蘭花開的時候,媽媽就開始上山采蘭,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二月二太陽未升起之前,采蘭下山,佩在身上,會有如蘭的美德和美貌。不管是不是真的如此,媽媽都決計試一試。
夜暮時分,媽媽就挎著木桶進山,尋最高遠最罕人至的蘭花泉去,村后有一座蘭花山,山上蘭草遍野,蘭花滿天,泉水很多,蘭花環環圍罩著的泉源在山頂上一座古寺里,每年二月二這天淘蘭花水的少婦少女極多,要想取得頭水不是容易的事。
媽媽在寺院的門前守了一夜,在雞叫頭遍的時候,寺院開門,媽媽隨眾人一起往里奔跑,有搶燒頭香的,有爭淘蘭花泉頭水的,媽媽總是奮勇當先,采摘帶露的蘭花,舀取泉中蘭花水。
我不知道媽媽是怎么樣地英勇,因為奶奶說,鄰居的小英是個跛兒,她的媽媽也是年年爭候著燒頭香,為的是借頭香的靈驗與吉祥能為小英祈福,讓她的腿好起來,可是,她的媽媽總是失望地數說,去得如何早,排在前面,只在開寺門的時候,沒能奔跑在最先,以致總是與頭香失之交臂,有一年,她甚至跟媽媽一同貼著媽媽的腳步跑,也遺憾地只燒了第二道香祈福。
連續六年,媽媽沖在最前面,取得二月二蘭花泉的頭水,回來給我洗臉沐浴,摘來帶露水的蘭花,給我佩戴,不知道是因為年齡的增長,還是真的是蘭花水的功效,我想更多的是媽媽的心意感動了天仙與花神吧——在我入小學的時候,坐在教室里,沒有誰看得出,我曾經是一個黑炭一般的女嬰。媽媽很釋然,但她依然習慣在年年的二月二排隊上山擔一擔蘭花水給家人洗臉,采蘭花給我們佩戴,她說,洗一洗,臉會漂亮,戴一戴,心會清明,日子會更吉祥。
直到我的兩位哥哥帶回城里的新嫂子進門,媽媽還讓我陪她上山采蘭花、擔蘭花水給嫂子們洗佩,這時的我讀中學了,此時,媽媽已鬢發蒼蒼,擔水的身姿不再矯健,但媽媽的笑容如蘭美好,她的心,清如水,從未改變。
嫂子們似乎也很虔誠,尤其是聽家里人講了我的故事,她們笑了,母愛是一縷蘭花香,洗一洗,戴一戴,會跟三妹一樣如蘭秀美,我害羞地捂起臉龐,指縫里看到,嫂子們在嘩啦啦的蘭花水里,洗手,洗臉,洗心窩——她們說,洗一洗,千里萬里腳印里都是蘭花香;戴一戴,夢里夢外,都能德如蘭,心如蘭。哥哥們卻說,媽媽這是把勤勞與如蘭一樣芬芳的家風傳給媳婦們了!
歲月深處,年年蘭花開,多年后遠離家鄉求學和工作的我,跟哥哥嫂嫂們天各一方,父親和母親經常跟著我們這里住那里住,無論哪里,白發的母親白發的父親,總是以他們浩蕩的慈愛,給我們兄妹家鄉清清幽蘭的擔當與滋養,春風的愛,春水的甜,蘭花奕奕的清芳是一家人依偎的暖與美好。
年年二月二,蘭花開滿天,一縷一縷蘭花香,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童年的春山里,媽媽教我們輕輕地唱“蘭之猗猗,揚揚其香。眾香拱之,幽幽其芳。采而佩之,奕奕清芳。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孫之昌”,“以日以年,我行四方”,一路踏歌行來,足畔一朵一朵蘭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