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星”沉浮-中篇故事
袁仁德是市局的一位局長,這天接到鄉(xiāng)下弟弟的電話,老母駕鶴西歸了。于是他便匆匆趕回家中,操勞了好幾天,將這喪事辦得十分風光體面。本來老太太的遺體已經(jīng)火化了,可袁局長出于孝心,將老娘的骨灰安放在油漆發(fā)亮的棺材里,在家中停放了幾天,然后擇日安葬。
大出殯這天,主管喪事的弟弟袁義德按照鄉(xiāng)俗特意從縣城請來了一位“哭喪婦”。說是“哭喪婦”,其實人家還年輕,二十三四歲的模樣,是個未婚女子。只可惜她長相丑陋,闊嘴大臉上斑痕累累,再配上粗胳膊粗腿粗腰身,顯得十分難看,讓人瞧上一眼便大倒胃口。
孰料。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位“哭喪婦”雖然長相難看,但“哭”功卻十分了得。敘說悲情時如泣如訴,如行云流水一般;抒發(fā)感情時亦歌亦吼,似山洪奔騰在峽谷。一聲長號,可穿云裂石;數(shù)聲悲泣,能摧肝裂膽。她的號哭不但緊緊揪住了這支浩浩蕩蕩送喪隊伍中那一顆顆慈悲的心,同樣也像磁鐵般地吸引著沿途瞧熱鬧的圍觀者。有的陪著掉淚,有的陪著嘆息,更多的是嘖賾稱奇。
你瞧,這會只見她一身素服,黑發(fā)披肩,拍著棺材,捶胸頓足,放聲大哭。她代表死者親屬的身份哭死者,那一聲聲長號,那一聲聲悲泣,就像憑空伸出了一雙雙無形的手,猛地攫住了聽眾的心:“娘啊娘,蜜蜂釀就百花蜜,為誰辛苦為誰甜?你一生操勞受盡苦,為兒為女操盡心。而今兒女長成人,你卻匆匆要別離……天大地大沒有娘的恩情大,千親萬親沒有母子骨肉親。兒女成龍也是蛇肚里出,當官發(fā)財,也要記得娘親吃了苦……娘啊娘,你黃連吃了七八斤,甘草就沒嘗過新。天哪天,為人難報父母恩!……娘吶……娘……你今日舍得(古)去,死得(古)心,丟下兒女獨自行。你黃金落土萬事休,萬里江山一齊丟。前也休來后也休,兒女子孫全都丟……娘吶娘,千條里路也有轉(zhuǎn),萬條里路也有回,而今娘落入黃泉永不歸……娘吶娘,從今后,你獨眠荒山嶺,日里只聽鳥雀叫,夜里就聽蟲兒嗚,日日夜夜守孤凄……”她連哭帶訴,又號又泣,有板有眼,有情有悲,吐字清晰,一氣呵成。只哭得天昏地暗,風凄云慘,鐵佛傷心,路人落淚,就連路傍大樹上歇宿的鳥兒也仿佛受不了這悲號長泣,不忍多聽,忽啦啦撲翅運離……
靈前的孝子袁氏兩兄弟本來對老娘的逝世并無傷懷之感,用他們自己的話語解釋,人生難免黃泉路一條,更何況老娘已經(jīng)年逾七旬。所以兩兄弟只是干號了幾聲,就連幾滴假惺惺眼淚都未曾擠出來。可這會不知怎的,仿佛也受了這年輕“哭喪婦”的傳染,袁氏兄弟倆竟不知怎的鼻子倏地發(fā)酸,眼淚便奪眶而出,競也“哇”地放聲大哭起來。緊接著,雙雙臉形扭曲,五官挪位,鼻涕也給擠出來了,片刻工夫,眼淚鼻涕便糊了滿臉,兩兄弟像比賽似的,嘶叫聲竟像殺豬,一聲高,一聲低;一會哭,一會吼。路人見狀,無不動容,連聲贊嘆:“這袁家兩兄弟還真是大孝子啊!”
人間尋常事,死別與生離。本來,生老病死,司空見慣。可這些年改革開放以后,群眾生活富裕了,紅白喜事也就辦得更隆重、更熱鬧。不說別的。就連出殯都要請人來哭喪,圖的就是講個排場。自古道,請人哭娘沒眼淚出,這是連蠢人都通曉的大道理。誰知道今天袁家兄弟請來的這位年輕“哭喪婦”偏偏是萬中挑一,與眾不同。她這哭似乎不僅動了真情,掉了真眼淚,深深打動了死者家屬,就連旁人也都得陪著落淚。你說這“哭喪婦”的“哭功”神不神?
更為令人拍案叫絕的是,這“哭功”還當場起了“滾雪球”式的巨大反應。就在這群瞧熱鬧的圍觀者中有好幾位年過花甲的老太婆,也許是進入晚年后那種落落寂寞的心態(tài),也許是“兔死狐悲”的憐憫之心,也許是兒女不孝順引發(fā)的煩躁等等,反正是諸種原因使這幾位老太太都被這“哭喪婦”的“哭功”深深打動而走火入魔,卻忘了自己是瞧熱鬧的,便也隨著號啕大哭起來。一時間,哭聲大震,淚雨磅礴。其中有兩位老太太竟當場哭昏過去,被人急忙拾走了。就連抬棺材的那八大“金剛”也被感染得雙眼濕潤,鼻子酸酸的。這混亂的場面,讓路人猛然一下子分不清究竟誰是死者的親屬,誰是為死者送葬的親朋好友,誰是跟著瞧熱鬧的。此情此景,鄉(xiāng)里人唏噓不已。
事后,不少上了年紀的老輩人念及這悲壯的出葬場面,無不大加贊賞,都說少見,少見。這情景恐怕真有點像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偉人毛澤東、周恩來逝世時,舉國同哀,全民皆悲的場面啊!
是誰制造了這送葬場面的轟動效應?答日:始作俑者,乃這“哭喪婦”也!
于是。人們議綸紛紛,而今繁“星”燦爛,笑星、影星、歌星……這“星”那“星”紛紛應運而生,想不到今天競又冒出了一位“哭星”,真乃天下奇聞啊!
可這“哭星”究竟姓甚名啥,何方人氏?為何身懷如此曠世絕技?一下子自然成了人們議論的熱門話題。
二、二哭死老板
要說這“哭星”的身世,還真有點傳奇。她本姓趙,名寒露,據(jù)說是“寒露”節(jié)那天生的,所以只字不識的爹娘便給她取了這個名字。她的籍貫地在鄰縣貧困山區(qū)的一條山溝溝里。連縣志的地圖上都沒它的名字。寒露因為家貧從小沒上學,跟著父母學農(nóng)活。她10歲那年,湊巧碰到市里一個扶貧工作組進山來,寒露家被作為幫扶對象,工作組將寒露送出山來念書。就這樣,塞露在市、縣、鄉(xiāng)三級政府的幫助下,終于念完了中學。因為考不上大學,她終歸又回到山里。但寒露有了文化以后,不愿像父母那樣死守深山,她要去外面闖世界,撈財富。于是她外出打了好幾年工,掙了一筆錢,然后自費在一家民辦的音樂學校學習了兩年。原來,寒露天生一副好嗓子,從小在鄉(xiāng)間跟著大人學唱“哭嫁調(diào)”、“哭喪曲”,并在鄉(xiāng)間有點小名氣,而且開始做起了“歌星”夢。然而,這鄉(xiāng)間女子實在有點好高騖遠,不自量力。實踐證明且不說她的音樂天賦只配吟唱鄉(xiāng)間野調(diào),就連長相身材也不配“歌星”的形象啊!黃粱未熟,美夢已破,撞了南墻的寒露可真?zhèn)臉O了。經(jīng)過一陣痛苦的反思以后,她終于調(diào)整思路,重新選擇,競別出心裁地想到了替人“哭喪”這個職業(yè)。雖然這職業(yè)名聲不太好聽,但同樣能賺錢。自古道: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自己既然當不了“歌星”。難道就不能做一個“哭星”嗎?何況,自己從小就掌握了這一技之長,為何不能嶄露頭角?主意敲定,寒露還真在縣城打出了替人“哭喪”的招牌。更讓人意料不到的是,自己在袁局長家的葬禮上牛刀小試后,竟然一炮打響,名聲大噪,隨著前來請她“哭喪”的人絡(luò)繹不絕。寒露嘗到了甜頭,便又精心策劃將這“蛋糕”做大,通過知名網(wǎng)絡(luò)論壇發(fā)出了廣告,招攬生意。
廣告云:“本人是某著名音樂學院美聲系本科畢業(yè)生(吹牛),愿為天下孝男孝女提供專業(yè)陪哭服務。本人聲音高亢洪亮,情感真摯,善于煽情,能有效地烘托葬禮氣氛。附哭喪服務價格表如下:放聲大哭100元/小時:四鄰不安200元/小時:繞粱三日300元,小時:傾盆大雨400元,小時:山崩地裂500元,小時……”
這廣告打出去以后,果然生意紅火。她不僅在縣內(nèi)躥紅,而且做到了鄰近的縣、市。那些主顧們要想聘請這位“哭喪婦”,就得提前幾天電話聯(lián)系,預訂日期。
否則,喪家連人家的面都見不上。還真應了一句老古話:運來鐵成金!
還不到一年工夫,寒露就憑自己這一技之長,賺了個缽滿盆滿,而且在縣城買了新房,還給自己添置了一輛桑塔納專車。讓人瞧著饞死了,難免飛短流長,議論紛紛,說什么“劉皇叔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寒露的錢財也是哭出來的。”這話傳進寒露的耳朵里,她便反唇相譏回答道:“有本事你們試試看!”
這天,恰逢“中秋節(jié)”,寒露沒接生意,準備進山回家與父母團聚,歡度佳節(jié)。她打點好行裝,正要準備上車。冷不防從外頭闖進一位三十余歲的中年漢子。只見他胡子拉碴,滿臉疲容,神情焦灼,嗓音嘶啞,操著外地口音問道:“你是寒露小姐嗎?我們想請你去市里一趟做筆生意。”
寒露搖頭:“今天是中秋佳節(jié),我得回家去與父母團聚,不想接任何生意。”
中年漢子央求道:“我們會給你豐厚的報酬!”
寒露“嘿嘿”一笑:“錢財是人賺不盡的啊!叫花子也有個三十夜。中秋佳節(jié)總不能讓我的老爹老娘守著月餅,望穿雙眼盼女兒啊!',
中年漢子聞言,臉色一變,突然雙膝跪下,熱淚奪眶而出:“寒露小姐,你可知道,我們這群民工也家家都有老爹老娘,還有兒女一幫,可他們中秋佳節(jié)不但月餅吃不上,就連米缸里也無隔夜糧了啊!”
寒露大吃一驚,急忙問道:“你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