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格求職-成長視窗
同事的兒子劉健去年從一所重點大學經貿系畢業后不久,就順利地被一家大型貿易公司錄用。不過,他所應聘的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業務部經理助理或業務員,而是當了一名普通的綜合管理員。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叫降格求職。
去年的這個時候,當這家外貿公司登廣告招人時,明言要招收經理助理1人、區域業務員5人、綜合管理員1人。一石激起千層浪。僅劉健和他的同學就有23人同時向公司投遞了應聘材料。篩選了近百份應聘資料后,同學中只有劉健和另外一名同學被通知面試。
那名同學在學校各方面都出類拔萃,很快被定為經理助理。當主考官對劉健問起:“按理說,你也是重點大學的畢業生,專業也和我們招聘的目標很吻合,可依據申報的崗位來看,你只填了個綜合管理員。而管理員說通俗些,是業務部門打雜的,從這點上來看,你是缺乏自信,還是有其他的考慮?”
劉健聽了,從容不迫地回答道:“我承認我與校友有一定的差距。你們錄用他為經理助理,說明你們慧眼識珠。我申請管理員這個崗位,并不覺得怎么‘虧’,這樣做,一是可以避開競爭的鋒芒;二是由于我經驗不足,愿意從這個最基礎的崗位上干起,以便全方位地了解部門乃至全公司的業務情況,從中吸取各個優秀業務員的長處,為以后在公司長久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招聘主管被劉健坦誠的話語打動了,當場決定把這個鮮有人問津的綜合管理員的崗位給他,憑著小伙子這種甘于“屈就”的精神,相信他在公司一定會大有作為。
經過一年的磨合,劉健除了認真地把自己份內的工作做好外,還博采眾長,跟著老業務員跑業務,熟悉操作過程。大半年過去了,劉健的勤奮和發展潛能終于初步展現了出來,被公司上下認可。完成了好幾個實單后,他一躍成為公司的金牌業務員之一。
求職場上,任何崗位不一定是為你量身制作的。退而求其次,自降身份,為了長遠的發展先安身再立業,養精蓄銳,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進攻職場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