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紅利冷思考-人與社會
有人說,實行新的二胎化政策可以使勞動力減少的趨勢得到緩解。也有研究機構指出,實行二胎化政策是為了適應老齡化社會的需求:當勞動力出現短缺之后,經濟增長也會出現危機。
這個話本身聽起來是對的。比如說,2023年每五個人要養一個老人,到2030年每兩個人養一個人,到了2050年呢?一個人養一個人。所以,有人認為,二胎化可以緩解這種趨勢,對于經濟發展能起到正面的作用。
我個人贊成二胎化。但是,這是現象,而不是中國經濟問題的本質。中國經濟的危機不僅僅是因為年輕人減少、人口減少造成的,而是生產力過低,這才是根本的問題。過去,你一個月生產10雙鞋子,現在生產90雙,相差9倍;你的財富、你的薪水增加9倍,這就是生產力提高9倍。如果生產力提高到這種程度,還有什么問題解決不了呢?經濟增長解決了,養老問題也解決了。
中國的制造業人均產值是2。2萬美元,和泰國一樣,是印尼的2倍、菲律賓的1。5倍??墒牵绹俏覀兊?倍。也就是說,美國工人的薪水是我們的6倍,但是,美國工人的生產力是我們的7倍。那我請問你,哪一個國家比較富裕?
再看企業每付出1美元的工資,能夠創造多少產值。東南亞國家,如泰國、菲律賓、印尼,企業投入1美元的工資,平均可以創造出5。81倍的產值。而在中國,投入l美元工資,只能創造2。86倍的產值——東南亞國家的投入產出比是我們的2倍。這就是為什么大量歐美企業、甚至中國企業,開始流向東南亞的原因之一。
阿迪達斯在蘇州的工廠,每月工資3000元,留不住人。如果搬到東南亞國家,在柬埔寨聘一個工人,一個月只需800元。印尼更便宜,五分之一的工資就可以。所以,從2023年10月份開始,阿迪達斯陸續辭退蘇州工廠的工人,決定搬走。其實,阿迪達斯從2008年開始就不斷削減中國代工廠的訂單量,到2023年4月,已經停止與中國三百多家代工廠的協議,導致30萬人失業。這就是危機的信號,東南亞國家已經取代中國,成為制造業投資的首選。
然而,更可怕的是德國、日本跟美國的制造業,投入1美元平均可以創造3。18倍的產值,高于中國。因此,發達國家的制造業有什么理由留在中國呢?回到本國產值更高。當然,發達國家不會發展什么制鞋業,它們只做中高端。
如果低端制造業去了東南亞,中高端制造業回流歐美,那我們制造業的工作機會將大大減少。這時候,人口紅利不但沒用,還將加重失業危機。因此,解決老齡化危機,不可能靠所謂二胎政策或人口紅利,提高生產力才是問題的關鍵。中國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9%。美國占44%,比我們多得多,但美國不用擔心老齡化問題??纯聪旅娴臄祿?,就會知道提高勞動者生產率是多么重要。
美國的制造業就業人口,1990年是1740萬;到2023年10月減少到1200萬,減少31%。但是,美國制造業的總產值從2。79萬億美元上升到7。29萬億美元,上升161%。換句話說,23年內,美國制造業工人的效率提升320%。如果原來一個制造業工人能養活一個退休老人,現在,同樣一個工人就可以養活3。2個。美國的制造業工人雖然減少500萬,但是可以多養2100萬的退休人口。
如果中國的生產力能提高到這種水平,老齡化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