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生活科技新趨勢-新知探索
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讓未來變得難有頭緒。不過,仍有一些發展趨勢讓新科技早早地嶄露頭角,大有風靡2023年的勢頭……
越來越大的密度
所謂密度越來越大,是指隨著技術發展,生活中的技術產品會呈現密度更大、技術集成水平更高的發展趨勢。在業內,在相同空間內甚至更小空間內載入更多技術和功能,已經成為競爭的關鍵之一。這意味著今后的硬件設備會越來越小,功能卻會越來越強大。不僅手機、平板電腦會更加輕薄,就連電視機、顯示器也會在承載更多功能的同時越來越薄。從現實效果看,我們生活中的一切新科技產品都會出現密度越來越大的趨勢。
越來越牛的打印
杯子摔了?沒事,打印一個。想要個手機殼?來,打印一個。來客人了?先站會兒,這就打印一把椅子。2023年,3D打印技術勢必會走進普通家庭。惠普公司正在研發一種主流家用3D打印機系統,以大眾可承受的價格和快捷打印為目標。有了這種打印機,你可以劃掉購物清單上的很多東西。過去是買產品,今后可能就只需要買材料了。當然,3D打印技術可能催生另一個行業,就是圖紙設計行業。因為用戶想打什么,首先得購買和下載圖紙,除非用戶自己懂設計。
越來越忙的手指
如今,蘋果公司已經把指紋識別技術從“選配”提升至“標配”,力圖把智能設備的安全問題直接與用戶的手指掛鉤。指紋識別安全系統雖然在多年前就已經應用于很多領域,但多家技術公司預計它會在2023年出現井噴式發展,電子設備、存儲單元、門禁系統等都開始“驅使”用戶的手指。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點是,隨著云存儲技術的發展,安全漏洞越來越多,開發商與其不停地升級系統與黑客比拼,不如讓用戶“自守門戶”,雖不能一勞永逸,但也能緩解不少壓力。
越來越多的穿戴
從谷歌眼鏡到千奇百怪的手環,再衍生到心率帶,各種電子產品正把競爭的主戰場轉移到用戶的身體上。預計未來可穿戴設備會越來越多,功能也會越來越強大。可穿戴設備的核心是大范圍收集用戶數據。隨著云計算和大數據的成熟,這些數據會被集中處理,一方面形成對用戶的個體評估,例如健康狀況,進而促成健康咨詢、保健品推薦等衍生服務;另一方面歸納入大數據,對集體走勢、喜好取向、行為習慣等形成預判式參考。穿戴得越多,收獲越多,但同時也失去得越多。
越來越持久的電池
手機一天一充電,平板電腦兩天一充電,電動自行車一周要充三次電,電動汽車充滿電一次也只能行駛200公里……充電已然成為人不能忘卻的痛苦。于是商機來了,多家國際企業正在研發新能源電池。正如當年鋰電池打敗鎳鎘電池、鉛酸電池一樣,新的對手正在挑戰已在市場里摸爬滾打了多年且身價不降的鋰電池。2023年,新技術電池可能會在一些行業試打擂臺。如果一款手機充一次電可以使用一個月,如果電動汽車充一次電可以行駛2000公里,你會果斷換掉現有的手機和汽車嗎?
越來越瘋的汽車
汽車周邊總是有一些“黑科技”在轉悠,這些科技試圖彌補人們在駕車時遇到的各種困難,其中一些已經開始在部分車型上應用,前景還不錯。例如,智能變道系統可以測出不同車道上后車的車速,在駕駛員試圖變道時提醒是否安全;再如預約車位系統,可以借助車載互聯網幫助預約停車場車位,并在駕駛員到達時指引前往空車位;還有可幫助停車的智能泊車系統、可避免晃眼的激光頭燈等。
有了這些科技,開車也許不會再是一件讓人手忙腳亂的麻煩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