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苦心-中國新傳說
安琪是上個學期轉學到我們班的。原以為她的學習成績肯定是一般般,要不,怎會安排到我們班呢?想不到,她幾門主科成績都在80分以上,在班上簡直是鶴立雞群。幸虧她英語也是不及格,和大多數同學彼此彼此,大家心理上總算有了些平衡,妒忌心才不至于太重。
我們班在全年段六個班中,別看是高二(1)班,排在前頭,不瞞你,其實是個差班。重點班是高二(6)班。
我們班的同學全是挑剩下的歪瓜裂棗,學習成績都差勁,尤其是英語這一學科,每次考試平均成績都穩居第六名的位置。別班的同學戲謔我們是“小六子”。教英語的雷老師為了提高我們班的成績,真是煞費心機,但全是瞎子點燈———白費蠟。對于學英語,大伙的奇談怪論可多著呢:
“哼,像我這樣的成績,上大學沒指望,學不學英語無所謂!”
“我這輩子又不出國,今后在社會上混,英語入個門就行嘍!”
“唉,數理化都學得頭痛,英語哪顧得上!”
……
咳,乍一聽,也是這么回事。由于是老師家長“要我學”,不是學生自己“我要學”,這樣的精神狀態,怎么能學好英語?上英語課時,同學們有的打瞌睡,有的說閑話,有的偷偷看小說,有的做其他科的作業……
由于全班同學對學好英語缺乏興趣,學習沒有動力,成績必然上不去。雷老師也心灰意冷,對教好我們班失去了信心。
到了這個學期,真是怪了,安琪的英語成績突然像芝麻開花———節節高了。幾次單元測驗下來,成績一公布:60!70!80!像一顆顆重磅炸彈墜下,全班同學不由得震驚了。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后,安琪的英語竟考了95分,在班上遙遙領先,在全年段也名列第三。我們都弄不懂她的英語成績為什么提高得這么快?每次考試后,同學們關注安琪的成績勝過關注自己。一時間,安琪成了大伙課余談論的“熱點人物”。
“莫非她看了哪本學好英語的課外輔導書,掌握了訣竅?”
“不對,她一定請了家教!”
“我猜是雷老師見她其他主科都好,只是英語差,單獨輔導了她。”
其實,對安琪英語成績直線上升的現象,雷老師也是滿腹狐疑。期中考試后,當她到安琪家進行一次家訪后,才找到答案……
第二天上英語課時,雷老師走進課堂后,把一只空藥瓶和一張像標簽樣式的紙片放在講臺上。我們不知雷老師要變什么戲法,頓時,好奇的目光齊刷刷地聚在講臺上。雷老師臉色凝重,面對課堂一張張表情各異的臉龐,沉重地說:“同學們,上課前,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相信它對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所啟迪……”說著,拿起講臺上那只空藥瓶:“這是美國最新研制出來的一種新藥,據說對治療某種頑癥有效。不幸的是,我們班上有位同學遠在外地的外公就得了這種病。這位同學的外公輾轉到國內幾家大醫院求治,但病情不見好轉,而且癥狀日益加重,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她媽媽救父心切,經多方打聽,獲知美國研制出了這種新藥,于是,好不容易托人從美國買回了這種藥??墒牵斔依锶耸峙踹@珍貴的救命進口新藥時,卻一個個傻了眼。”雷老師說到這里,略作停頓,平息一下激動的情緒。此時,聽得津津有味的同學們一個個伸長了脖頸,張大了嘴,眼中流露出急切的神色。雷老師喟嘆一聲,舉起紙片接著說:“藥瓶上的標簽和瓶內的說明書全是密密麻麻的英文,沒人認識,看不懂說明書,這藥怎么服呀?總不至于又專程乘飛機到美國賣藥的地方去問吧?于是,這位同學的媽媽就滿懷希望地將說明書交給女兒,要她將英語翻譯成中文,讓外公盡早按說明書服藥,挽救垂危的生命。這位同學面對心急如焚的媽媽,簡直是無地自容,因為就憑她掌握的英語知識,根本無法勝任。她為自己沒努力學好英語而羞愧萬分。她痛哭了一場,但她沒有退卻,而是知難而進,找到我,請求我幫助。我鼓勵她利用所學的英語知識,一面查詞典,一面請教我。她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翻譯出了這份說明書。這件事對這位同學的刺激實在太深了,她對學英語的認識和興趣大大提高,英語成績也飛快進步。大家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
同學們先是有些茫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但很快就回過神來,一起把驚訝和敬佩的目光投向安琪。安琪低著頭,緋紅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神情。
“小故事講完了,同學們,學習英語難道不重要嗎?”雷老師最后這句話,如一記重錘,重重敲擊在同學們的心上。
雷老師又來到安琪身旁,拿過她擺放在課桌上的文具盒,打開一看,盒蓋里貼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努力學好英語”六個大字。雷老師舉起文具盒,將紙條展示給大家看,贊嘆道:“同學們,這就是安琪學好英語的動力!每天只要一打開文具盒,她就用這特殊的座右銘來勉勵自己勤奮學習,不斷進步!”教室內一片寂靜,同學們聆聽著雷老師的教誨,心潮如波浪般在翻騰。這堂課,同學們的精力異常的集中,雷老師也感覺到教學效果極佳。
這個故事對大多數同學的心靈引發了巨大的沖擊波,同學們暗暗以安琪為榜樣,也在文具盒里貼一張字條,寫著諸如“努力!努力!再努力!”;“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刻苦學習,光明在前”……之類的字句。
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們班的英語成績慢慢在提高,幾次測驗下來,班平均分都排在全年段第三位。這時,其他班的同學們又改口戲稱我們班是“小三子”了。
期末考試后,學校分班開了次家長會。班主任介紹到我們班的英語成績這個學期大部分同學有進步時,特意向家長們談到了安琪家買進口新藥這件事。他還特別表揚:“高二(1)班的英語成績有明顯提高,是安琪同學帶了個好頭!”說到這里,班主任站起來,激動地瞅著安琪的媽媽,用手示意,向大家介紹:“這位就是安琪的媽媽!”剎那間,家長們感激的目光一齊投向安琪的媽媽。班主任又說:“現在請安琪的家長介紹她培養子女的寶貴經驗!”家長們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安琪媽靦腆地站起來,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其實,安琪的外公并沒有得病,我也沒從美國買藥。我見安琪不重視英語學習,成績一直上不去,心里犯了急。這時,我同事的丈夫得了一種怪病,并從美國買了特效藥。我靈機一動,就從同事那兒拿過一只服用過后的空藥瓶,用來刺激女兒的學習積極性,想不到效果如此明顯……”大家聽著,很是驚訝,不由為安琪媽媽為教育子女所付出的良苦用心深深感動。家長們有的在反思,有的在感嘆,有的在自責……班主任動情地說:“現在,我提議,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感謝安琪的媽媽用實際行動來重視教育,重視子女教育!”話音剛落,教室內“噼噼啪啪”的掌聲隨即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