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戰爭解決金融危機?-新知探索
今天的金融海嘯就像美國1929年一樣,當時美國股市的市值由891億美元一家伙跌到了150億美元,跌去了80%的市值。而失業率高達16%。這是非??膳碌?。結果一個偉大的總統上任了——羅斯福,很多人認為他挽救了美國經濟。
其實,我在美國念書的時候也是這么被教育的。當時老師跟我講,他怎么挽救美國經濟,他說美國失業人口非常多,因此美國政府就請幾個工人過來挖一個洞,挖完洞之后再把它填回去。他說由于工人挖洞,他肚子餓就要去買面包,面包店為了賣面包給他,得重新開門,重新開門就得生爐子來烤面包,為了生火就必須去買煤炭或者木柴,同時要買面粉、買糖,所以制造面粉、糖、煤炭跟木柴的工廠都必須得開工。由于他們必須得開工,因此他們得聘用更多的人來幫他們生產,這些工人就業之后拿了錢又要去吃牛排,然后賣牛肉的又起來了。透過這一種復雜的連鎖反應,美國經濟就這樣復蘇了。
經過很多人的研究,發現前面講的故事呢,都是錯的。為什么是錯的?1930年左右的美國失業率是16%,10年之后,到了二戰之前,失業率提高到17%,失業更嚴重了。而1929年之前沒有蕭條的時刻,失業率是3%。所以從1929年開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羅斯福這種挖洞的政策是失敗的,沒有增加就業量。
第二個,私人投資占GDP的比重。在1930年左右是16%,到了二戰之前跌到了14%。而且更可怕的是,1938年美國發生第二次經濟大恐慌,歷史上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做羅斯福蕭條。因為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
所以,前面講的故事,統統都是錯的。你想透過建兩條高速公路拆兩條高速公路,經濟就能復蘇?不可能。因為整個經濟體系過于復雜,高速公路、橋梁、挖洞,它所影響的行業太少,同時這些工人的薪水太低,消費能力太低。所以到最后你發現,我們的投資基礎建設只是一個幻影。
羅斯福在1935年還干了一件非常錯的事情,就是把美國人的最高稅率由24%提高到了79%,也就是賺100塊你要付79塊的稅。大家誰還投資?大家都不投了。那么政府為什么征那么高的稅呢?因為政府有大量的基礎建設,花了大量的錢,只能提高稅率,從而形成惡性循環,造就了1938年的羅斯福蕭條。
其實,美國經濟怎么恢復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參加二戰。你別聽他講,為了民主、自由。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經濟蕭條得不行了,這是我對他的評估。失業人口17%,多么危險的社會動蕩,干脆都去打仗。美國參戰之后,透過各種產品的需求,它消耗特別快。比如說一架飛機上面,它不只是一個機械的問題,而是螺絲釘、玻璃、塑膠等等,是對于整個美國工業各方面的需求,因為所有的工業都需要參與才能夠造一架戰斗機。而這種二戰所引發的對于各行業的需求大幅上漲的結果,挽救了美國經濟。
當然很多人會問我,那你覺得現在美國會不會發動一場戰爭來解決問題?我認為不會,因為目前不是當時那個時代。發動戰爭不是這么簡單的,打打伊拉克跟伊朗彌補不來62萬億,你必須發動一場世界大戰,那是不可能的。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之下,美國如何解決問題,據說這就是奧巴馬總統頭發變白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