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故事:土地爺爺大鬧天宮,悟空不敵,玉帝驚怕,如來犯難
土地爺爺是我們最熟悉親切的小神,他慈眉善目,護佑一方太平,幾塊石頭都可以給他搭出一個廟,千百年來深受老百姓喜愛。
傳說世上最初只有一個土地。那為什么今天我們能到處看到土地廟呢?土地爺有什么不為人知的來歷嗎?
本文故事改編自《先天原始土地寶卷》,各位看官且吃茶,聽小歪慢慢說來。
這天,土地聽說佛祖在兜率天宮講經,廣施佛法,只見漫天霞光,玄妙之言如并蒂蓮花,滴滴甘露,人間百姓聽見,暫時忘記憂愁勞苦。
土地頓時對佛法心生敬仰,騰云尋佛而去,只是屢屢碰壁,不識路徑。
土地遇到一老丈,問:“老公可曾見佛否?”
老丈道:“不可說,不可說,距此處百里外有三清宮,你可去那里問問。”
土地謝辭而去,身后金光一道掠過,原來是金星點化迷津。
他復行百里,來到一處盛景,只見奇花異卉,松林幽篁,煙霞散彩,日月搖光,隱隱約約能看到龍鳳翱翔,翻云吐霧。
此處正是三清宮,主殿內壇上坐著元始天尊。元始天尊睜眼見是土地來到,吃了一驚,忙下壇相迎:“仁兄,你本是無極化身,緣何到此?”(此處伏筆)
土地稽首道:“我聞說佛祖在天宮講經,就來天宮尋佛,因久居人界,不識路途,誤入天尊寶地,還請寬恕,指點門路。”
元始天尊皺眉道:“佛道渺茫,你既已與天地同壽,又何必強求佛緣?”
土地悲聲哭泣道:“求天尊發發慈悲,我年老力衰,步步難進,只一心向佛,卻總不得見,苦也,苦也。”
元始天尊嘆道:“也罷,也罷,你我骨肉至親,說源頭本是一脈,今天我送你一寶助力,只是佛不可去天宮尋,去靈山等待可也,切記,切記!”說著掏出一柄如意遞給土地。土地接過如意,這法寶轉瞬化作一柄龍頭拐棍。土地大喜,拜辭而出。
土地得三清宮至寶如意,心中歡喜,演了遍七十二路杖法,那如意寶杖法力極強,舞弄起來神光四射,驚天動地。
他笑道:“妙啊,我的佛,這個寶貝舉一舉,鬼怕神也愁,敲一敲,聲響震動九洲,如意隨心寶,從此隨我游。”
土地忘了問靈山之路,繞來繞去,錯走到南天門。
他睜眼細看,這南天門是天宮門戶,天柱高百丈,瑞氣騰騰,到處仙影綽綽,霞光普照,銀龍鸞鳳空中飛舞,九天仙女跨鸞鶴,天兵神將來回巡邏,是從未見過的氣派。
土地好奇心起:“天宮之內,必有更好景致!”一時把元始天尊的叮囑忘了,上前與眾神行禮道:“各位,我久仰天宮凌霄殿圣境,今日恰好路過,想進去參觀參觀,還望大開方便之門。”
眾神聽完,怒喝:“你這老頭,好沒規矩,也不看看這是什么地方?南天門豈是你想進就進的?”陣陣嘲弄、叫罵聲不絕。
土地道:“我一生都在人間,今天有緣路過天宮,便進去瞧瞧又何妨?”
青龍七宿不再多話,一擁而上,角木蛟、亢金龍 、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等推推搡搡,掐住土地脖子,想把他丟出去。
土地見來者不善,也動了真火,他掙脫束縛,掏出龍頭拐杖,橫掃青龍七宿。
七宿見拐棍力道裹挾風雷,有些邪門,心知不妙,慌忙閃身避開,龍頭拐杖正打在南天門上,轟的一聲,將天門硬生生震開!
天門一開,光華普照,八方震動。玉帝在暖閣養心,聽到異響,探頭詢問。
七宿將土地纏住,另有靈官速去稟報玉帝:“陛下,不知哪里來一老頭,好生癲狂,不聽我等勸阻,又力氣奇大,一拐就敲開了南天門!青龍七宿恐怕阻攔不住。”
玉帝道:“差左右天蓬,四大天王,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前去緝拿。”
眾神得令出府,氣勢洶洶列陣在南天門,圍剿土地爺。
持國天王大喝道:“兀那老頭,你攪擾天庭,擅開天門,已是死罪,如今插翅難飛,快快束手就擒罷!”土地道:“我只求天宮一游,爾等何必這樣熱情迎接?”
增長天王早已按捺不住,祭出青云劍殺去,土地用拐架開。其他天王踴躍而上,分別掏出龍,傘、琵琶,各運神力催動,天際閃耀七彩光芒,風云突變。九耀星踏罡步斗,形成法陣,鎖住土地的退路。
土地見千兵萬刃、諸般法力已到眼前,也不慌張,輕提拐棍,指東打西,遮前擋后。天王,各星官喧嚷一陣,卻無法取勝,又催左右天蓬領十萬天兵助陣。
土地看人氣越來越高,動了興致,在人群中把一根拐棍使得密不透風,越打越快,仿佛是一個紡車輪般滴溜溜飛轉,天兵天將難以招架,碰頭頭就破,挨腳腳就瘸,十萬天兵層層疊疊,被土地一拐一拐,打得節節敗退。
正所謂:玉帝心驚把兵點,神將天王圍土地,法寶刀槍齊使力,土地廣大有神通。
土地輕輕將拐杖晃動,乾坤倒轉,鬼神驚怕。那天蓬朗聲喊道:“老頭,速報姓名,你法力不賴,如今自己來硬闖天門惹禍,只有死路一條!可惜了你的一身道行。”
土地道:“我乃土地是也,本來只求到天宮見佛一面。你們這樣待我,今天必要見個高低!”
玉帝聞報震怒,忙令五方五帝,五斗星君、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前去增援。
土地見天兵天將源源不斷而至,各逞英豪,不禁心中暗笑:“待我耍耍他們。”于是哎呀一聲嘆道:“天宮果然人才眾多,實在難敵,我去也!”說罷擺擺身形,鉆入地磚而去。
天兵齊聲發喊:“走了老頭也,走了老頭也!”
天蓬道:“別中計,他既然名為土地,周圍這片土地可能就是他的原形,何況此處是天宮,哪里來的土哉?”
眾神方悟,用力刨地,掘地三尺,見土盡而金子成堆,天兵大喜,一個個動手把金子往懷里塞。片刻之間,那金子全部變化成水,天兵胸口皆濕,又見汪洋大海洶涌而來,天兵天將成天在云端之上,何曾見過這樣的大水?一時被沖得七零八落,只好各種姿勢在水中游泳。
土地念聲“收!”,那大水頃刻退去,十萬天兵跌落在泥潭中,頭破腳裂,爬不起來。
舉手投足之間,土地使出五行遁法,土生金,金生水,讓天兵天將洗了個澡,跌了個跤。
眾神仍不知好歹,不肯散去,天蓬揉著屁股罵道:“任你怎么使邪法,今天也不能逃脫!”
土地笑道:“且看我手段”,他搓了把土,朝天一灑,飛沙走石,刮得天兵天將眼臉生疼。此時玉帝已從西方借來八大金剛,十八羅漢助陣,一直斗了三天三夜。土地似乎還有余力,怎奈天界兵力太多,他躺在地上,化作一片樹林。好樹林!層層密密,不見天日。
天蓬道:“老頭又變化,這些樹木就是他的本相!大家趕緊操家伙,砍樹!”十萬天兵一齊動手,叮叮咚咚砍起來,只是這樹越砍越多,枝生枝,葉生葉。相互纏繞,眾神被卷住纏住,或被絆倒,動彈不得。突然林中東南西北四面著火,火勢迅速蔓延,天兵掙扎不出林子,眼看著火燒得自家袍破甲爛,燒眉燎須。不多時,十萬官兵星落云散,紛紛逃竄。
土地這一場打得天兵大敗,九耀星閉戶,四天王躲閃,只有西方羅漢和金剛尚在勉強招架。
玉帝無奈,又調齊天大圣,通天大圣,三十六雷將來戰。土地隨處化風,聚而成形,見又有新敵,從土中鉆出,齊天大圣道:“原來是你這老兒在此撒野,不要走,吃俺一棒!”
土地舉杖相迎敵住,通天大圣從后襲來,土地怒極發威,他擺開龍頭拐棍,把通天大圣一下戳倒,又隨手一拉,把齊天大圣勾了一跌。
群雷將上前,土地只把拐棍重重頓入地下,搖了幾下,天界爆發地震,金烏亂行,玉兔倒懸,所有的神仙都搖搖晃晃,站立不住,紛紛騰云而起。
土地將拐棍拋到空中,變作千千萬萬條,照著每個神仙劈頭就打。
齊天大圣孫悟空穩住身形,扯下一大把猴毛,一個變十個,十個變百個,百變千個。土地說:“此小技耳,你看我變來!”
他搖身一抖,無邊無際,超過三千世界,上撐三十三天,下駐十八層地獄,全身把天兵神仙包住,悟空到處翻筋斗,豎蜻蜓,就是找不到邊界出路,急得抓耳撓腮。
土地這樣一鬧,西天靈山佛祖已知,隨真武大帝等人往見玉帝,玉帝問:“土地是何來歷?怎么如此厲害,比從前來鬧的都棘手。”
如來道:“此乃土地神,他本是無極的化身,初,先有無極混沌,后有天地乾坤,再有佛、神、人鬼,仙佛萬類,諸圣前賢,何物不是從土里來的?何人不是在地里住?土地神只可尊敬,絕不可冒犯也,如發起真怒來,以我之法力,也難應付。”
玉帝聽罷,也后悔不已,當初將他放入天宮參觀,便不會有這樣的事端。
如來臨場,以絕大的法力制服土地神,化去他的三千世界法身,消滅了他的肉體,但土地的魂魄依然永恒,無時無處不在。土地臨行道:“今一見佛面,愿足矣。”
佛祖歉然,就安排天涯海角、城郭村鎮,都要建土地祠,供奉土地的牌位,從此千百年后,人間各處土地神的香煙不斷。
(完)
這個略顯無厘頭的故事,其實不是我拍腦袋瞎編亂造,而是出自明清時期《先天原始土地寶卷》,當初北京大學圖書館有收藏,可惜后遺失,我在全網找不到的故事。鄭振鐸先生在《中國通俗文學史》中摘抄了其中5-11節,這才讓我們有幸一窺這部神話故事的精彩部分,可惜鄭先生的摘抄已經掐頭去尾,因果邏輯聯系不上,我將語句整理后改編成這篇《土地鬧天宮》,供大家賞玩。
土地寶卷的劇情,充滿著奇詭的想象力,土地爺比悟空更厲害,一人一拐,打遍天庭無敵手。
寶卷是一種說唱文學,曾在河西、靖江一帶農村很流行,主要講述民間神話故事,而且講求熱鬧和有趣,充滿著俚語和唱詞。內容有不少是對名著再造,而非簡單的復制,想象力不凡。寶卷文化依靠民俗學者的努力,勉強被記錄下來,但沒有進入大眾視野,其中的文化很值得挖掘。
下次就寫寫七仙女鬧天宮吧,玉帝說:“都怪這妖猴開了個壞頭,后面三只眼的,老的,女的,還有兩條混球龍,一個個的都來鬧朕的天宮,朕不要面子嗎?”
我是江戶小歪,如您喜歡本文,請不吝點贊與關注,謝謝~